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關懷貧窮生命轉化系列

生命不再沉溺,滿載豐盛

「成癮」就是指生命、生活沉溺於某些行為,例如:吸煙、吸毒、酗酒、色情、賭博、電腦上網、玩遊戲等,都是一般使人成癮的行為,而年輕人多沉溺於後兩項。按外國精神學會所定的以下情況,若有以下多個症狀就需要求助,因為這些就是成癮的象徵:

1.日思夜想,機不離手,口不離煙、酒,不吃不玩就會「悶上心口」。
2.需要量不斷加增,要不斷增加才感滿足,「賭」就愈賭愈大。
3.屢戒屢敗,即嘗試不吃不玩,但總停不了多日多時。
4.減量或嘗試戒除時會情緒不安,即心癢,心靈倚賴不能擺脫。
5.逃避情緒低落,拒絕面對難處難題—癮是逃避的途徑。
6.為隱瞞行為而說謊,說謊矇騙親人。
7.嚴重者不惜觸犯法律來支持行為的需要,例如吸毒、性沉溺。
8.不惜傷害、犧牲最親的家人或事業來維持這行為,例如賭博。

本人在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歷賭博上癮,但感恩我能信主。投入教會,愛上教會,這就自然地脫離了賭博的行為,並奉獻作傳道。我在卅多年的事奉中接觸有吸毒背景的肢體,並於十七年前在神呼召和帶領下參與戒賭事工。現今教會牧養戒癮的團契有兩個,分別是戒毒、戒酒及戒賭,每星期團友共約200多人。

近年求助個案及資料顯示,成癮的群體愈來愈年輕化,青少年成癮的比例愈來愈高,並且新興的成癮行為是在電玩方面,更吸引年輕人跌入沉溺的陷阱。所以我們要努力幫助及尋找這一代的年輕人,引導他們走入正途,追求豐盛的生命。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從過去關心及牧養成癮的肢體,看到很多問題的根源都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如果原生家庭讓人在成長中得到正確的指引和供給,就不會或不致走入沉溺的滿足,正如神在每人心靈放下三個深層屬靈的需要:安全感、自我價值、人生意義。若父母能按著正確或聖經的教導觀念,在愛及真理中教養他們,也就能使孩子得到這三方面的供應。

但若父母未能供應或在愛的層面的管教上有偏差時,孩子成長或會感受到被父母拒絕或遺棄,情緒、理性和靈性上都受到煎熬。被父母拒絕的痛苦推使孩子作這兩種選擇:拒絕或反叛父母及身邊所有人。父母的教育愈偏差(如溺愛或虐待兒童、家規鬆懈或僵硬),家庭狀況便會愈混亂,使孩子心靈空洞變得更大。若此時生活中有壓力或困難,就會推使孩子採用極端方法去止痛,而他們往往選擇自殘、自殺或沉溺。

我們可能只看見現今青少年沉溺行為的嚴重性,卻忽略了沉溺行為衍生於現今社會的種種家庭問題。香港離婚率近年約35%,我們看見有不少在單親家庭成長的青少年,在不滿足和不安全的家庭背景下成長,引致成癮愈加年輕化。面對他們的需要,以及眼前社會問題的需要,教會可以做甚麼呢?我牧養的教會在十二年前成立基蔭家庭服務中心,原先是幫助沉溺性行為的求助人士,但後來發現普遍問題在於家庭,所以命名為「家庭服務中心」,幫助他們重建生命、重建家庭,最終讓問題「再見、不見」。

教會是一個大家庭,是屬靈的家庭。我們常說「兩家攜手、福來禍走」,就是指教會屬靈的家和自己的家,在真理的教導、生命的引導中使人生命改變;肢體關係也能滿足我們在安全感、人生意義和價值觀的重建。感恩我們就是這樣幫助了不少生命和家庭。俗語說:「世界多豬朋狗友,教會只是羊朋益友」。這就成為互動的生命祝福,讓我們繼續努力,幫助這代青少年生命「不再貧窮、滿載豐盛」。

(筆按:今年十一月廿二日筆者會在教會關懷貧窮網絡的扶貧研討會中分享關於青年成癮問題的工作坊,誠邀你一同參加。報名及詳情:https://goo.gl/EUadSa。)

(編按:作者為宣道會基蔭堂牧師。文章由教關提供,本文為關懷貧窮生命轉化系列文章,每月刊出一次。)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