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從新約談基督徒與政權
張雲開:對上帝的忠誠應勝過地上所有政權

【時代論壇訊】不少信徒在如何面對政權的議題上看法各異,而近年有關「順服掌權者」的討論,似乎也較為二元:或是完全擁抱順服掌權者的概念,或是強調唯有賞善罰惡的前提下,掌權者才值得順服。建道神學院聖經研究系副教授張雲開在近日一個聖經講座中明確指出,人對上帝的忠誠是應勝過地上所有的政權,信徒追求的不單是地上的國,更是應祈盼天國的降臨。他更直言,今天不少人詮釋羅馬書十三章「順服掌權者」的經文過於平面,並說明「順服」的表現可分為自保、忍受、申辯和行善四個向度,而盼望則是順服的理由。

新約信徒對政權的看法與舊約不同,張雲開說明,基督降生為新約帶來巨大的改變,正是上帝國降臨的觀念。他縷述,新約時人們對王權的觀念,因經歷被外族統治、被擄又回歸,地上的政治意識會更強,形成「上帝作為上帝,而非上帝作為王」的觀念。張雲開講述,當新約信徒開始向外邦人傳福音,「國」的概念亦轉變,不再是復興以色列國,而是期望天國的降臨,他們對彌賽亞的責任和效忠會勝過地上的政權。「普通的以色列子民,根本不覺羅馬政府有合法的管治權;甚至猶太的宗教領袖,也沒有合法的管治權」,張雲開分析,當時信徒的態度只是會依從上帝的旨意,不論是誰管治,也不能禁止人對上帝的效忠。

順服的四個向度

張雲開坦言,過往信徒以羅馬書十三章「順服掌權者」作辯論是過於平面,採取的態度是非黑即白。他卻認為,聖經的詮釋是多元的,並回應多重效忠(multiple loyalty)的概念,即人們會對所屬的不同群體忠誠,藉此指出人生就是會面對不同掙扎,因此不能一面倒地理解聖經。他闡明,對於新約教會的信徒來說,他們最重要的效忠對象是上帝,假若對羅馬政府的忠誠與對上帝的忠誠沒有衝突時,便不用反對,甚至可順服政權。

他其後講解了「順服」的四個表現:

第一,自保。張雲開明言,新約的作者明白羅馬政府是有權力去施壓和逼迫,他們明白觸碰國家政策的後果。他談到耶穌的教導:有人要你的裡衣還要給他外衣,有人打你右臉還要給他左臉,有人要你走一里路還要給他走兩里,說明「這是在強權底下的現實,不要得罪他」。張雲開建議從一個保護自己的角度看羅馬書十三章,掌權的不是憑空佩劍的,所以人在強權下要小心。而保羅在提摩太前書中勸勉人,要為萬人和在位的禱告,張雲開提示會眾留意後文,這個勸勉的目的是使人「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重點仍然是自保,並強調「求平安是正確的,目的是讓人可以敬虔的度日」。

第二,忍受。忍受的最典型的例子是:耶穌被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然後上十字架,「順服是他知道自己要做甚麼、面對甚麼、經過甚麼,他亦知道並沒有其他路可以走」。張雲開指出,當時的耶穌在當權者面前不能作甚麼,只能忍辱負重。忍受是有屬靈的意義,因為這反映順服上帝是勝過世上的一切,深信上帝已預備更美的家鄉在天上,而不是白白的忍受。可是,他補充忍受並不代表妥協,亦不代表不害怕,正如耶穌也求神把苦杯撤去。

第三,申辯。申辯是指從合法途徑申辯。張雲開以保羅不停上訴為例,「他(保羅)從其合法權益中爭取,也是順服,而不是挑戰對方的權威。」張雲開認為,為自己申辯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若知自己是行善的,便要為自己申辯,不能坐以待斃。

第四,積極行善。縱觀香港不少教會在社會服務的參與度高,張雲開以彼得前書三章指出,熱心行善是不會遭到迫害,若被迫害,卻不是因為行善,而是其他的原因,尤其信仰。「不要因別人以信仰為由迫害你,而放棄行善」,張雲開認為這與保羅在羅馬書的教導相同,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

為最終的盼望而順服

張雲開指出,盼望正是信徒選擇順服的原因。他闡釋信徒順服為的是最終的盼望,所有人皆要「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帳」(彼前四5),這亦是信仰的核心。「世界上的人是有今生無來世,活在當下失去了便沒有了」,相反,他指出基督徒因為有上帝,即使順服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後果,但仍要以終末的眼光看世界。 

張雲開在總結時,提醒「我們不是反(對)人,而是順服上帝」。過程中雖有人會不同意,但仍要按聖經的教導,行在善當中,這是基督徒需要確認的事。他略述啟示錄記載的異象,指出羅馬的權力是從龍(撒但)來的,雖然一切的權力是來自上帝,而羅馬政府的權是非法、邪惡的,可以全面反抗;可是他強調新約卻沒有造反的說話,藉此帶出「順服」的可能性。

聚會為「基督徒與政權——新約篇」,是環球聖經公會舉辦的「基督徒與政權」系列講座之一,於一月十日晚上在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尖福堂舉行,約有一百六十人出席。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請選擇:💳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