Loading...

資料庫

各方議論

民主,香港的不歸路

電郵:info@christiantimes.org.hk

史衰榮成敗的關鍵,常在某些人一念之差。

  經過七一大遊行,香港人心中的政治早已變了天,可惜包括特首董建華和一眾行政會議成員都沒有親臨現場,感染氣氛,仍然想當然地去解讀與回應,以至出現連日來峰迴路轉的戲劇化轉變,令特區政府陷入回歸以來最嚴重的管治危機。

  一個不懂得又不願意聆聽民眾聲音的政府,等於自絕於群眾,怎能繼續有效地管治呢?

  新約使徒行傳第六章記載初期教會一次轉危為機的經歷,對今日香港竟有莫大的參照價值。

  當教會人數增多了,不同文化、語言、習慣的人生活在一起,有人感覺被忽略而發出怨言。作為領袖的十二使徒,聆聽到這些聲音,馬上回應,用集體智慧去解決問題,不單是用行政手段去平息發出怨言者的不滿。他們更深究到問題的根源,是領袖本身的角色模糊了,優次顛倒了,「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徒六:2)。於是馬上選出七位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去管理這事,明確分工,獲得一致喝采支持。這七位新領袖更不負所託,在重新定位下,一方面化解危機,另方面更磨合出一個更合上帝和眾人心意的班子,同心合意,興旺福音,令「神的道興旺起來」,信主人數,大幅增長。

  細心聆聽,快速回應,自我反省,溯本尋源,果斷處理,重新上路,構成一次成功的「危機管理」楷模。

  特首董建華很明顯在五十萬的人怒潮中失諸交臂,缺乏駕馭大局的能力。

  從使徒行傳的記載中,寡婦們發出怨言是問題冰山一角,更大的危機是十二使徒的角色衝突。五十萬或更多人上街所發出的怒吼,反廿三條和倒董都是看得出的表象,溯本尋源,是香港現行封閉的政治體制已無法承托社會的轉變,民心的趨求,時代的震撼,公信的建立。

  延押一下立法,撤換幾個高官,只能舒一時之氣。要香港在困局中走出新路,發展民主政制是唯一的不歸路。董建華固然要開竅,國家新領導班子更要盱衡形勢,用新思維審視新世紀一國兩制的香港。

  香港教會比較傾向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相信和接受政府主導一切的角色,將穩定、和諧置諸民主理念之上,將避免矛盾,衝突置諸人權理念之上。但今日民主政治已從歷史、北京、特區政府、立法議會釋放到街頭,流注在人心。我們同樣要細心聆聽,果斷回應,用超然於一切權力架構以外的感召力,和影響力讓民主體制並其內涵理念,朝健康方向發展。

 

(第八二八期,二OO三年七月十三日)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