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iQuest道在人間

《鋼鋸嶺》下的《沉默》──依納爵神操

二○一六年下旬上映的《鋼鋸嶺》(Hacksaw Ridge)在網絡上掀起的討論熱潮至今還未衰退,不論孰是孰非,這又是米路吉遜(Mel Gibson)的一部經典,也延續了他對信仰主題的關注,但筆者並非要去探討劇中的信仰;恰恰相反,這裡要說的是劇中的主演安德魯加菲(Andrew Garfield)劇外的信仰歷程。事實上,這裡關涉的甚至不是《鋼鋸嶺》,而是他的又一部力作,由另一位大師級導演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沉默》(Silence)。

《沉默》講述的是十七世紀耶穌會士在日本教難中的故事。加菲飾演的是一位年輕的耶穌會神父Father Rodriguez,他在日本教難最為嚴苛的時候與一位會士潛入日本,去尋找另一位耶穌會士Father Ferreira,因為有傳言稱,後者在教難時背棄了信仰。作為費氏曾經的學生與景仰者,他們拒絕相信此流言,毅然決定去一探究竟,並為其恩師洗刷污名。筆者在此處無意作劇透,其實要探討的也不是《沉默》本身,而是加菲為拍戲所做的一項重要准備工作,即身體力行去體驗耶穌會士的一門必修功課──「神操」。

「神操」是一種靈性培育的操練,其創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耶穌會開山鼻祖,聖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tius Loyola, 1491-1556)── 一位十六世紀的西班牙人,天主教會的大聖。「神操」可以指這項靈性操練本身,依納爵稱之為Los ejercicios espirituales;它也可以指1548年首次以拉丁文問世的《神操》(Exercitia spiritualia)這本著作。其標準進程要延續約三十天,在這期間,參與者必須嚴守靜默,每日要作五次至少一小時的默想祈禱,並有與導師一小時的談話──這也是參與者一天中唯一開口說話的機會。

這種看似嚴苛得不近人情的操練在過去的四百多年間惠及無數信徒,尤其是天主教會內的修道人。可是,加菲連基督徒也不是呀。他自己的話告訴我們從前的樣子:「以前我和〔耶穌〕沒有關係。他只不過是基督信仰的頭面人物。」拍電影之前,「〔我〕是個泛神論者、不可知論者,有時候是個無神論者,也有些猶太信仰,但基本上稀裡糊塗。」在另一處,他又說:「電影曾是我的教會(films were my churches),」正是在電影中,「我感到平靜,感到最真實的自我,感到最安全。」他對電影的鍾愛可以說是到了頂禮膜拜的地步;或者說,電影與他的拍戲生涯就是他信仰與生命的核心。誠然,為了深入到羅德裡格斯神父這一角色中去,他用了整整一年來進行準備,甚至為這個電影過了半年的禁慾生活,日日祈禱,還減掉了四十磅的體重。但無論如何,一個沒有真正基督信仰的人,難道真能投入並承受到如此嚴苛的神修訓練嗎?

他的神操導師,耶穌會士馬丁神父(Father James Martin)起初也有類似的詫異與疑惑之心,曾經猶豫是否答應。要知道,做神操絕非兒戲,也不同於一般的體驗,而是需要絕對的誠意。萬一他只不過是一時心血來潮,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怎麼辦?且不說時間精力的浪費,這甚至會帶給人靈性的挫折,起到相反的作用。然而,馬丁神父也看到,除了想去體驗一位十七世紀虔敬熱忱的耶穌會傳教士的心境,加菲的內心也正在尋找,尋找某種深處的東西:「我帶到神操裡的最主要的東西,也是我最想得到治療的東西,就是那種不夠好(not-enoughness)的感覺。就是那種無休無止的渴望,渴望能夠完美展現我們內心的東西……就是無論我做什麼都永遠不夠好的傷口。」馬丁神父看來是體會到了他內心的需求,感受到了他十足的誠意,於是接受了這位不尋常的弟子,答應作他的神操導師。
 
結果呢?如果說,之前感到詫異與意外的是馬丁神父,那麼神操之後最感到驚訝的就是加菲自己了:「神操中有那麼多的東西改變了我,轉化了我,向我展示我到底是誰……」做過神操的人大概都會有這種類似的體驗:從神操中得到的往往不是自己所期待的,而是要遠遠超越自己的初衷。加菲真正尋找的是能治愈其內心恐懼的良藥。他害怕的是失敗;或者,更確切的說,他怕的是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失敗。他是否在神操中找到了這個答案?對此,加菲並未明言,但從他的另一段話中,我們應當能夠窺出端倪:「這是我真心的禱告:我祈禱,我能更自由地,帶著軟弱奉獻自己(offer myself vulnerably)……我祈禱,其他的種種聲音,不論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都不能掩蓋那束火焰,那種能力,它讓我能顯露出最純淨、軟弱且已然開裂的那顆心……能為愛服務、為神服務、為更大的善服務……我感覺,這就是向我展示的。」我們大概不能就此論斷說,加菲已經得到了治癒,但我們應當可以看出,他已找到了那副藥劑,明白了軟弱的威力,明白了受傷的心不需要隱藏;他正走在康復的路上,追尋「更大的自由」。而這,也是依納爵神操核心目標之一 ──完全的自由,真正的超脫:唯一追求的目標乃是上主的旨意;為了追尋上主的旨意,任何事物均不是束縛。在上主旨意前,強大與弱小,疾病與健康,生命與死亡完全平等,不存在一方好過任何一方;如真有需要,我便有足夠的自由,足夠的能力去主動選擇世人眼中那些惡的,需要躲避的事物。
 
當然,依納爵神操並非包治百病的大力丸。在神操時身處於恩典中而樂不思蜀的加菲也不可避免的體會到了這一點:「這些神操曾讓我不由自主的下跪,可現在,我卻坐在這裡,掙扎在老問題裡……製作這部影片的經歷的確很深很深,比我一切演藝經歷都要深刻;然而,和神操相比還是要遜色幾分……可現在,電影也已經出來了,而我自己又回到了膚淺塵世(Shallow-ville)。我正在努力適應它。」獲得恩典本已不易,但還是要比留在恩典中更加容易,而在塵世中找到神聖恩典湧流的泉眼則殊為艱難,但這也是依納爵神操的用意:其指向的並非是脫離塵網,仿佛耶穌變容時的彼得(伯多祿)那樣,只願停留在山頂那短暫美好的榮耀中而不欲回歸平凡。基督還是要下山,還是要回到民眾間,准備攀登另一座屈辱的山;同樣,依納爵神操也是旨在令人帶著山頂得見耶穌真容的喜悅,回歸平常。欣喜興奮過去之後自然會有無限惆悵,但真正的靈性成長又只能在俗世凡塵的打磨中。可以說,神操訓練的真正操場是在平淡生活之中;平凡生活中實踐神操才是神操的真正開始。
 
然而,這一次,當接受神操培訓的人再次回歸時,他已不再是一個人戰鬥。因為,他已經愛上了基督,與基督一同行走。是的,依納爵神操真正的核心──當然,也是一切基督信仰的核心──是愛;是通過耶穌看到真愛。這就要求參加者通過一切可能的途徑來接近耶穌,包括閱讀聖經故事,想像其生命的不同時刻,身臨其境與其對話,參與到其生命中等等,因為耶穌就是真愛的化身,真愛的人性表達。加菲觸及了那最核心的寶藏。當被問道神操體驗中最突出的是甚麼時,他說道:「愛上(falling in love)那個人,愛上耶穌基督,居然是那麼簡單。這真是最令我吃驚的事。」沉默片刻,在一串笑聲中,他又接著說:「天啊!這真是最不可思議的事──陷入愛中,愛上耶穌居然那麼簡單。」對任何一個神操的參與者而言,若能夠感受到這些又夫復何求?而這些話還是出自一個好萊塢影星──大眾心目中這個花花世界的代表形像;他甚至自認為是「猶太人」──這個因耶穌之名而與基督信仰世界曾產生兩千年恩恩怨怨的群體。思前想後,這一切總讓人有不真實的感覺。但這,就是依納爵神操的魅力。這一歷久彌新的傳統天主教修習似乎可以穿透人性的種種隔閡與蒙蔽,直達人靈人心的最深處,讓心誠意虔者與神同住。
 
iQuest道在人間系列
「道在人間」的稿件來自iQuest﹝網址:www.iQuest.hk;電郵:editor@quest.org.hk﹞。
iQuest是附屬Quest Institute Ltd 的一個網絡事工。Quest Institute Ltd 由一班基督徒創辦,
追求信仰在公共空間的對話和互動,為香港政府所認可之非牟利機構。

參考資料:

•  Stephanie Rafanelli, “Andrew Garfield: ‘I never compromised who I was’,” The Guardian, December 30, 2016.
•  Brendan Busse, “Andrew Garfield played a Jesuit in Silence, but he didn't expect tofall in love with Jesus,” America: The Jesuit Review, January 10, 2017.

•  Shiryn Ghermezian, “Actor Andrew Garfield Says He’s ‘Proud’ to Be Jewish ...,” The Algemeiner, October 30, 2016.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