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iQuest道在人間

對異見者滿有憐憫和恩慈的上帝

三月十四日凌晨,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在英國劍橋辭世,消息瞬即傳遍全球。這一天不僅是圓周率 Pi 紀念日,恰好也是愛因斯坦一百卅九歲生辰紀念日。

二○一四年九月在西班牙加納利群島(Canary Islands)的一次訪談中,霍金坦言自己是一個無神論者。1 霍金的無神論其實並不太複雜。他認為,在科學之前,人類需要上帝和創造來解釋這個宇宙,但科學今天已經可以為宇宙提供更為合理的解釋。在《時間簡史》中,霍金亦曾經指出: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發現了一個完整的宇宙大統一理論(Grand Unified Theory),那麼,我們就可以從中找到人類和宇宙何以存在的答案,可以有如上帝那樣知道宇宙的奧祕。換句話說,我們終於可以理解上帝的創造思維,不再需要上帝和創造來解釋這個宇宙了。對霍金來說,這一天的到來,將是人類的最終勝利。2

無神論者可以說是上帝的反對者(opposition),堅定的無神論者更可以說是上帝的忠實反對者(loyal opposition)。或許有人會問:上帝既是創造萬物和眾人的主宰,祂為什麼要創造並容許無神論者呢?一個像霍金那樣具知名度的無神論者和傑出科學家,對信仰豈不是很不利嗎?霍金的無神論在哲學或宗教哲學上到底有多大的說服力,這不是我們這裡所關心的。3 這裡要指出的是,宗教其實需要無神論者對信仰堅強有力的挑戰,才不至於膚淺、離地或形式化。例如,無神論者對信仰的一個最基本挑戰是:如果有上帝,並且上帝是全能和全善的,為甚麼世上還有那麼多的苦難呢?當然,這問題不是無神論者的專利,歷代許多聖徒和信徒也曾經這樣問過,但無神論者卻因此宣告上帝不存在。真實的無神論者拒絕接受膚淺的宗教理論作為信仰上帝的理據。無神論者有力的詰問往往迫使宗教信仰者必須面對真實世界中的苦難和荒謬。無神論者對信仰提出的嚴峻挑戰,令宗教信仰者更深入、更切實地思考自己信仰的實在和理性,以及信仰在這苦難和荒謬世界中的意義。

我相信,真正理解宗教信仰的人應該會欣賞、甚至接納無神論者,同樣的,無神論者也應該學習欣賞、甚至接納宗教信仰者。信與不信當然有所差異,而且往往有很重要的差異,因此並不意味著大家最終都是殊途同歸,但也不意味著彼此之間的重要差異就必須消除。借用英國前首席大拉比 Rabbi Lord Jonathan Sacks 的用語,我們可以學習欣賞彼此的差異,甚至接納彼此差異的尊貴(dignity of difference)。4 每一個人都與他人有所不同,都有自己獨特之處,上帝愛我們,包括我們與眾不同之處。在差異中,我們學習彼此對話和聆聽,因為差異只存在於真正的對話和聆聽當中。一個肯彼此聆聽的社會,才是真正有差異的多元社會。沒有差異,就無需聆聽;沒有聆聽,就沒有對談,更談不上理解,只有誤解、衝突和嚴重撕裂。

儘管霍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神論者,他的一生卻是一個活生生的神蹟。我們無法想像,一個有如嬰孩那樣脆弱、完全無法照顧自己的人,如何可以窺探宇宙的最深奧祕。或許有人會這樣說,如果霍金是一個基督徒,不是可以很好地見證上帝在相信祂的人身上的偉大神蹟嗎?然而,難道上帝的全能作為只限於那些相信祂的人嗎?全能者不也是全宇宙、全人類的上帝嗎?令人驚訝的是,人儘管抗拒和反對上帝,上帝對人卻總有無限的寬容和憐憫,這是聖經信仰和福音的真諦。事實上,正因為霍金是一個無神論者,他堅強的無神信仰和脆弱的癱瘓身體,令人更深地體會到詩人大衛的讚嘆:「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5 上帝對異見者總是滿有憐憫和恩慈的,我們在霍金身上可以說找不到一個上帝不愛他的理據。

霍金在黑洞輻射(光)和宇宙起源的傑出研究成果舉世聞名,現在他終於回歸到創造宇宙的主宰那裡。我相信,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眾光之父,不僅將展現黑洞和宇宙的更深層奧祕,更將彰顯耶穌基督臉上的榮耀光輝。6 我相信,上帝此刻對霍金依然是滿有憐憫和恩慈的。

(作者為Quest Institute主席

(『道在人間』的稿件來自iQuest﹝網址:www.iQuest.hk;電郵:editor@quest.org.hk﹞。iQuest是附屬Quest Institute Ltd 的一個網絡事工。Quest Institute Ltd 由一班基督徒創辦,追求信仰在公共空間的對話和互動,為香港政府所認可之非牟利機構。)

iQuest道在人間系列


1. Alan Boyle, “I am an atheist: Stephen Hawking on God and Space Travel,” NBC News 24 September 2016; https://www.nbcnews.com/science/space/im-atheist-stephen-hawking-god-space-travel-n210076.

2. “If we do discover a complete theory, it should in time be understandable in broad principle by everyone, not just a few scientists. Then we shall all, philosophers, scientists, and just ordinary people, be able to take part in the discussion of the question of why it is that we and the universe exist. If we find the answer to that, it would be the ultimate triumph of human — for then we would know the mind of God.” Stephen Hawking, The Illustrated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Updated and Expanded edition.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96), 175. 原版為,Stephen Hawking,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8).

3. 這種科學自然主義上帝觀在宗教哲學或神學中稱為「縫隙中的上帝」(god-of-the-gaps)。法國偉大數學家及天文學家拉普拉斯(Laplace, Pierre Simon, marquis de, 1749–1827)曾經有類似的說法。據說,拿破崙曾經問拉普拉斯,在他的宇宙理論中上帝在哪裡,拉普拉斯當時很傲慢地回答說:「我根本不需要那個假設。」更詳細的討論,可參拙作,〈在同一宇宙中:從量子引力論看科學與神學對話的知識論意義〉,載江丕盛等編:《科學與宗教對話在中國》(基督宗教與公共價值叢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頁161 – 184。

4. Jonathan Sacks, The Dignity of Difference: How to Avoid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02, 2003).

5. 「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 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詩八5;《和修版》)

6. 「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上帝已經照在我們心裡,使我們知道上帝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臉上。」(林後四6;《和修版》)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