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人的神學

香港信徒需要香港人的神學,那是政治的、為教會而寫的,是為香港這土地的神學思考。

【香港人的神學】
信仰的初心

先說說國際知名廚師江振誠的故事。江振誠是台灣人,從小在台北士林區長大,十五歲到法國學廚。經歷多年的苦學,廿一歲成為法國米芝蓮三星餐廳的首席助理,卅一歲成為「全球最佳一百五十位名廚」之一。二○一一年,江......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無知者有罪

你說教會有壞人嗎?當然有。但按我的教會經驗,為數實在不多,甚至可以說是「極少」。當然,我所定義的「壞人」,是那些立壞心腸、謀害別人的人。你說教會這類人多嗎?實在不多。不過,雖然教會壞人不多,甚至有很多......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相信美善

在黑暗的世界相信美善,比實踐美善或許更難。 實踐美善是一件關乎意志的事。在黑暗中堅持到底,竭力把自己內裡的美善實踐出來,不怕黑暗的阻攔,你大概就能實踐美善。正如聖經所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英國需要更多華人教會

上個月寫了一篇名為 〈移民潮下英國華人教會生態的思考〉的文章,其中提及牧者移民後的事奉問題。我認為,縱然英國華人教會人數將會急促增長,但現有堂會未能完全承載移民英國的香港信徒,更難以完全吸收移民的牧者─......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移居英國的潘霍華

二戰殉道的德國神學家潘霍華其實在生命中曾有一段時間離開德國。一九三三年十月,潘霍華乘船移居倫敦──恍如今天不少牧者的境況。 潘霍華離開德國的原因非常複雜。一方面,潘霍華不願意被強迫徵召服兵役。他稱自己的......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香港教會要繼續上路

這陣子與不少香港教會同道傾談──談及他們的教會,談及他們的顧慮,談及他們的將來。或許他們只是香港一千多間教會的小部份,不過,我卻認為他們正道出了不少同道的共鳴: 一、認識一位小學校長,他同時是自己堂會的......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移民潮下英國華人教會生態的思考

在移民潮下,大批香港基督徒移民英國──有單身未婚的青年、有為孩子著想的家庭,也有中產的專業夫婦。筆者沒有移民英國的打算,不過,這大半年聽聞不少香港基督徒的移民故事,接觸過一些英國的華人牧者,也聽見不少......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你們要休閒,要知道我是神(下)

Muße und Kult,裡面Kult這個字,就是宗教信仰中「崇拜」的意思。皮柏認為:「文化的基礎是休閒,但是,假若休閒長期沒有與崇拜產生生命的結連,真正的休閒是不可能的。」敬拜(Kult)是人類文化中休閒的根源──純粹的放下,不帶任何目的與動機,純粹享受在其中。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你們要休閒,要知道我是神(上)

德國天主教哲學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一九四七年出版《閒暇:文化的基礎》(Muße und Kult,英文書名為Leisure, the Basis of Culture)。有趣的是,作者在書中引......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聖馬力諾的始祖:聖馬利諾斯

最近,可能因為奧運會的緣故,世界又對聖馬力諾(San Marino)這個全球面積最小的國家關注起來。全國人口只有33,344人,國土面積只有61.2平方公里,卻拿了有史以來首面奧運獎牌。當然,如果你熟悉......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世界的表象正在過去

上一篇文章講述了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七章29節的神學意義:「時間摺疊了。」本文繼續探討保羅在七章31節的「因為這世界的表象正在過去」。 《新標點和合本》把這句翻譯為「這世界的樣子將要過去了」。其實原文「過去......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黎明究竟何時來到?

或許是寒蟬效應,在這個時勢說出「黎明來到」竟然有點敏感。當然,「黎明來到」這句話在九十年代四大天王當道的日子叫人興奮;但這一兩年卻荒謬地叫人感到頭上多了一把刀般的害怕。 不過,「黎明來到」其實是聖經中的......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吾珥隨筆

我們都記得盧永亨寫的詩歌〈因著信〉第一句這樣唱:「憑信,他離別吾珥。」 根據聖經記載,「迦勒底的吾珥」(Ur of the Chaldeans)是猶太人祖先亞伯拉罕的故鄉,也是猶太民族的發源地。它位於今日伊拉......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禁食與社會公義

禁食,乃是基督新教嚴重忽略了的寶貴傳統。無論是舊約或新約,禁食一直都是聖經人物慣常的信仰行動。早期教會更視禁食為基督徒信仰生活的必然要素。禁食也是中世紀靈修的重要關鍵。不過,到了宗教改革時期,或許當時......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另類的創造(三)

……耶穌基督不是要在地上建立與別不同的文化,而是更新統領世界。因此,基督徒縱然是分別為聖的「聖徒」,但卻活生生地身處於世界與文化之中。基督徒無可避免地活在文化之下,在文化下傳揚基督……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另類的創造(二)

( 續上期) 或許有人會問:「難道上帝創造了ERROR組合嗎?創造了麥當勞嗎?上帝創造了自拍嗎?」不。上帝創造了我們。我們創造了文化,上帝卻在我們的文化之中,繼續彰顯祂的恩典。這正是創世記第二章的重點。 因......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另類的創造(一)

創世記第二章是一個另類的創造故事──我喜歡另類(alternative)這個字。當然,另類之所以存在,皆因主流早已被確定。創世記第一章正是創世故事的主流。人們一想到上帝創造世界,就會立刻想起「起初,神......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盼望是一種練習

我常常說,今時今日這個時勢,香港教會對香港最重要的貢獻是「盼望」—宣揚耶穌基督的盼望,叫每一個活在香港的香港人,都在耶穌基督裡面找到盼望。當然,香港教會要宣揚盼望,首先自己要得著盼望,成為一個盼望群體......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巴特論「基督徒」

華人福音派教會的屬靈傳統重視呼召,尤其在奮興運動影響下,華人教會視呼召為基督徒生命另一個重要的信仰歷程。基督徒信主以後,藉著呼召發現上帝對自己的生命方向,從而回應呼召,蒙召服侍上帝──無論是全時間作教......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基督徒」的神學意義

( 續上期) 「基督徒」的名字不是輕於「門徒」,它意味著門徒的公共性──跟隨耶穌基督的人與社會的關係。「基督徒」這字意味著他在世上對未信者的社會見證。 正如前文所說,「基督徒」不是教會內弟兄姊妹之間的稱謂。......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神學】
早期教會「基督徒」的字義歷史

不知何時,「門徒」成為了教會更高層次的身份。不少教會與機構大聲疾呼:「教會需要的,不是更多參加崇拜的信徒,而是跟隨耶穌的門徒!」、「我們不只是要做基督徒,更要作主門徒!」霎時間,「作門徒」、「帶領門徒......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