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iQuest道在人間

預苦期默想:踏上「不屬於自己的路」

預苦期(又稱「大齋期」或「四旬期」)在教會禮儀傳統中是紀念基督受苦與受死的一段時期,從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或稱聖灰日)開始到復活節前一天結束的四十天,不包括當中的六個主日,因為每個主日都是記念基督的復活。預苦期英文稱為Lent,源自古字Lencten,意思是春天:寒冬已深,春天將臨;黑夜已盡,黎明將至。預苦期紀念為救贖人類而承受苦難的基督,體會祂的大愛與犧牲,使絕望中的人產生盼望。

聖灰日是預苦期的第一天,依據傳統,教會在聖灰日舉行塗灰禮,牧者以灰黑的炭燼在信徒額上畫十字架,作為深切「悔罪」的記號,灰黑十字記號持續到日落才洗掉。所用的灰燼來自燃燒前一年棕樹主日(Palm Sunday)的棕樹枝。

今年的預苦期間,我們不妨閲讀舊約研究泰斗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的《憑祢意行:預苦期默想》(A Way Other Than Our Own: Devotions for Lent)。不到一個月就八五高齡的哥倫比亞神學院榮休教授布魯格曼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神學家之一。對華人教會來說,布魯格曼應該不算陌生,他有好幾本書已經譯成中文,最新出版的就是《憑祢意行:預苦期默想》。1 布魯格曼是國際著名學者,著有約六十本書、數百篇文章。雖然布魯格曼著作等身,這本書卻是特為預苦期默想而寫,而且是為當下的美國教會所寫,不是取自他的舊作。他的文字深具衝擊力,深邃的靈性洞見加上深厚的學術涵養,讓讀者在閱讀中彷彿聽見先知的呼聲,看到先知的想像(借用他一本著作的書名),進而學習與當代人生命之旅緊扣的默想,感受融入處境與生活的靈修。

原著於二○一七年初出版,美國社會正處於嚴重撕裂,教會也不例外,但布魯格曼卻不讓自由派或保守派雄踞高位,也不讓他們的政治議程騎劫他的預苦默想。他在聖灰日,即預苦期第一天的默想中就指出:「在我看來,美國教會現在的困境不在於其自由或保守的立場,而是因為我們拋棄了洗禮聖事的信仰和教導,甘於接受由愛國主義、消費主義、暴力和富庶所賦予的美式身份認同。」布魯格曼指向那在基督裡的希望。

在預苦期第三個星期四,在默想詩篇的「恩惠慈愛隨着我」(廿三6),他提醒信徒,「預苦期是一個提醒我們不要再逃跑的時間,就讓自己在愛中被捕捉擁抱,如羊在安全的牧場,如旅人得到意外的盛宴款待。上主並不希望我們的生命被無盡焦慮所困,而是被接納、抱擁,被祂的愛捕捉。」

對布魯格曼來說,基督福音的新生命固然是上帝的邀請與應許,但這絕不是遙遠的天堂遠象,而是在一個似乎毫無希望的此時此地,就欣然接受上帝新生命的邀請,毅然進入福音應許的新實在。在題為「預苦的戲劇性」(The Drama of Lent)的默想中,藉著上帝「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的約」的應許(耶卅一31),布魯格曼指出,「我們信仰之核心在於:福音中的上主帶人出死入生。出死入生可有多種方法形容,物理的、歷史的、字面的、隱喻的、象徵的……,隨你喜歡。但真相是我們往往在人生最低點經驗到,上主能進入我們最深的否定之中,在那裡締造生命的嶄新可能、空間、力量和喜樂。」

正如本書編者所言,布魯格曼確實是「預苦期上好的同行者」,他「逐漸轉化我們原本狹隘僵化的想法,使我們的思想繼而變得寬廣慷慨。」傳統的預苦期「過於強調罪疚和悔改」,但這不是布魯格曼的默想所在,他的「預苦期關注」是「如何邁步進入上主的未來,擺脫過去賦予我們的定義,不被當下所珍視或恐懼的纏住。」預苦期的挑戰是邀請我們踏上一條「不屬於我們自己的路」(a way other than our own),因為「作為信眾,我們的生命非隨己願。就如摩西一樣,我們需要定意走向非隨己願的未來。」

在預苦期中,無論對熟悉布魯格曼神學或是第一次接觸他著作的讀者來說,都可以從閱讀這本書得到豐富的靈性幫助和創意的神學啟發。本書呈現古典靈性成長的三個動力:悔悟的淨化(pugative)、光照的轉化(illuminative)和愛中的聯合(unitive)。對於當代華人,本書展現了古典與現代的交融,穿越出世與入世的界線。惟願藉作者精心引領,使讀者在預苦期的默想中得見盼望,在擇善受苦中,憑主意行得著喜樂! 2

(作者為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

(『道在人間』的稿件來自iQuest﹝網址:www.iQuest.hk;電郵:editor@quest.org.hk﹞。iQuest是附屬Quest Institute Ltd 的一個網絡事工。Quest Institute Ltd 由一班基督徒創辦,追求信仰在公共空間的對話和互動,為香港政府所認可之非牟利機構。)

iQuest道在人間系列


1. 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憑祢意行:預苦期默想》(A Way Other Than Our Own: Devotions for Lent),彭淑怡譯,明風出版社,2018年。

2. 本文摘自作者為《憑祢意行:預苦期默想》中文譯本所寫的導讀,〈預苦期默想:踏上「不屬於自己的路」〉,略修而成。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