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头版专题

【1875期.头版专题】
进击的Z世代
──时代变局前的泰国新一代基督徒

二〇二〇年二月,备受泰国年轻人欢迎的未来前进党遭法院裁定解散,触发大规模的示威抗议活动。二〇二三年五月十四日的泰国众议院选举中,继承未来前进党的前进党获得最多票数,得票率达36.23%,在五百席的众议院中获得一百五十二席,前进党党魁皮塔林家伦拉(Pita Limjaroenrat)更成为下届总理的唯一候选人。

选票数字清楚显示,时代选择了站在年轻人这边。如果前进党成功组阁,将会修改俗称「侮辱皇室法」的《刑法》112条、改革征兵制度、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及性别平权。相对于经济发展,这些年轻人更关注的议题,势必触动什至颠覆泰国社会和基督教会。当时代巨轮滚滚袭来,泰国年轻一代的基督徒又有怎样的期盼与行动?

詳細內容

【1874期.头版专题】
书展中寻找流散香港基督徒

今年香港书展已于七月十九至廿五日举行,是政府防疫措施取消后的首个书展。今次的基督教坊位于一楼主场馆内的一侧位置,人流明显增加,而基督教出版机构摆卖的书,较多关于灵性及流散,也见新型事工的书籍,少有与社会政治相关。早前书展基督教坊筹委会亦如主办单位贸发局一样,称不会预先审查参展书籍,也不会有禁书名单。另外,有基督教出版社于基督教坊外的综合书刊馆摆摊,展出较多社会文化类书籍。从今次书展中不同摊档的展出作品、宣传方式、人流及销售情况,我们亦可以窥见基督徒群体的关注,以至接触社会公众的取态,纵然疫后社会大不同,但信徒仍然在此时此地在人前作见证。

詳細內容

【1873期.头版专题】
正直善良的香港人牧者
悼袁天佑牧师

曾任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联合教会会长、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席的袁天佑牧师于七月十五日早上安息主怀。事出突然,消息震撼本港教会群体,坊间传媒也作出报道,多人在社交媒体上「洗版」悼念袁天佑牧师,绝大部份赞扬与怀念他的温文谦和、敢言,并活出关心社会的见证,开放教会接待不同的人。近两年他即使患病,仍然积极面对,并继续讲道服侍,为上主作见证至最后一刻。今期我们访问了多位在不同年代、岗位与袁牧师有接触的人,一起缅怀这位忠诚的香港人的时代牧者。

詳細內容

【1872期.头版专题】
基督教书室大盘点
四年间近四份一结业

阅读属灵书籍,是不少基督徒信仰生命成长的途径,在这阅读风气下降、实体书乏人问津的时代,不知你有多久没再走进基督教书室,买一本书细读呢?香港基督教零售业协会(下称CBA)曾于2019年出版《香港基督教书室全攻略2019-2020》(下称《全攻略》),此后便未再整理香港基督教书室的情况。在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将至的日子,本期头版专题为大家盘点基督教书室这几年的状况。

詳細內容

【1871期.头版专题】
在「地狱的中心」寻找点点微光
──美拉难民营、克伦人的挣扎与未知的将来

五月廿六日,克伦人权组织在其Facebook专页上发布相片,谴责缅甸政府轰炸机于廿三日对缅甸南部克伦(Karen)邦高加力县的一座村庄进行轰炸,炸毁当地教堂。在他们五月十二日发出的声明中,同样谴责政府军队在Kler Lwee Htoo地区进行的无差别屠杀,导致包括儿童在内最少十八位无辜平民死亡,村庄被焚毁。

自一九五〇年代,克伦邦为争取自治与缅甸军政府爆发战争,连绵至今,七十年代开始,大量克伦平民为逃避战火而跨过边境涌入泰国。为了收容难民,八十年代联合国在泰缅边境建立约三十多个难民营,并成立TBBC进行管理,历经联合国短暂的安置计划以及泰国政府的政策变化,目前仅馀九所难民营在运作。

二〇二一年,缅甸国防军发动军事政变,与克伦军队之间的冲突升级,令饱受战火摧残的克伦邦形势再度直下,种族灭绝屠杀和轰炸几乎日日发生,让四十年来从未真正停止的流徙潮又达高峰。难民营仍是这些流离失所者的唯一避难所,它的官方名称什至并非「难民营」,而是临时庇护所。

詳細內容

【1870期.头版专题】
在日本唱响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
──当地教牧何以坚持为香港祈祷?

无论是六四还是七一,在今日的香港已不易看到烛光、纪念和声声祈祷的场面,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远隔重洋的日本,有一群日本教牧,从二〇二〇年开始举办线上「守望香港祈祷会(香港を覚えての祈祷会)」,三年来坚持将他们心中挂念的香港和香港人交托于上主手中。本报记者近日前往日本,采访祈祷会的几位召集人,聆听平野克己牧师和大石周平牧师的「香港情」,还有发起人松谷晔介牧师对香港那份难以割舍而旁人难明的「恋情」。

詳細內容

【1869期.头版专题】
与基层精神病人同待阴霾散

近日,香港人精神健康备受关注。据调查统计,每七个港人中,就有一个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问题;根据医院管理局的数字显示,2022-23年(截至22年底推算数字),于医管局确诊患有抑郁症并接受治疗的精神科病人有66,000人。对一些基层人士来说,可能更难意识及面对精神病。

今期有单亲妈妈及精神病复元人士分享患病经历,以及机构如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有机构同工指,若街坊似乎患有精神病,身边的人可帮忙留意患者生活其他层面,如身心社灵,作多方面支援,同渡精神疾病的阴霾。

詳細內容

【1868期.头版专题】
从牧养到领养
给孤儿三位「爸爸」

上月母亲节的头版专题,为大家介绍寄养妈妈的故事。今天是父亲节,本报访问三位成为领养爸爸的牧者,黄培元宣教师为延续亡父的爱领养女儿,转为兼职同工八年伴女儿成长;林崇智牧师婚后生一女后再领养三名子女,将家庭与没有家庭的孩子分享;唐锦光牧师领养孩子本为回馈社会领养,女儿长大后却捐肝给命危的他,助人反自助。由牧养群羊到领养孩子,让基督的爱进入孩子的生命,更带给孩子第二和第三位爸爸──除了养父,还有我们在天上的父。

詳細內容

【1867期.头版专题】
为之受压.为之代祷
六四卅四的香港印记

刚过去的六月四日,是《港区国安法》生效后第三个六四周年。在举办「家乡市集嘉年华」的维园外,警方重兵驻防,带走以至拘捕多人。本期访问前一天在维园附近被捕的基督徒、受压收起摊档摆放电子蜡烛的前区议员、在六四凌晨办静默祈祷会的牧者,并报道不同教会在这六月初的不同表达,盼在这漫漫长夜之中,记下这些燃点烛光、拒绝遗忘的人和事。

詳細內容

【1866期.头版专题】
卅四年后的迴响
──六四与香港教会群体

今年是六四事件卅四周年,是《港区国安法》正式实施后第三个六四周年,也是支联会解散后第二个六四周年。今年六月四日的维园,举办的是多个社团联会合办的「家乡市集嘉年华」。五月底,天主教会和循道衞理联合教会分别举办有关中国的聚会,亦有逾三百位基督徒联署六四祷文,在今期《时代论坛》刊登全版广告。本报访问当中卅四位联署人,分享他们参与联署的因由,以及怎样理解和面对公开纪念六四的风险。

詳細內容

【1865期.头版专题】
恤民何需在虚位?
──议会外再续使命

今届区议会,经历过大批议员离任或被「DQ」的浪潮冲击后,已元气大伤。五月二日,政府通过新一届区议会改革方案,当中包括大减直选议席、引入「三会」审查制度等,被指进一步对区议会削权,不少坊间声音更直呼民主「大倒退」。有政府官员却指,不用太在意直选成份多寡,认为区议会的组成,最重要是对市民好。

今期本报访问了三位前区议员及一位现任区议员,他们均是基督徒。当初离开议会后,有的转行零售,开设「车仔档」支持同路人;有的全力支援在囚人士;有的更当起了猫咪「寄养家长」。而仍留守议会的,则打算未来换个身位,专注环保事务。失去议员身份,却无阻有心人以各自的方式对市民好,延续过去议员岗位上关心社区的工作、践行信仰。

詳細內容

【1864期.头版专题】
黑夜前趁白日作工
──堂校合作新形势

二〇二〇年五月下旬,《港区国安法》正式被提上全国人大的议程。三年过去,这部法律为香港带来的影响既深且广,而其中一个受影响最大的场域,相信便是要执行国安教育的学校。现时香港约有四份之一教会在学校场地聚会,本期访问多间参与堂校事工的教会,了解这几年来,堂会与学校关系的改变、学校工作空间的收窄,以至教会办学的各种考虑,一同思考教会群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在黑夜来临前,趁着白日好好作工。

詳細內容

【1863期.头版专题】
寄养妈妈唔易做

最近有电影以寄养家庭为主题,寄养服务成为坊间热话。寄养,指的是0-18岁的儿童可能因原生家庭的照顾者入狱、有不良嗜好、虐儿,社会福利署及前线机构就会安排寄养家庭提供住宿式的照顾。

在香港,较少人会愿意做寄养家庭,寄养家庭数目不足,大部份都是年长妇女。有些人会认为寄养家长的责任太大,需要年终无休照顾寄养儿童;有些人觉得社会亦对寄养家长没有足够的认同。寄养妈妈确实唔易做,此时又有谁愿意伸出援手?

詳細內容

【1862期.头版专题】
潮退时的mega church
──当大堂会遇上移民离堂潮

近年在社会运动、肺炎疫情和移民潮等因素夹击下,教会无论是牧者还是会众,都无可避免出现流失的情况,香港的几间超大型教会(mega church)又面对怎样的情况呢?本期访问基督教宣道会北角堂、五旬节圣洁会永光堂、九龙城浸信会,以及另一超大型教会的牧者和信徒,了解他们面对「潮退」时的看见,探索超大型教会在香港的前路。

詳細內容

【1861期.头版专题】
雾中寻索的港人信徒
灯火阑珊处的教会
越洋采访@英国

港人BNO签证开放申请至今已逾两年,大量移民于伦敦落脚展开生活,当地教会更因此迎来会友大幅增长。在刚刚过去的复活节,本报记者直击伦敦华人教会的复活节庆祝,实地了解华人教会如何接待融合新移民、移英港人如何建立新教会,也有透过越洋电话,关注职青移民的适应情况。伦敦百物腾贵,移民背景不同,生活自有不同的酸甜苦乐,但不变的是教会愿意担当避难所的平台,陪伴新来到的移民探索身份、祝福社群。

詳細內容

【1860期.头版专题】
灵活审慎应对香港教会未来
──三宗领袖与新手堂主任的视角

建道神学院于四月十七日假五旬节圣洁会永光堂举办「塑造香港教会前景会议」,是疫情完结以来,教内首次大型会议。当日上午有福音派三大宗派领袖及两位神学院院长分享,大会表示有约七百四十位牧者、信徒领袖、神学生出席。

面对着社运、疫情、《港区国安法》、移民潮带来的冲击,空间收窄,在香港教会领袖们的眼中,有人对教会前景保持「审慎的乐观」;有人态度则较悲观。虽然如此,仍可灵活审慎应对,更新对策。

詳細內容

【1859期.头版专题】
移民潮下在英港人事工鸟瞰

随着英国国民(海外)签证(BNO Visa)计划推行两年,据英国内政部今年1月最新数字显示,已有近14.5万港人移英。隔着一个欧亚大陆,时差8小时,由香港移到英国,时空易改,信仰会否随之改变?

面对逾十万的英国新移民,在英教会展开不同的接待模式,迎接港人移民信徒。有教会设联络专员,为宗派内移居不同英国地区的信徒设立群组,并联系当地教牧照应;有移英多年的教牧在大城市建立独立教会,租用当地教会场地,聚集港人聚会;更有英语为主的圣公会教会,为接待大批新移民会友而聘请港人做传道人,尝试融合之路。事工开拓进路不同,接触到的港人信众面貌也不一样,见证了基督信仰的多元而合一。

詳細內容

【1858期.头版专题】
不是「工人姐姐」,更是姐妹!
──她们以麦克风和舞蹈在遮打道抗争

二〇二〇年夏天的一个周日,一群菲律宾外傭高举标语、在遮打道上示威,高喊着「我们是社运份子,我们不是恐怖份子」,抗议时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即将通过的《反恐法案》(Anti-Terrorism Act of 2020)。而散坐在示威现场周围的一些菲律宾外傭们却显得不以为意,高呼「支持反恐法!社运份子都是恐怖份子,你们去死吧!」根据《反恐法案》,任何可能危害政府、公共机构及公共或私人财产的行为都会被视为恐怖主义,一旦被标签为恐怖份子,就会被剥夺人权,不经法律程序就能被逮捕、关柙什至杀害。在这些菲律宾社运份子的眼中,《反恐法案》无异于口袋罪,将她们及家人置于极端危险之中。这法案于二〇二〇年七月三日正式签署,正是在《港区国安法》通过的两日之后。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