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时代讲场最新文章

心意更新,与青少年同行

全球教会均面对青少年严重流失的情况,香港亦不能幸免。根据二○一四年教会更新运动的「香港教会普查」研究报告,青少年崇拜人数有显着跌幅,教会中四十五岁以下会众数目下降,教会出现老化现象,第二代基督徒在教会中已成为少数。青少年事工的课题包括导师人数不足、信仰质素参差及青少年流失,尤其以大专青少年的流失最受关注。笔者作为一个第二代信徒,从小在教会成长,多年来关顾教会内的年轻人,实在感到十分扎心。

青少年面对的挑战

U-Fire燊火青年网络总干事胡裕勇先生在「全城转化起动日」中提到现时青少年面对的主要挑战包括情绪问题、性文化及两代矛盾。以香港高中学生为例,有高达九成三的青少年有情绪问题,当中三成青少年因种种因素而不求助,并以学业压力最为严重。自中学及大学由「三四三体制」改为「三三四体制」, 学生的压力大增。从两个公开考试决定中学毕业出路变为「一次定生死」的DSE,缩短了一年的中学体制对学生造成极大压力。「考试为本」的教学亦令学生失去学习动力,扼杀了他们领袖潜能的发展,造成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从前的七年学制中,学生在中五前还有空间及时间尝试作领袖。可是由于现在中四至中六为DSE冲刺期,领袖人选偏向为中三的学生,但他们较年轻,直接影响未来属灵领袖的养成,亦间接造成教会领导出现断层。加上香港大专生亦对前途感到迷惘,面对就业不明朗等问题,对未来感到绝望。「返教会」变成了香港青少年的奢侈品。

跨界同心, 跨代同行

胡先生亦在起动日中主持了关于年轻人的主题分组会议,提到有机构及教会由「跨界同心, 跨代同行」着手。「跨界同心」即由校园、教会及职场合作;「跨代同行」即是上一代及下一代的同心同行。

时下年轻人面对的学业压力问题,教会要联同校园合力作出回应。教会进入学校成为桥梁,接触青少年。导师由建立关系开始,帮助青少年建立正面的价值观,提升他们的抗逆力。透过关系的建立传福音,利用门徒训练及栽培等元素增强学校群体的属灵气氛,亦帮助学生的生命成长,建立年轻人信仰观。同时要多跟青少年的父母沟通,建立信任,让青少年能留在学校或教会温习。教会和校园亦可举办家长讲座,分享父母和年轻人沟通的方法。年轻人非常希望有真正的联系,他们不但需要朋辈的同行,更需要跨代的联系,有更多属灵的长辈扶持他们。教会可鼓励大专生牧养中学生,培养一代接一代的文化,亦同时造就青少年成为未来的领袖。

近年有教会举行联合青少年崇拜,共享资源,一同扩展。由于青少年返教会不稳定,令青少年崇拜人数下降。不同堂会的传道人合作,举办联合崇拜,提高属灵气氛,减轻各堂会各自举行小型崇拜的事奉压力,再各自在团契小组牧养及造就堂会青少年。

有青少年分享他们的信仰需要。他们追求归属感,并不需要太多事工。 「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只要一起先寻求神的国度和心意,便不需使用各种的策略及方法去留住年轻人。 他们需要一起追求神的同行者。 就如提摩太后书二章22节所说:「要和那些以清洁的心求告主的人,一同追求公义,信心,爱心,和平。」(《新译本》,下同)他们渴慕扎根在神的话语中。

结语

世界各地有很多有关教会青少年流失的研究,香港亦有很多文章和研讨会讨论此议题。我们身为年轻人的属灵长辈,要先明白年轻人面对的挑战,尝试从他们的角度及需要出发,再作出回应,造就他们。时代不停改变,牧养的方式也要改变。罗马书十二章2节说:「倒要借着心意的更新而改变过来,使你们可以察验出什么是神的旨意,就是察验出什么是美好的、蒙他悦纳的和完全的事。」当我们尝试更新我们固有的牧养心态及模式,跟他们建立关系,与他们同行,带给他们盼望,在圣经真理上与他们一同成长,不但我们年轻的一代得以改变,我们也能从他们身上得到更新,察验出什么是美好的、蒙神悦纳的和完全的事,做一个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城市转化系列文章之十二。作者赵碧琪是资深教育工作者,现正在伯特利神学院柏祺城市转化中心修读转化型领导学博士。)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