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時代短評

【時代短評】

香港需要預苦的空間

按教會的傳統年曆,預備信徒迎向受難節和復活節的四十天預苦期(又稱四旬期或大齋期),今天剛好過了首個星期。

值得留意的是,按社交網絡所見,自首天聖灰日(Ash Wednesday)開始,今年預苦期信徒教牧的反省文字,不論宗派,也比往年豐富。除了不少教牧自發寫文,也有由有心人主動聯繫逐天刊出的,連坊間的新聞網站亦見連載,至今未斷,閱讀者眾。

今天的香港,經濟政治前景不明,社會氣氛低迷,抑鬱指數也創新高。社工和輔導員都會告訴你,遇上抑鬱的親友,最能給他們幫忙的並不是叫他們做人開心一點,口裡說說「平安吧!平安吧!」,而是更多的聆聽與同行。

某程度來說,基督徒在預苦期,默想耶穌的苦難、死亡與復活,正正就提供了這樣的一個空間:一個被主聆聽,與主同行的心靈空間。

這也是一個靜觀學習的空間。望著受苦的耶穌,我們相信,他會明白人世間的苦難:肉身的痛苦、跟從者的離棄、領袖的誣揑、政治上的莫須有。

當然,耶穌在苦難裡,他仍然愛仇敵,他仍然堅持走完那十架路,他被釘死——而且,三天後復活。

在這裡,我們有生命的學習,也有盼望的源頭。我們知道,那苦難的盡頭,耶穌也走過。

今天,香港走到這一步,我們需要這樣的一個空間,去自省,去面對自己的軟弱,就像那當日在耶穌旁邊同釘十架的犯人,可以認清自己,然後對耶穌說:「耶穌啊,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路廿三42)

這樣,主若願意,我們可以走更遠的路,為了我城我鄉,與主同行。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