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头版专题

【1803期.头版专题】
疫逝.安息

疫情持续两年有馀,第五波疫情猝然袭来,尽管死亡率不及以往变种病毒那么高,但在高企的感染数字之下,每日死亡人数仍在不断飙升,不仅令医院、殓房和殡仪馆不胜负荷,疫症死者的家属,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心灵风暴。而非常时期的白事,更是五味杂陈的体验。在前线服侍家属的殡仪业基督徒、牧者和教会,在这个诸多限制的时刻,会如何安慰失去至亲的人呢?

詳細內容

【1802期.头版专题】
乌克兰战火边城的信徒

二月廿四日,俄罗斯挥军入侵乌克兰,生灵涂炭,大量平民流离失所,引起全球关注,信徒群体祷声不绝,为乌克兰求平安。本期访问在邻国波兰收容乌国难民的香港宣教士,以及太太是乌克兰人的在英港人宣教士,并收录了一些乌克兰信徒的故事,包括在波兰接待同胞的乌人教会同工,以及坚决留守到最后一刻的差会乌克兰同工,盼在烽火连天、日月无光的日子里,让人看到基督的门徒如何实践他的爱,在黑暗中成为明亮的光。

詳細內容

【1801期.头版专题】
狭缝中的同在:疫情下的院牧事工

第五波疫情爆发,本港医疗系统不胜负荷,多间医院急症室爆满,上月中更有不少病人需在户外地方候诊。在医院工作的除了前线医护人员,还有支援人心灵需要的院牧。面对探病受限制、病人需要庞大、院牧人手有限等客观环境,院牧们如何在窄小的狭缝之中,持续关心人们的心灵?他们的坚守与同在,又可以怎样在黑暗之中,成为病人和医护的一道曙光?

詳細內容

【1800期.头版专题】
教会面对「被关闭」与「疫苗通行证」

因应本港第五波疫情,政府宣布由二月十日起收紧社交距离政策,把宗教场所纳入第599F章的规管表列处所,并需要关闭;当教会获准重新开放后,所有进入人士须扫描「安心出行」二维码,并持有疫苗通行证或豁免接种证明。

今期的头版专题,有六所不同规模的堂会,阐述他们自疫情以来首次被强制关闭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就着即将实施的疫苗通行证措施,分享他们的思考、挣扎和应对方案,听听不同教会面对这一轮防疫政策的声音。

詳細內容

【1799期.头版专题】
疫下教会,如何关顾情绪病患者?

疫情肆虐,港人情绪如压力煲,持续受压,一触即发。情绪病或精神病患者本身面对学业、工作、家庭、人际等各方面的压力,需要不一而足,而多项研究显示,港人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加剧,此时教会却被动地时开时关,要关顾弟兄姊妹此刻更强烈的需要,面临的挑战比以往大得多。

香港教会对精神健康问题的关注一向有限,本期我们盼以现今的情况作为切入点,透过访问情绪病患者、精神科医生、富相关经验的牧者和社工等,探索在今时今日,教会群体可如何关顾情绪和精神病患者,在困苦艰难之中,为他们递上一杯凉水。

詳細內容

【1798期.头版专题】
学校以外,如何教养孩子?

教育,原本就不单是学校的事。而近年香港出现移民潮,不少家长甘弃高薪厚职,离乡别井到外地生活,只为让子女将来有更好的教育。在众多香港人向香港教育投以不信任一票下,留下来的人又有什么出路?本期访问了让女儿退学改变学习模式的牧师爸爸、推动儿童及家长事工的资深牧者,以及研究公民教育的学者,探讨在学校制度以外,教会和家长可以如何教养孩子,培育他们成为有质素的公民。

詳細內容

【1797期.头版专题】
流散港人过年记

农历新年是传统团聚喜庆的日子,在香港,今年众人因着疫症横行而未能尽兴;对近年移民潮下,在异地开展新生活的港人而言,佳节更令他们别有感触。今期头版专题,找来五位在人生不同阶段移居海外不同地方的港人,分享他们在异地过新年的体验与所思所想,望能与人同感共鸣。

詳細內容

【1796期.头版专题】
岁晚围炉
纷乱时代坚持浇灌

教会常说要牧养信徒生命,建立信仰群体生活,但当我们要把这些想像放到难以建立信任的今天,实践显然变得不再容易。年近岁晚,今期我们邀请到三位服侍年轻人的教师、社工和牧者到访,谈谈各自在不同岗位中的观察和变化,又听听他们如何跨越限制,与年轻人重新建立关系,在无望的日子中更新信念。盼望透过一同围炉分享,共同体会和分担困难,在新一年彼此互勉。

詳細內容

【1795期.头版专题】
抗疫限聚
八大宗派近20%堂会维持实体崇拜 40%明言暂停

疫情严峻,民政事务局于一月七日去信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下称协进会)等六大宗教团体,提到希望各团体「尽量暂停举办任何实体聚会」。各宗派与堂会对此反应不一,本报搜集网上资料,统计八个主要宗派(见图表)堂会的聚会安排,发现在总共547间堂会中,有102间(18.7%)在一月八至九日曾举办实体崇拜,另外240间(43.9%)宣布停止实体崇拜,其馀205间(37.5%)则找不到网上资料显示其安排。

当局今次以呼吁代替修例,造成一个独特的政策时空,也反映政府与教会之间、宗派与堂会之间、堂会与信徒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教会群体在新时代下的不同考量。

詳細內容

【1794期.头版专题】
内地宗教网禁与教会前景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于去年十二月三日公布《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同月二十日对外公开。《办法》由国家宗教事务局和国家安全部等五个部门联合制定,并宣布于今年三月正式实施。内容提及除了已申请许可的宗教团体及宗教院校,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发放及转发讲道内容。

在这个网络化年代,《办法》对内地信徒带来什么影响?《办法》设立的原意又是什么?今期有研究内地宗教的学者、从事内地福音工作的同工、曾在内地宣教的牧者分享,盼为今天同样面对自由缩减的香港信徒带来认识与启发。

詳細內容

【1793期.头版专题】
被迫退场的网媒
新闻黑夜中同燃小小烛光

上月底,网媒《立场新闻》多名高层及前高层被捕,被控「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机构资产被冻结,他们同日宣布即时停止运作,遣散所有员工。事件发生后,由资深媒体人发起的另一网媒《众新闻》对本港新闻自由状况感忧虑,亦在本月初宣布停运。两个被认为具公信力的媒体相继停运,事件中的新闻工作者正经历怎样的信仰历程?在这个自由空间收窄的时代,信徒群体又能怎样回应?就是在黑暗中,每人都坚持亮起点点烛光。

詳細內容

【1792期.头版专题】
破浪逆航2022
无论得时不得时 

根据政府统计处八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二〇二〇年中到二〇二一上半年香港居民净移出人口近九万人;加上经历「失去」的一年,面对社会公民组织解散、区议员离职、言论及教育空间收窄,在后国安、后疫情的年代,似乎难以展望和想像未来的空页……

今期我们找来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一位经验丰富的青年牧养工作者,和一位从外地回流的宣教士分享,参考他们如何在日渐收窄的新闻空间继续经营,在不稳定中牧养青少年,以及在香港「宣教工场」中体现信仰硬度;又让我们从顺从上帝呼召的生命中,学习在变动时代下逆行,续写二〇二二年新章。

詳細內容

【1791期.头版专题】
2021香港大事回顾
信徒群体的回应

一、《港区国安法》馀震 波及香港教会
二、多个组织解散及变动
三、移民潮下海外港人教会增加
四、疫情趋稳定 信徒讨论防疫措施
五、选举制度大变更 教内人士参选成焦点
六、基督教界回应各社会议题及热话

詳細內容

【1790期.头版专题】
回顾失去 延续所信
公民社会2021

二〇二一年即将过去,在这三百多天,香港人失去了不少以往视为理所当然的人和事物,包括不同的公民组织、民选议员的议席。在将近年底的这一期,我们找来三位在今年经历失去的香港人,包括前职工盟干事兼区议员何伟航、前基督徒关怀香港学会董事赵善荣,和前区议员陈振哲,分享他们在当中的所得所失,回顾失去了的,亦从经历中支取力量,延续所信,展望未来。

詳細內容

【1789期.头版专题】
良缘App定?

圣诞节快到,在这浪漫的节日氛围下,总让单身的人心癢癢想谈恋爱。在疫情爆发的两年间,愈来愈多人转移到网上寻觅对象,不少基督徒也会使用交友程式。在这个大趋势下,什至有华人开发基督徒专用的交友平台,不过,什少教会和牧者就此讨论和回应,为什么呢?使用交友程式又是怎样的一回事?基督徒用户、不同神学院老师及年轻牧者与我们一起分析背后现象和给予相关建议。

詳細內容

【1788期.头版专题】
堂校合作的变与不变

时势艰困,教会要推展学校事工,愈来愈难。有堂会与非宗教学校合作多年,今年被通知终止合作;有堂会一直在同宗派学校聚会,因担心未来而开始考虑购置堂所。面对新形势,有教牧求变,化身社福机构义工,继续入校服侍年轻人;亦有宗派办学团体领袖认为,应理直气壮继续使用校舍聚会,实践办学理念。本期,我们访问多名教牧同工、宗派办学团体领袖、中小学校长等,希望能在此时此刻,为大家勾勒堂校合作的现况,思考新时代下堂校合作的变与不变。

詳細內容

【1787期.头版专题】
学校新处境:
老师们的「教育适从」

开学至今将近三个月,老师的工作环境今年变化颇大,先有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下称公社科)在今届开始推行,后有升挂国旗的最新指引。面对学科修订、教学环境转变,以及种种社会和政治压力的新处境下,老师如何适从?今期,我们找来前线的老师分享对校园国安教育的实际观察、公社科老师的教学情况,并思考信仰与教学之间的张力和想像。

詳細內容

【1786期.头版专题】
移民牧者海外牧会日与夜

在近期的移民潮中,不少教牧因各自的原因而决定离开在港岗位,到海外寻索新的牧职。今期我们找来最近分别移居英国、加拿大、澳洲和台湾这四个港人热门移民地点的牧者,倾听他们从决定离开、寻找牧职,到抵达当地亲身牧养的经历,了解当中的苦与乐、困难与适应。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