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三十周年专号

我城我乡,我们的论坛 1987-2017

《时代论坛》与香港教会及社会一起走过三十年的轨迹,让我们借三十周年报庆,回顾那些年的日子,数算上帝的恩典。

八十年代

1987
■ 距离九七尚有十年,《基本法》草拟过程激烈争议,全民争取「88直选」,争取停建大亚湾核电厂,社会焦躁沸扬

■《时代论坛》诞生了,创刊号即以「88直选」为焦点,出纸两张八页,双色印刷,先后以旺角亚皆老街两个小单位为社址

■ 新闻红人李锦洪出任义务总编辑,浸会大学宗哲系主任余达心博士担任义务社长,背后是一群热心投入社会的基督徒传媒人和教会同工

1988
■ 本报与基督徒香港守望社合办「基本法(草稿)研讨会」,约六百人参加

1989
■ 八九民运席卷全国,震动全球,本社及多个教会群体举办声援北京天安门广场绝食学生游行,本报多次大篇幅报道评论,6月初编委孙宝玲北京现场传真报道

九十年代

1991
■ 中国河南特大水灾,全球华人关注,本报与《公教报》联合发起「送暖行动」,两个多月内筹得逾一千万港元,再换成物资直送灾民手上

1992
■ 李锦洪全职出任社长兼总编辑,同年出纸增至两张半共十页,并迁入荔枝角工厦

1995
■ 为推动神学院师生关心社会前途,首次举办「时代论坛盃神学生辩论大赛」,由崇基神学组夺冠

1996
■ 迎接九七过渡,中方成立「特区筹委会」、「推委会」等,并准备首届行政长官选举,本报持续关注、报道、评论;同时增加篇幅至三张十二页

1997
■ 中方成立「临时立法会」,九七首篇社评吁「防止临立会走调与滥权」

■ 迎接重大历史转折时刻,守护言论空间,推出本报网上版

1999
■ 特区政府扬言港人内地子女达一百六十七万,首度提请人大释法推翻终审庭判决,本报与新福事工协会合办「关注港人内地子女居港问题研讨会」,约六十人出席


《时代论坛》庆祝八周年(左起为本报首任社长余达心、时任社长及总编辑李锦洪)


九七年回归前后,本港多个教会团体举办祈祷会

千禧年代

2000
■ 科网热潮席卷全球,网上媒体竞争热烈,渴求内容。本报应邀为入门网站36.com的基督教分站「信望爱动力」提供内容

■ 基督教媒体发展趋向蓬勃,基督教电视节目、电视台、福音电影纷纷登场,本报集结各方文章,报道分析

2003
■ SARS肆虐,全港面对严峻挑战,本社于同年五月出版《疫境重生——一起走过非典型岁月》(基道、时代论坛),回顾基督徒走过这段路的心声

■ 政府硬推《基本法》廿三条立法,民间反弹,导致数十万人上街的七一大游行

■ 本报面对SARS后的经济困境,得各方一呼百应,收到捐献支持远超预期逾倍,翌年成立「紧急关怀基金」,分享主恩,回馈社会

2005
■ 「发现挪亚方舟」之宣称,在教内牵起热议,本报网上版成为各方交锋的主要平台

■ 本社迁往油麻地,乘地利之便开办「时代学堂」收费课程和「时代沙龙」免费专题聚会

2007
■ 政府拆卸中环天星及皇后码头,牵起「八十后」新一代保育运动,为新一波本土意识兴起之始

■ 本报创刊二十周年前夕,印刷版出纸增至四张十六页,即现有规模

2008
■ 四川汶川大地震,触动中港社会人心。本报结集多篇来稿,出版《心恸.求主领我行过映秀》一书(时代论坛、基道)

2009
■ 原编辑主任罗民威晋升为第二任总编辑,李锦洪仍任社长

2010
■ 第三届世界洛桑福音大会于南非开普顿举行,本报为大会指定中文媒体,并派员到现场采访

2011
■ 迁至旺角弥敦道现址

 
○三年反廿三条七一大游行


○五年迁进油麻地社址时举办开放日


二○○年第三届世界洛桑福音大会

雨伞世代

2012
■ 政府发出首个数码广播牌照,本社应香港数码广播DBC邀请,与「恩雨之声」及「视博恩」联手推出《恩典时刻》节目

■ DBC及后出现管理及股权争议,该台创办人另成立D100网台,《恩典时刻》亦移师D100,并由本社独力统筹制作,绝大部份节目由义工承担

■ 梁振英出任特首。本报主办「梁振英当选──泥浆摔角以后,香港何去何从?」讲座,逾二百三十人出席

2013
■ 「和平占中」之建议引起社会广泛注目、中共官方高调抨击,教会圈子亦罕有地激烈讨论,本报多次大篇幅报道及评论,后结集成书为《公民抗命与占领中环》(雅歌,2013)

■ 设立本报Facebook专页,更多发布即时资讯及加强与读者网上互动

2014
■ 928雨伞占领行动爆发,本报在1414期出版后随即再刊印号外,以「严正指斥,呼吁克制,递上凉水:教会谴责九二八粗暴清场」为题

■ 本社身处其中的旺角占领区,近距离见证事态发展

■ 本报与全城同步呼吸,组织多篇文章深入探讨,后结集成书为《举伞待天明》(时代论坛、教会更新运动、德慧文化,2015),瞬即售罄


二○一四年《恩典时刻.还心于民》音乐会


雨伞运动期间,教牧于金钟街头举行圣餐崇拜

后雨伞世代

2015
■ 中国内地接连发生强拆教堂十架事件,本报持续跟进报道,并与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香港教会更新运动、香港中文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合办「拆十风暴下的中国教会─强拆、守护与维权」座谈会,约三百人出席

2016
■ 农历新年旺角爆发严重警民冲突,本报即时跟进分析报道

■ 李锦洪社长荣休,由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老师任志强博士接棒为第三任社长。以「守望时代笑谈中」为主题的交职礼,接近二百人出席,并作本社首次网上直播

2017
■ 印刷版与网上版同时彻底改版,加强视觉元素,务求表达形式更紧贴时代

■ 刘晓波逝世,本报设「焦点关注」,以社评、头版专题及其他文章悼念、反思、评论,并协办由「书写主义」主办的「刘晓波追诗会」,近二百人参与

■ 多名年轻抗争者因政府翻案被判入狱,引发自2014年以来最大规模群众上街抗议。教内舆论炽热,本报再设「焦点关注」集合分析报道

■ 本社迎接创刊三十周年,期盼与教会群体继续一同守望我城我乡我时代……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轉數快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