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城市转化系列

教会与社会公义

香港贫富悬殊高企占世界第二位。公义的问题,较明显的是贫穷,例如露宿者、N无人士等分享不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但更多的是被忽略了,例如人口贩卖、非法劳工、性工作者等,特别涉及自愿性质的更是困难,我们还以为问题不存在。社会公义往往涉及政治,触及传统政教分离的观念,行动上会影响既定的社会权益分配。是年青人关心的议题;但却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一般福音派人士会很难理解为何要花资源在「大使命」以外的事情,更担心被人利用。

福音和公义不可分割

聂东尼牧师(Tony Read)针对这些误解;说明神的爱(约三16)的基础是公义,基督耶稣的使命宣言(路四18)亦以公义为重点。他问:我们要领人进教会还是要将教会带进人群中?这几乎决定了福音影响力的大小。教会在世上,不应是脱离世界,也不应被世界同化。「在这两极端以外的第三条路是参与(engagement)」,聂牧师带着洞见说,「正如保罗将教会建立在希腊文化之中,将信徒打造成为高度包容性的群体,神的祝福才会在生命中生根。」他明白教会领袖担心教会会变成非牟利机构。但公义是福音的核心,福音也是公义的中心点,两者不能分割。教会必须以福音的视角成为关怀公义的平台,为无力者代出力,为无声者发声,像古时先知一样;但底线是不应以武力推翻政府。

公义神学

Andrew Gardener以短短十五分钟,深入浅出的介绍公义神学。希伯来文Mishpat(即justice)和Tsedakah(即righteousness)两字都有复和的含意。前者是人与人的关系(horizontal),后者则是神人之间(vertical);但这两字间中会互用。罪进入世界,带来神与人、人与人、人与大自然和与自己间的破裂。公义是重建这四种关系的行动。神借亚伯拉罕踏上他公义(复和)之路。摩西与神相遇,领受向法老宣告公义的使命,并践行公义,切实地将为奴的以色列人带到应许地。与神相遇、宣讲公义、践行公义便成为重建公义的模式。这在士师、王国、先知等,什至耶稣基督、教会等,都是如此。主耶稣更是以有罪代无罪,神人和人人间的平安(shalom)便重建起来,从此万物便借他得享公义。启示录形像化地将这完满的公义表达:万物更新、城门常开、有生命树。

教会的独特角色

Patricia Ho以敏感话题「人权」和Phyllis Wong牧师以「行动中的教会」分享教会参与社会公义的实践经验。人权在近年香港敏感程度因政治事件而升级,是令人困扰、破坏性和非常危险的。但这是上帝赋予人应有的尊严,是公众利益的重要事。Patricia强调,「不能因人感到不自在而不提说,我们必须代受逼者发声。」黄牧师从上帝给我们的丰盛生命为起点,分享教会在寻求政治庇护者、难民、新移民、性工作者、环保等工作上,是能建立生命、改变政策和提供参与平台。「教会的角色在这些实践上,便能将非牟利机构和压力团体分别出来。」

机构跟教会合作的经验

四人分享后,由Tom Franz主持NPOs与教会合作的座谈会。参与机构有基督教励行会、Mission for Migrant Workers, Sons and Daughters和香港工业福音团契。众机构代表都表示与教会合作的经验是正面的。总的来说非牟利机构成为教会间的培训平台和与沟通桥梁,平信徒能加深对社会事件的认知和提高事奉的能力。非牟利机构的资源亦来自教会,人、物、财以外,还有知识,能向政府提出有圣经基础的政策和处理问题的方案。与教会的合作亦比一般社群更穏定,在参与过程中,能为撕裂的香港社会裹伤,重现包容。另一方面,机构代表亦提醒,信徒要学习服务的专业性,无论怎样友善都不能将个人资料给服务受众,并且要严守专业守则。对一些被践踏的群体(如性工作者、难民等),委身和恒忍更是基本的要求;一两次的短暂服务比没有服务伤害可能更大。最后,服务时不应传福音;在多元的受众群体中,建立信任和信誉更是重要。

焦点小组:将讨论化为行动

专题的第三部份是焦点小组的讨论,包括难民、性工作者、人口贩卖、雇傭和弱势群体。由于出席人士的背景参差,焦点小组讨论重点不一,有只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亦有能谈及具体建议的。反映信徒在社会议题的认知上有较大的差异。虽然如此,焦点小组讨论之后,聂牧师引导众人将讨论结果化为下一步的行动。

难民组认为难民在新环境中须加强精神健康的建设,并且他们的孩子亦须进修和受照顾。他们提出众教会可以合力筹建一家专为难民而设的多元诊所,并招聘难民中的医护人员和教师参与和提供服务。性工作者组发现信徒需要学习如何谈论性和有关的事宜;但他们认为教会是一个较安全的地方和环境让受众接受帮助;然而,教会必须先受培训才能建立支援网络。人口贩卖组则主要是认识香港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建议须在教会群体中多作介绍。雇傭组发现雇傭和香港信徒的心态都须要改变,两者非常缺乏沟通,建议教会可设立双方的沟通平台。最后,弱势群体组提出这一代年青人是缺乏关注的,他们建议教会须多听年青人的心声,「继续前进,采取行动」是他们的建议,没有年青人,我们便没有未来。

总结和跟进

「全城转化起动日」中,发表和分享的信徒背景多元,男、女、不同年阶、国籍、行业、宗派等,讲究音乐、舞台、四弦合奏等技术,将神的话以诵读、唱颂、故事、见证、解经等不同手法分享出去。代表这世界的多元多层。起动日之后,主办者有三方面的跟进,一是继续动员更多教会和机构参与这个转化工程;二是为起动日的十一个专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期望从中一同探索要走的道路;三是增加华人教会和国际教会领袖和群体的参与。在复杂如香港的社会环境中,是需要更多天国子民一同为多变多元的社会效力。

(城市转化系列文章之八。作者普京〔笔名〕在一非牟利机构服事,现正在伯特利神学院修读转化型领导学博士。)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