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追溯英格蘭國際關係學派的神學倫理

近十年,英語學術界出現了一批探討「基督徒國際關係方法」(Christian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的著作。政治神學和國際關係理論之間的整合被主流學術圈子討論。根據學者塞爾(Jodok Troy)的觀點,1這思潮的出現涉及兩組歷史張力。

第一,受到「世俗化」(secularization)的影響,西方社會科學和公共討論一直將「宗教」和「政治」兩個範疇分開。以往,宗教被主流國際關係理論邊緣化。這現象或源於啟蒙運動以後,宗教被現代化理論中重視「理性化」、「進步」和「現代性」等信條影響,強行將宗教和政治分開。然而,1979年的伊朗革命,波蘭1980年代的「團結工會」運動和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等事件均證明了宗教於全球政治中的再冒起。2西方學界已不能否定宗教與國際關係之間的必然關係。3

第二,面對著宗教於全球政治中的崛起,特別是那些西方世界以外的非自由/民主政體,西方自由民主政體和社會科學界仍在嘗試將「世俗」(政治)和「神聖」(宗教)分開。這便導致他們具偏差性地只將宗教看成「問題」(problem)去研究,沒有看到原來宗教亦可以是「答案」(solution)。4

因應這些張力,本文會初步探索一具基督教世界觀的後殖民國際關係方法。我會從兩方面入手。第一,透過追溯英國學者懷特(Martin Wight,1913–1972)所創立的「英格蘭國際關係學派」(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中的神學倫理張力(Theological-Ethical Quandary)去提出基督和平主義和現實主義政治之間的張力或有助基督徒國際關係學者去探索後殖民先知見證方法。

第三,我將於下一篇文章從舊約先知以利沙於約蘭王(King Joram)時期的先知見證和工作去省察基督徒後殖民國際關係進路。

學派的神學倫理起源

縱使英格蘭國際關係學派(自此簡稱「學派」)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為核心的學術網絡擴展成為今天於英語學術世界中一具影響力的學派,昔日始創者懷特的神學倫理觀點已因為世俗化和學派內部出現的分歧分裂等歷史因素被邊緣化。

作為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一種,學派雖然有不同學說,但一般仍被視為一種糅合了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的現實主義理論。於這無序的世界中,主權國家之間因為16至17世紀的宗教改革和戰爭的緣故,5自此構成了「國家體系」(states-system),進而構成了「國際社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1648年歐洲交戰各派所簽訂的威斯化利亞條約(Treaty of Westphalia)正式將主權國家從神聖羅馬帝國這跨民族「基督教社會」(Societas Christiana)裡解放出來。然而,「主權」作為一國際政治理念卻仍有其基督信仰的淵源。由於學派重視文化和宗教元素能於國際關係中建構「社會」(society)的可能,有學者指出學派的文化根基是植根於某一種「基督徒社會傳統」(Christian social tradition)之上。6這傳統究竟是甚麼?

回答這問題我們須追溯到懷特於1936年於英國神學期刊Theology發表的一份關於基督和平主義的文章。由於該文章一直有被朋輩或爭議或批評為「一個年輕人的所有傲慢武斷」(all the brash certainty of a young man)的結果,7懷特太太便多次表示懷特本人於後來奠立現實主義理論後,再沒有將該文章納入自己的著作列表之內。可見懷特一直被一種涉內外的張力所牽制着,使他未能釋懷去公開接受自己自年青時的真正想法。

我卻認為懷特的朋輩是有誤解他的,但這文章表達出來的「信仰完美主義」(faith perfectionism) 所導致的神學倫理張力則一直有正面影響、塑造著懷特後來所發展的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於現代化和世俗化的西方異教洪流中,英國基督徒被迫要將信仰於公共生活中「區分」(compartmentalize)出來,只能於私人生活中活出信仰。基督信仰完美主義指基督徒應積極於世界各領域中,表裡一致、從根而發地活出和表達信仰對現實世界的意義。這神學倫理張力或有助調解尼布爾基督現實主義與尤達基督和平主義之間的爭端。

當時有朋輩認為懷特作為聖公會會友,他對當時聖公會教會制度缺乏耐性。受到(被貴格會影響的)聖公會牧師Dick Sheppard所持守的和平主義神學所影響,懷特於當時納粹德國崛起之時,捍衛了耶穌於「登山寶訓」中的「絕對和平主義」(absolute pacifism)神學倫理,否定了大英帝國於印度的政策,他寫道:

‘It is a sin to kill a man, but it is no less a sin to keep him alive in the British prisons in India, the concentration camps in Russia, the ghetto in Germany, or in the perpetual misery of unemployment.’8

「筆者譯:殺人是一種罪,但它並不比將人囚禁於印度的英國監獄、俄羅斯的集中營、德國的貧民區、或失業中的永久苦難中為輕。」

1936至1937年間,大英帝國正面對印度西北邊塞瓦濟里斯坦(Waziristan)的穆斯林叛亂,德國納粹和意大利法西斯宣傳部門不斷抹黑英國,試圖轉移視線和掩蓋自己的罪行。於這處境中,懷特展示自己作為一「從根而發」(radical)的聖公會基督徒,公開反對大英帝國主義,批評殖民主義實為不合乎基督信仰,並指大英帝國與希特拉的德國本質上一樣邪惡。當時,印度聖公會孟買主教撰文回應了他的看法,懷特則作出以下回應:

‘From the Bishop’s letter I understand that he has no misgivings about the position of the British in the India; for my part, I must regard it as an inquiry […] I find the causes of imprisonment in India as unchristian as the conditions of the prisons […] I see nothing Christian in imprisoning men for the crime of seeking their freedom, and I do not think that the British regime in India, either for its real purpose of exploitation or for the conditions of misery and poverty which it engenders, is worth defending.’9

「筆者譯:我理解主教來信中他對英國人在印度的作風並不存在任何疑慮擔憂;對我而言,我必須將其看待為一查詢 […] 我認為英國在印度囚禁人的原因跟印度監獄的條件一樣不合乎信仰原則 […] 我認為英國將追求自由的人囚禁於印度監獄內一點也不合乎基督精神。我亦不認為英國於印度的政權值得捍衛,不論是為了剝削的真正目的或是為了它所造成的苦難和貧窮。」

神學倫理矛盾的必然性

雖然二戰後懷特轉向研究發表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10但是有學者提出以下觀察:

一、懷特所指的「基督和平主義」有受到貴格會教義影響。當懷特的和平主義觀被套用到國際關係之上,便變成了一種「具理想主義色彩的國際主義」(idealist internationalism)。他對世界和平的渴求和委身意味著他會竭力說服全世界去防止戰爭。戰爭被視為非理性和非人道的行為。懷特的和平觀植根於一絕對完美主義式的道德追求,以個人良知向戰爭暴力提出反對。11

二、雖然懷特後來成為了國際政治現實主義者,但他的和平主義信仰和政治參與並沒有構成衝突,有兩方面。一方面,他的政治現實主義糅合了集體或系統性犯罪(corporate/systemic sin)和俗世政治權勢的屬靈叛逆本質,並應用到所有「超級大國」(superpowers)身上,將他們與納粹德國等同類。另一方面,他保持了救贖論和教會論之間的平衡。他相信罪的救贖只能靠造物主的介入和恩典,即「天佑理論」(providential theory)。現實主義者一般被認為他們較有興趣走進國家體制中的「權力走廊」(corridors of power)之內,並不是教會。但懷特的歷史論述則明顯將教會看成一個於帝國之下被逼迫的小眾群體,於西方現代性這異教徒文明中扮演著先知的角色。12

三、懷特早年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批判成就了他後來針對歐洲列強跟非西方世界國家之間的互動的分析。他對發展中國家政治的關心促成了他的國際關係理論中對地球北和南之間關係(North-South relation)的貢獻,特別是穆斯林世界跟西方的關係。13這是因為懷特認真處理宗教,將宗教作為分析戰爭與和平、民族意識和教會、外交實踐、國際關係和國際歷史共通性的核心分析單位。14

四、懷特的國際關係理論將基督和平主義歸類為「革命主義型」(revolutionism)國際關係理論的一種。它否定了權力政治能成為實踐正義的工具,堅持對權力的否定具「普遍有效性」(universal validity),可以放諸四海。於是,他早年對和平主義的委身便被革命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所引證出來。在國際政治中,我們仍可以堅持表裡、言行和公私一致的空間,也有完全否定「雙重標準」(double standard)的可能,可以完美實踐耶穌的「登山寶訓」。然而,懷特認為外交政策實不能建基於愛和登山寶訓。15這也許突顯了道德倫理矛盾於其現實主義國際理論中的固有角色。

於是,懷特的政治現實主義便兼容了現實政治和基督信仰之間的張力和衝突。這些張力能為後殖民基督徒國際關係方法奠定一重要神學倫理基礎。這些張力已構成了國際關係中權勢和真我互動的因和果。於先知的見證中,恩典與苦難的交錯,促成了耶和華於上天下地所有國家權勢之上和之中的最終主權者。


1. Jodok Troy (2012). Christian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Affair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 Jodok Troy (2012). Christian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Affair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P.29.
3. Jodok Troy (2012). Christian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Affair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Pp.18 & 20.
4. Jodok Troy (2012). Christian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Affair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Pp.19, 21 & 24.
5. Robert H. Jackson (2000). The Global Covenant: Human Conduct in a World of Stat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65.
6. Scott M. Thomas (2001). ‘Faith, History and Martin Wight: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the 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77(4): 905-929.
7. Scott M. Thomas (2001). ‘Faith, History and Martin Wight: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the 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77(4): 905-929. P.912.
8. Martin Wight (1936). ‘Christian Pacifism.’ Theology. 33(193): 12-21. P.20.
9. Martin Wight (1936). ‘Letter in Christian Pacifism.’ Theology. 33(198): 367-368. P.368.
10. Sources: (1) Martin Wight (1979). Power Politics. Edited by Hedley Bull and Carsten Holbraad. London: Penguin. (2) Martin Wight (1991). International Theory: the Three Traditions.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1. Scott M. Thomas (2001). ‘Faith, History and Martin Wight: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the 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77(4): 905-929. Pp. 916-917.
12. Scott M. Thomas (2001). ‘Faith, History and Martin Wight: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the 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77(4): 905-929. Pp. 919-920.
13. Scott M. Thomas (2001). ‘Faith, History and Martin Wight: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the 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77(4): 905-929. P.922.
14. Scott M. Thomas (2001). ‘Faith, History and Martin Wight: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the 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77(4): 905-929. P.925.
15. Scott M. Thomas (2001). ‘Faith, History and Martin Wight: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the 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77(4): 905-929. Pp.928-929.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