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明光社二十週年社關講座
探討社關接棒人應有素質

【時代論壇訊】近年,不少信徒都會談到我們要行公義,好憐憫,多關心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不過,若只有同一群信徒去做,總會不足夠,應鼓勵、教導更多信徒走上社關之路。適逢成立二十週年,明光社六月廿九日舉辦了一場公開講座,探討香港教會的社關之路可如何發展下去。

蔡志森︰社關接棒人任重道遠

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指出現今信徒事奉出現泡沫化現象,願意長期委身於同一事奉者愈來愈少。教會如是,機構也如是。他強調,這不是對錯問題,而是反映了二十年來時代的轉變。

走在社關之路,他認為明光社本身都面對數項難題:一,監察傳媒愈來愈難。以前也許只需留意數份主要報章,到今日則要同時兼顧網絡世界。同時,現在難以有一份通用的準則,監察所有媒體。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可以評論,而且來去亦快,也不一定知道報道者真正身份,難以監察。二,同志運動席捲全球,不斷壯大。反對者如明光社,已逐漸變成少數。他批評,同志團體不是弱勢群體,他們反而才是。三,逆向歧視情況愈來愈嚴重,難以發出反對同性戀的聲音。即使未被檢控,都要面對沉重輿論壓力。四,在學界即使有學生支持明光社,都不敢公開表態。他認為這種情況可以理解及體諒,始終學生都要面對朋輩,有所顧慮。五,他形容明光社在支持及反對中跌盪。支持及反對者各自立場十分堅定。「明光社立場始終如一,不會左搖右擺,對不同立場的人士都是表達相近的意見。」

在未來的日子,蔡志森期望明光社可以堅持和平理性。面對支持同性運動的人,不會視對方為敵人,亦不會訴諸暴力。真正的敵人是撒旦,對方只是被蒙騙,應努力游說對方改變看法。他笑稱,明光社並不激進,示威亦少之又少。第二,作出批評時要有理有節,重視理據,而不是追求「大聲」。第三,明光社會繼續重視對話溝通,願意與不同立場的人士對話,消除雙方誤解。第四,他們期望不只是表達反對聲音,更要構建正面的意見。第五,作為基督教社關機構,只求做忠心的僕人,做應做的事,結果交託上帝。他們不可為了勝利而不擇手段,過程中要使人看到基督徒的樣式。

另外,蔡志森對「社關接棒人」有數點期望:一,要堅毅而不固執,不可自以為是,應多聽他人的意見。二,需要敢言,但不應衝動。對社會議題發表意見時,應為自己留有冷靜的空間,再三思考,不需要求快。三,要宏觀而不自大。每個人總有不熟悉的地方、盲點,應保持謙虛的心。四,要憐憫而不濫情。在這講感受的年代,要有同情心,但不可從而就認同對方。五,需要真誠而不自義。雖然要講真心話,但也要有同理心,顧及說話技巧,令對方更易接受。社關講公義,亦有慈愛,兩者並重。

范晉豪︰社關工作有如接力比賽

聖公會諸聖座堂主任牧師范晉豪認為,教會不只是會所,更要服務他人。教會是道成肉身的延伸,接耶穌的棒,關注他人身、心、社、靈的需要。所以,福音的實踐,離不開對社會的關懷。他所屬的諸聖座堂,每天早上都會開放予公眾,可入內祈禱,接待有需要的人。他認為開放教堂,既被動又主動。一方面可讓民眾帶著他們的故事,與教會交流,親身了解他們。同時,教堂的開放,亦表達對社區的尊重。從中,信徒可學習不是做會員,而是要服侍身邊的人,是信仰表達的一部份,不是用聚會、祈禱次數可以取代。同時,教會鼓勵會友,探訪附近醫院的病人,並在新年舉辦公開宴會,令民眾感到教會有愛。此外,諸聖座堂亦會舉辦二手市集,教導會眾珍惜、分享。教會與社區之間,存在著互動的關係。不只叫人信耶穌,亦要關心世界,將恩典、祝福帶到社群中,是每一代應接的棒。

對於社關工作接棒的問題,他以接力比賽為比喻說明。第一棒有如施洗約翰、司提反,講求爆發力,當仁不讓,做應做的事。第二棒者有如巴拿巴,是人灸間的潤滑劑,交接棒都要做好。那人應保持圓滑,促進關係,帶來復和。第三棒者有如彼得,講求堅持。縱使孤單,都願意支持下去。最後一棒者有如保羅要有信念,相信上帝,可衝破障礙,取得勝利。做社關工作,四種元素缺一不可。

鍾泰來︰交棒接棒不只是上一代的事

任職小學助教的鍾泰來認為接棒是跨世代的事,「交棒與接棒,兩者都有責任。」他相信,接棒一定會成功。說到傳承,他認為有些是必須,例如是明光社的核心價值。相對而言,議題可因應社會當刻的需要分輕重。表達意見時的技巧,可有調節的空間。至於傳承,他認為不只是明光社的問題,而是整個信徒群體要共同面對的問題。當其中一環出問題,其他的都會接連出問題。

他不諱言,現今的年輕人對信息的傳達技巧有高要求。如何令他們更易接收信息,是重要的課題。在這年代,他認為明光社可從 Facebook、Instagram入手,加強與外界互動,例如辦直播,即時回應外界的疑問,甚至主動接觸新興媒體,合作做節目,主動改變明光社的形象。

教會如何做社關?

於答問時段,有聽眾問到,教會向社區開放,遇上會眾的質疑,可如何回應。范晉豪回應指,最重要的是透過身教、言教栽培、教導會眾。本身諸聖座堂的歷代牧者,亦有相關教導,都有幫助。他接棒時,再加強推廣,就會較易令會眾接受。他認同鍾泰來所言,這是交棒、接棒雙方的事。有聽眾則問及,教會要成立社關小組,有甚麼需要事前準備。范晉豪回應稱,首先要了解教會有多少資源,決定小組可有多大規模。第二,他認為要檢視教會與附近社區的關係網。做好事前的準備,則要開始教導會眾,培養他們的心志,願意承擔使命。只有少數人去做,是沒有果效的。透過先實踐較易的事工,建立成功感,會有助壯大團隊,增強影響力。蔡志森認為,社關是神學問題,不是額外的事,而是基本要做的事。社會的議題眾多,透過接觸、與不同機構合作,都有幫助,不要陷在單打獨鬥中。

信徒、牧者如何回應社會議題?

有聽眾則問及,如何回應外界對同性戀者也有人權的意見,令他人更願意聆聽信徒的聲音。鍾泰來認為,信徒可多參加講座、閱讀書籍,增進知識。他反指,關心同性戀者,不是要去認同他們的訴求,這並非真正的關心。同性婚姻、性傾向歧視條例根本不是人權。蔡志森補充指,這問題難以簡單回應,首先已經要弄清雙方的概念是否一致,才會較易溝通。有聽眾問到,面對同性運動的風潮,信徒可如何調整心態面對。蔡志森認為,我們要關心的,不是結果的成敗,而是為年輕人會被風潮影響。他指出由於外國已出現三人婚姻、亂倫合法化,故此明光社的擔憂有其道理、證據。當刻,他們只能盡力而為,向外界表達立場,不用太擔心。鍾泰來則認為,未來當同性運動團體成功爭取部份主張,進入建制,屆時信徒就更順理成章成為異見者,提出質疑。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應回應的就回應,作無愧的工人。

主持問到,處理政治議題,未必可以輕鬆的方式回應。范晉豪認為,信仰本身超越政治取態,任何人在基督裡都可同歸於一。政治立場、光譜可變,真理卻不會變。於他而言,關心人的需要何時都重要。上帝的愛,超越一切政見、立場。作為牧者,相比關心不同信徒,個人政見不是那麼重要。所以,他的教會會關心社會,談及社會現象,但不會確切表達立場,令教會被標籤。蔡志森則回應指,很多社會議題不會那麼絕對,身處的環境,會影響如何判斷。社會政策,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地方,不是真理的問題。社會議題,大多是判斷問題,不可因政見而懷疑對方的信仰生命。即使是牧者,都可以判斷出錯。

是次講座題為「誰的火棒誰去接」,假旺角浸信會舉行,有三十多人出席。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城市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