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时代讲场最新文章

重踏苦难的中国教会

……对中国教会来说,苦难带来教会的复兴,然而中国教会新一轮的苦难,也会为香港教会带来未来的挑战。上世纪中国教会的迫害,香港教会并未受到影响,但今次的中国教会的大迫害,会直接影响、波及香港教会。因此,香港教会必须要醒觉,迎接未来的挑战。……

詳細內容

折射在生活中的真光

……可惜的是,今天许多华人信徒对圣餐的体会,似乎仅止于记念而已,难以体会圣餐是「福音的圣礼」的真谛,以至于对道成肉身的真实性、社会性和公共性的认识,似有若无。……

詳細內容

在撕裂世代中跨代同行

……跨代信徒的培育并不是要取代来自父母的信仰传承,其中一个有效方式是透过师徒或师友同行而进行,让成年人与青少年一起成长,迈向成熟,更像基督。……

詳細內容

潘霍华在中国:家庭教会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生命共同体

……经过文革,中国人失去了群体生活的能力。但是,教会重新将爱的团契带到我们生活之中。教会这个历久弥新的生命共同体,对于无论在政治意义上、环保意义上还是心灵意义上的「废墟中国」来说,是重建的最大希望。……

詳細內容

牧养性小众:「柜父母」的处境

……很多父母因子女出柜而陷入一段颇长时间的低潮状况:悲痛、自责、寻问原因、担心亲友迟早得悉;基督徒父母更多一层信仰郁结,因顾忌教友及牧者的提问而处处迴避,什至有些选择转教会,重新建立教会生活。……

詳細內容

既在法中,也在法下,还在法上:中联办与《基本法》

……如果你还愿意相信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话,香港当然会有普选,当然继续保持原有与社会主义制度不同的资本主义制度,当然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但如果你认真了、迫得紧了,你终于发现原来天外有天、法外有法……

詳細內容

2018生态关怀主日讲章:我们的协奏曲

……诗人却提醒我们,万物存在的最基本目的,不是成为人予取予携的资源,而是要彰显上主的荣耀;并且我们自己也归属于这个赞美的群体,对于尊重和维护群体的完整性,有不能推诿的义务。……

詳細內容

行公义、共结网、助脱贫

教会关怀贫穷网络(教关)以社区转化模型为核心,伙伴信徒群体推动模型中扶贫、灭贫、防贫三层事工——支援前线服侍组织以食物、物资和服务扶助弱势社群;同时建立贫穷人的自信、提升向上流动能力,能够自力更新及提......

詳細內容

给下狱青年的信之卅七:屠杀纪念

……这个博物馆没有模拟毒气室,没有堆尸如山影像,没有行刑器具,什至没有半点血腥,三条走廊只凭空间布局、光线和声音,就把到访的人压得透不过气来。离开博物馆后,我脑海里清楚记得那三条走廊,就像三条叙事线,记述了整个犹太民族的历史。……

詳細內容

不要失去他们

……现时教会青少年热闹情况不像从前,难与昔日比较,这是实况。青少年人究竟去了哪里?他们继续「漂流」在外,自立门户抑或随流失去,还是有朝一日重返教会?……

詳細內容

与无家者成为同伴

……他们分享,文仔于一星期前上楼,那是林牧师的新尝试,他租了一个单位,邀请了两位无家者同住。林牧师说:「只跟他们同睡街上,第二天我离开时,我回家有高床软枕。这实在是自己做得不足之处。」他呼吁我们也可以用同一方法,每个人邀请两个无家者同住,让彼此的生命连结。……

詳細內容

在拾荒者与食环执法人员之间做一个「架俩」

……「架俩」真的不易为,因为不是要讨好双方,也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要制造空间让双方聆听,有一个屏息神圣的空间,人性地思考彼此,将充满暴力语言与张力的过程,变成非暴力的连结与沟通。这个过程是漫长而需要不断发生,才能让某种眼光下的「污托帮」(拾荒者)得到改观。……

詳細內容

「公正」不一定是「公义」

……梁天琦被裁定暴动罪和袭警罪成,会被判以监禁。无论他被判的刑期有多久,相信不少香港市民都会等待他出来。无论「地有多厚,天有多高」,香港人会继续与他同行,争取社会的公义。……

詳細內容

讲母语的上帝

……圣灵降临的时候,上帝没有令各地的人都突然懂得门徒的语言,也就是说,他并不要求人们放弃自己原有的思维模式和文化习性,反而让人们在自己原有的模式、习性、和各样条件之下,去认识上帝。在上帝的国度里,或许并没有一套统一的、共同的「官方语言」,也没有一套必然的、固定的模式或者规範。……

詳細內容

在职场中作「光明之子」的挑战

……纵使光明之子和今世之子同时在职场权势内工作,他们于方方面面都有微妙分别。但这是否代表光明之子会永远处下风和于职场内失败?我想不是,由于属世的成功不是光明之子的目的和预期结果,纵使他们或成功或失败,他们仍会坚守岗位地做好光明之子应要做的事——为了正确的事作决定和行动。……

詳細內容

心意更新,与青少年同行

……时下年轻人面对的学业压力问题,教会要联同校园合力作出回应。教会进入学校成为桥梁,接触青少年。导师由建立关系开始,帮助青少年建立正面的价值观,提升他们的抗逆力。透过关系的建立传福音,利用门徒训练及栽培等元素增强学校群体的属灵气氛,亦帮助学生的生命成长,建立年轻人信仰观。……

詳細內容

走到青年人群中

……我们观察到日常与教会外的青少年谈福音未必很容易,他们不会安坐听我们传福音。反而教会参与YUM,友师能够活出信仰,对传福音的效果会更佳。……

詳細內容

全面管治下的香港基督徒质素

……爱是恒久忍耐,有译本为long suffering。明年是六四三十周年。三十年,未必可以平反。等到四十年、五十年可否平反?……着名神学家巴特(Karl Barth),于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日安息。他离世前夕,写信安慰他长期好友Eduard Thurneysen,这位好友正对世事感到灰心失望,「世界事物不是被莫斯科、华盛顿或北京管治,乃是地上一切,完全被上面所管治,由天上所管治。」……

詳細內容

派出所读经札记:以斯帖记

……哈曼的控诉,其实符合事实。那就是有一种民,散居在万民之中。而他们的律法,与万民的律法不同。尤其是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不守王的律法,而守神的律法。焦点在于君王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民,认可他们的存在?这意味着君王必须承认自己在某个意义上是有限的。不然,君子无罪,怀璧其罪。这就是今日中国教会的处境。……

詳細內容

「血管流着犹太人的血,心却为巴勒斯坦淌血。」

……加萨的血腥令人痛心,使用暴力的以色列当然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同样应该严厉谴责的,还有自一九四八年以来即扬言要消灭以色列,并发动多次战争的阿拉伯国家。他们只把巴勒斯坦人当作棋子,从来没有真诚地为巴勒斯坦缔造和平氛围。……

詳細內容

城市转化的新路径——香港社创/社企的发展与神学反思

……在可见将来,香港社创将会更加蓬勃,且能促成更多跨界别的合作,惠及更多弱势社群,转化社会。而笔者则更期待信徒的参与,达致践信于行,不仅仅依靠政府或其他人来减轻社会的不公平,而是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詳細內容

给下狱青年的信之卅六:知难芝兰

……知难与芝兰,虽然都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但她们的美丽和善良的心,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詳細內容

活出布道的生命

……新一代教牧领袖,生于风雨飘摇的年代,目测所见,现时微型堂会势危、中小型堂会停滞不前、中大型堂会仍有发展、大型堂会走下坡。近数年,笔者知悉一些地区教会网络的发展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也有将两小区合并发展,加强中小型堂会结连与互助,减低分散力量,合力布道,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整合行动。……

詳細內容

无墙培育——学校、教会、机构零距离

……以我经常在不同学校和学校教会参加和主领各种活动、讲座、研讨会、讲道等,就观察到不少教会和学校的关系有如「纯粹租房」,同一屋檐下却各有各做,只为活动而一起现身。要建立良好的学校堂会,教会和办学团体(即使是同一宗派)都不应只放眼于当中的「利益」关系……

詳細內容

福音使命何所指?

……信徒们面对政治和文化抉择的需要,日益增加。若教会信息在这四大方面对信徒们有帮助,则教会可有长期持续增长;若教会信息「坚离地」,则信徒们要不回到教会一个样,在外面另一个样;要不干脆离开教会。我想这很可能是教会布道活动略有成绩,聚会人数却未有显着增长的原因。……

詳細內容

没完没了何时了?——回应续办大型布道会

……我得说,反对大型布道会的,不是反对传福音,而是尽管家的职份,反对用这种劳民伤财又成效不彰的方式布道。同样的资源,我宁可用在更多具尝试性的布道事工上,即使同样成效不彰,至少是用诸般的智慧来回应当前日益多元、复杂的处境,而不是抱残守缺。……

詳細內容

开紧青年牧养会议,佢地已经变大人了!

……教会的青年牧养是多年存在问题,直到二○一四年,由香港教会更新运动每五年一次的教会普查报告,数字具体地指出年轻人不断从教会溜走,有些教会领袖们终于肯似懂非懂地接受现实;再加上同年发生雨伞运动,产生更明显的张力,教会才稍稍正视青少年牧养问题。……

詳細內容

要堵住那无知人的口

……大部份香港人都是沉默的人,但也是爱好公义和和平的人。只有一些贪恋政治权力,贪图政治利益的人,他们是糊涂无知的人,才会喜欢不义。以恶制恶,只会制造被恶人攻击的机会;以善胜恶,不单能得到沉默的大多数的支持,也能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

詳細內容

合一祷告:城市转化的基础

……祷告能改变世界。当我们看见世上的动盪与战乱、欺压与不公时,我们即刻祷告,求上帝介入与平息。我们要培养出一种生活节奏,能「工作与祈祷并行」,与上帝建立密切的关系。……

詳細內容

从删走基督教来华史反思基督教上下游研究争议
——回应1601期头版专题〈消失的中史课文〉

……至于中国教会史和香港教会史,现今仍处于上游阶段。今天不少教会历史都有待修正,什至重新发掘。笔者得指出,华人教会基本上仍未弄清自己的教会历史,不少地方仍处于历史空白阶段。若上游研究仍未清楚,那如何谈对今日教会的贡献和提醒呢?……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