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觀點

疫症中的盼望與想像

專家預計,今次肺炎疫情可能持續一年半載,又或者更長時間……假如我們短期內要繼續維持這種生活狀態,大家如何從信仰找到盼望?又想自己和教會做些甚麼事來鼓勵大眾,為主作見證?

(稿件從本報3月31日至4月3日網上徵稿活動所得。)


❑ 王家輝

倘若「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是反映事實,那麼在當前危難,各人為求自保,而無暇兼顧他人,看來是相當合理,不過卻是與信仰原則相違。

較多牧者、信徒常引用「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路十25-37)來彼此提醒,在看見有需要之處,該毫不計較,伸出援手,成為別人的鄰舍。然而,在這個巨大的疫災之中,我想借那位幫助先知以利亞的撒勒法寡婦的記述(王上十七8-23)作行動的反思。

寡婦和她孩子在極度缺乏之時(只餘做最後一餐的糧食),竟然可以跟先知分享僅有的。相比好撒馬利亞人能夠為受傷者付房租,並向店主承諾稍後再付不足之數。由此可見,好撒馬利亞人有較強的經濟能力。

作為牧者,我未至於有強大的經濟能力,當然也不是處於十分拮据的情況。當眼見許多基督教機構陷入經濟寒冬時,總不能視若無睹。我可以做的,或許是幫忙呼籲,而這大概是沒有多大的成本。當臨近聖週,我想能夠有更實質的行動,善用個人的網絡和弟兄姊妹的信任,發起一個小型的籌募運動,為基督教機構帶來鼓勵和祝福。這個運動名為「聚沙成塔,疫中送暖」,意念來自兒時最喜愛的詩歌〈小小水滴歌〉。

有關詳情,歡迎參閱本人臉書:https://bit.ly/2JMFMax


❑ 一個發夢的人

記得有一次在某靈修書中,看到一句非常窩心的說話:「你願意繼續等待,再試試看嗎?」等待看似漫長,沒有終點,但我想,這亦是神想我們學習的功課。很多時候,我們希望「疫」境能快點完,快點回復正常生活,不想再等了!很想不用再戴口罩、很想外出與朋友輕鬆暢玩、不用再home office、可以正常回學校上課……看似苦悶的同時,每當想起耶穌不怕鞭傷,毅然上十架,這都會激勵我再走下去;而且祂會一直陪伴我們走前面的路。

又或者嘗試從另一角度理解現時處境:這何嘗不是一個很好的休息機會,讓大家顛倒過往日常,重整前路,發發夢。對我來說,一直很想嘗試畫一些東西,再加入信仰元素,去鼓勵香港人,如今好像有機會能實現了!


❑ 等一位神的咖啡

疫情幾時完?幾時復課?幾時不用戴口罩?等到幾時?我們都在等待回復過去無罩的生活,等待回復日常上班上上學的日子,無止境的等待,實在令人心力交瘁。沒有人會喜歡等待,尤其在講求效率的香港,步速網速樣樣都要快。信仰卻是一場等待,甚或是無止境的等待,基督徒就是一群等待和期盼天國降臨的子民。復活節快將來臨,耶穌復活後沒有要求門徒即時的傳道,反而是要求門徒等待聖靈的降臨,惟有學會等待,才能使我們學會交託和仰望。等待是信仰的功課,等待是信仰的一部份,疫症下讓我們重新思考等待,你時刻在等神嗎?


❑ 淑0

近年網上流行challenge,我想搞一個Count Your Blessings的challenge也不錯。這個Challenge是要刊登一幅能夠讓人感到愛和關懷的照片,然後寫上三件最近一個星期感到被祝福的事情,再@(編按:點名)三個人,如此類推。藉著數算祝福,感受愛和關懷,在不容易的日子中,點亮人心。


❑ 過客

信仰本身除了「相信」這個元素之外,亦著重「行動」。身為信徒,遇上這次疫情,少不免會問問蒼天,為何容許此事發生,可惜似乎上主並沒有直接回應。但正如聖經所記載:「如果只有信心,沒有行為,這信心就是死的」。祈禱固然是信心的表現,但信徒群體也需要行動,以表示屬神的身份,成為他人的盼望。

在這個疫情,不少人的生活受到影響,尤其是在社會中不起眼的露宿者,身無分文,原可在通宵營業的快餐店比較安心地度過漫漫長夜,現卻無處可容,有「家」歸不得。

我希望教會可以提供地方收容少量露宿者,讓他們暫時有個「瓦遮頭」。而我也將口罩及抗疫用品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將來可能會買飯盒與他們分享。


❑ 阿伏

今天我有盼望,因為我知道耶穌已經勝過世界。或許你會説我很離地,然而我會回答,有時就是這個角度讓我活著,甚至勸我活得貼地。

現在我沒有工作,但在家中除了看新聞之外,也努力透過看書、上online class增值自我。我也暫時幫助快要考試的中學生義補,或許只有一小撮手足而已,但我禱告神,使用我以愛做好每一件小事。

要做得貼地未必是要成就大事,也未必是要走上前線。禱告之外,我認為首先是要理解、感受、聆聽那對象的需要,因為福音理應是要貼切人的需要。也就是更深的認識對象的需要、憂慮、渴求等,才能夠知道下一步是甚麼。

我鼓勵你們在家中向神求一個召命,也鼓勵你們走出教會幫助神託付給你的人。我想像福音或許在逆境中更能傳開,因為我們醒覺了。


❑ 盼望

二○二○年四月十二日,相信是全世界人類一個不一樣的復活節,因為人人都只有一個祈望,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盡快過去。是的,人人都感覺像一日如千年地生活。

在我來說:這陣子每日如常上班下班、買餸煮飯,午飯時盡量出外食,目的都是想支持一下一些食肆,就以平常心去過每一天。但我相信對一些人來講,只能選擇非常煎熬的過每一天。其實幾時可以度過這疫情,無人知道!我的確不知道,但我知道誰才是掌管明天的那一位!我相信這冠狀肺炎終會過去,當然很多人都持守著這個盼望,才可以做到安然地過每一天。

正如經上說,神對摩西說:「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羅九15)

上主啊,求您按您慈悲憐憫的屬性,使您的怒氣和忿怒轉離您的受造,就是有您形象和樣式的世人。阿們!


❑ 天行者

疫症蔓延,不少人在家禁足隔離,也促使電子遊戲平台Switch的新作《集合啦!動物森友會》迅速「爆紅」,原因亦使人玩味。

無人島上不斷釣魚砍樹賺錢,日以繼夜等待收成,定期為蓋房子來償還貸款——遊戲設計上看似平平無奇,賣點卻是內在的自由與開放。玩家不但可自由地設計自己專屬的無人島,還可透過「我的設計」的彩繪功能,製作特定圖像,可在遊戲各處展示。於是這種自由度成為香港玩家「腦洞大開」的創意契機,不單有各式各樣的抗爭口號,染血的黑白洋紫荊,甚至印有林鄭月娥頭像的海報來「打小人」,用「奠」字配合習近平肖像以作「公祭」……

遊戲角色的自由與開放,映襯出遊戲玩家經歷「反送中」與「武肺」下生活的封閉與噤聲。無人島上甚麼都沒有,反而比甚麼都有的現實香港更為歡樂富足。十架的盼望亦是如此,看似死在刑架上的全然失敗,卻是絕處逢生的開端。


❑ 林慧儀

肺炎疫情看似無法在短期內受控制,「被困」家中,讓我每日也問:「我可以做甚麼?」

當教會暫停聚會,返工返學轉型為網上,甚至外地宣教的計劃也暫停,福音的門好像一下子關了。這狀況雖然危,但亦有機。究竟我們是否相信黑暗終必過去,而耶穌就是我們唯一的盼望和出口。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間尋求新的禾場,去宣告盼望的福音,無論是網絡、社區、甚至自己的家,也是能夠作見證的地方。一個關心的電話,打給在家工作的未信者,甚至即時為未信者禱告,以前的他可能三兩句就會打發你,但在這充裕的時間,卻發現可以聊更多,甚至能夠將盼望的福音,帶進他們生命當中。雖然一個人未必能夠像教會一樣,去做影響力很大的事,但當我們每一個也這樣去行出基督樣式的時候,復興會在當中發生。其實,作主見證可以是比日常更日常的事,問題在於我們是否願意為主而做。

 


❑ YY

肺炎期間試過留喺屋企一至兩個星期有多,活動範圍最遠嘅距離係廁所同廚房。除此之外,因父母都home office關係,而我起初每天大部份時間都在書房睇Netflix 、做下功課、得閒上moodle播翻啲教學片補進度,生活糜爛,感覺係慘過sem break,唔習慣同家人咁長時間在同一個空間相處,十分迴避與他們對話。但後來卻感到是神給予我機會來修補與屋企人的關係,他們因此多了時間休息。爸爸之前有患過肺炎,所以經常在家工作。肺炎爆發後,由於家中口罩不夠用,他更少了落街散步,比我有更多時間留在家,心情變得較鬱悶。但感恩,神讓我觀察到這點,於是嘗試學習理解他的角度,並與他交談,讓他不會太寂寞。

另外,在疫情下能維持對神的盼望,更多的溫暖是從人身上而來。不斷收到朋友及教會的問候「口罩夠唔夠?」於是我也開始關心身邊的同學,了解他們。雖然我們各自遠距離隔離,但眾人關係卻拉近了。


❑ 小薯神學生

由去年社運到現在面對的疫情,香港人看似受盡煎熬。因無助、無力、心中的傷都深深地植根於香港人之中。我們會問,香港人受夠這種苦未?上帝為何會容許這種事發生?問很多的問題⋯⋯

但在信仰中,聖經充滿著與我們境況有共鳴的故事:以色列人在埃及地為奴、義人約伯受苦、門徒見證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上受死等,都能讓我們知道當中的苦是會過去的,是等待與經歷的試煉,為要承受將來的恩典。耶穌在約翰福音十六章33節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有勇氣,我已經勝過世界。」這是耶穌基督的應許,只要我們信靠主,及有勇氣面對眼前的苦難。耶穌基督已經勝過現今和未來的世界,祂是復活的主基督,會賜給我們盼望和平安。

願我們靠主恩,在疫情中身體健康!


❑ Jason Chan

作為本性原是需要群體生活的人類,突然無止境的被嚴格要求社交距離,這是一種違反人本性的操練。正因如此,我少了很多在外的娛樂,多了一些空間宅在家,當看電影和打機已到了一個盡頭時,我會努力再找些事情做。突然生了一個意念,找一些很久沒見的朋友們,組合在一起,好好利用科技,嘗試縮短彼此的距離。

過了差不多兩個月,我跟一些多年沒有聯絡的老朋友重聚,他們身處五湖四海,每次相聚都是三至四個人一起,彼此關心守望大家的近況,回憶起一些從前的往事,計劃一下當一天能除下口罩相聚時,我們可以一齊做些甚麽。原來,真正讓人產生距離的,不是疫症,而是生活的忙碌、急速的節奏 、沒有風浪的日子。

疫情不得不讓人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模式,但同時也製造了很多的關鍵時刻,讓我多了空間去接觸我們從未經驗過的事,連結一些曾經出現過在我們生命裡的人,體驗屬於時代文化的新舊交替。

當要想到,自己和教會做些甚麼時,我會即時想到,教會和自己能否可以有足夠的智慧和靈巧,把握這個時代給我們的機會,重整一下我們的角色和定位,按著自己的五千兩、二千兩和一千兩,回應上主給我們每個人的那個獨特異象和使命,讓這個城市居住的人,從此喜歡了我們這一班屬祂的鄰舍。


❑ 李小姐

我是個平凡的大學四年級學生。

過去大半年,對於處處壓迫異見的政府,我被催迫成長──不能跟以前一樣,讓事情順其自然,反而要消化和處理不少現實問題。危機不再是演習,而是毫無預防地入侵生活。每天接收各種荒謬資訊、忙著回應,我的內心漸漸混亂,愈來愈不敏銳上帝的提醒引導。

後來疫情爆發,雖然情況驚嚇,但我在當中相反經歷保護。當我因疫症而留在家中,便暫且放下一貫的思緒,不再忙著要做甚麼,反而把握這段日子休息,更多在上帝裡面安靜。例如抽時間閱讀屬靈書籍,從中學習在混亂的環境下禱告。當我花更多時間休息,就再次認清甚麼才是不可缺少的。在這個人心惶惶的疫症之中,我重新找到了創造和掌管生命的上帝,經歷內心被妥善保護。休息,讓我知道祂是怎樣的一位神,得以繼續走下去。


❑ 黃樂祈

在信仰談盼望,但很多時我們要的是一種不須悔改、有求必應的盼望。我們誤會自己相信基督,但更像巴力的先知,以為透過種種的宗教行動,就能達致「求雨舞」的效果。不!上帝要我們徹底從夙昔的生活方式回轉,才可能有真盼望。

「基督教服事世人之目的不在於使世界照常運作或保持現狀,而是為了改造它,使它成為它被應許的樣式。」——莫特曼,《盼望神學》

在信仰談想像,但很多時我們忘記了「被揀選的族類」有其使命。我們喪失了先知的視野,好像一班滿足於聖殿「正常」運作的以色列人。不!先知若沒有能力戳破政權創造的種種神話,他們只會淪為宣傳「平安、平安」的假先知。

「先知的工作正是要激勵我們迎向未來——真正的未來,而非帝國衍生的未來。」——布魯格曼,《先知式的想像》


❑ 黃霖

〈疫症不會終止使命〉

盼望,勾起兩個故事。

一個患病的人,在池邊等候被醫治,等了卅八年,然後,他遇見了耶穌。

沒有盼望,沒有等候;
有等候,有盼望。

另一個故事,發生於三月十一日聽 「有say講場」,當晚節目關於青少年牧養。受訪嘉賓提及一個關於生命轉化的課題,以及他為何將一個大齋期立志 「戒吃牛肉」,因關注生態的使命下,延續多年。

盼望和使命,密不可分。願疫症不會終止信徒們、教會的使命。


❑ 超人

疫情令我哋都被迫放下本來習慣左嘅生活模式,講下我自己喺呢次疫情嘅領受:唔好再嘥時間啦,快啲打多鋪機啦。我自少已經聽到上帝對我呼召——傳福音,亦好有火咁全力去為呢個召命大步大步咁行,暫時從未停過。喺呢段時間,既然唔可以出咁多街,一於就善用呢段時間同Friend建立關係。透過打機傾計,傾下傾下,睇下有冇聖靈感動可以傾到去啲 deep位,就乘勝追擊落去,將福音帶畀佢哋。另外,由於時間多左,我都趁機用多啲時間裝備自己,無論係靈命上、技能上,都用多啲時間喺上面build up下自己。我之所以唔話浪費時間,絕對唔係我唔懶,純粹係因為我搵到對生命嘅意義同熱誠,並實踐咁啫。呢個咁特别嘅時間,我會好好珍惜。


❑ 吞拿魚

疫情令許多撒馬利亞人湧現,提供源源不絕的物資予基層人士。單以動機而論,當然值得稱讚鼓勵,可是有幾點是值得我們去反思的:

第一,撒馬利亞人雖動了一剎那的慈心,卻不只一剎那的付出。撒馬利亞人體貼處理傷者傷口,扶上牲口,送到旅店,代付租金,再回來補付額外費用。我們能付出更多,回應基層的需要,而非一次性派發物資便了事嗎?

第二,非以撒馬利亞人為最終目標,而是要杜絕強盜的出現。令那下耶利哥的人受傷的元兇,正是強盜。好比令基層人士被去權的是腐敗的福利制度、社會的批判標籤、自我否定隔離、不認知被剝削壓迫等等。要促使他們充權,唯有從強盜下手。

第三,撒馬利亞人跨越偏見甚至仇恨,愛有需要的人。撒馬利亞人與猶太人是世仇,大可置身事外,但他選擇上前搭救。總有些對象或群體是我們難以接納,唯耶穌基督所說的愛就是如此:「你去,照樣做吧!」

願在疫症中,我們每次的服侍,每次的思考,每次的掙扎,都成為活生生的崇拜。


❑ 水流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四14)

疫情底下,無人能知曉明天將會如何。你、我、他或許都在刻意逃避。然而,命運卻從不在我們手裡。再多的勞苦、籌算,這一疫,卻似旨在提醒著我們生命本有的無常、無奈,與無從操控。

害怕麼?擔憂麼?是的,感性有時難以敵擋。可身於獄中的保羅曾說,他知道甚樣處卑賤、豐足、飽足、饑餓、有餘、缺乏,隨時隨在,他都得了祕訣,就是靠著神。我們相信主坐著為王嗎?記得我們只是寄居的嗎?與其為著沒答案的事反覆懊惱也無頭緒,不如活好每天、把握現在。重新想一遍我們在世的使命,把之計劃實行。願能為活過一場而驕傲,抬頭把盼望寄於永恆裡。



❑ 鄺奕

我們仍要禱告!

每當留意到疫情愈見嚴重,我們或多或少會更感受到武漢肺炎所帶來的恐懼,甚至擔心因此失去工作、健康、生命。面對恐懼,我們怎樣應對?我們會怎樣為此禱告?

雖然禱告沒有讓你成為武漢肺炎的絕緣體,禱告沒有讓你隔絕心裡的不安感,但我們還是要繼續禱告!不錯!因為禱告是要讓我們更貼近上主的心意,經歷上主的同在,而非單單滿足內心所想。

如果我們禱告,祈求疫情可以盡早完結,這城終見平安,那上主會送人平安,還是給我們一個尋求平安的機會?或許,我們先放下個人思緒,容讓聖靈引導,從而能夠思上主所思,堅守信心而活,也為他者帶來屬天的平安。

我們仍要禱告,為這城求平安。願意聖靈用說不出的嘆息,引導我們與香港人一同前行。


❑ 翁芷澄

疫症之中,有很多人會搶物資,有些人會不停看關於疫情的新聞,有些人只能留在家中等疫情過去。也許,我們每天活在擔心和懼怕之中。

但很想鼓勵大家,我們要成為光、祝福別人的人。在愈黑暗的世代,光會愈明亮。不是叫大家不做好防疫措施,而是分享你有的物資。若街上的公公婆婆需要口罩,就把你有多的分給他們。若你看見清潔姐姐,把你有多的分給她們。這樣的話,你會看見別人由心而發的感謝和微笑,你會體會「施比受更為有福」的道理。

除此之外,疫症使我們要留在家中,不能外出。很想鼓勵基督徒們!以往我們常常處於工作和忙碌之中,現在這難道不是一個好好親近主的時間嗎?可能實體的崇拜取消了,但我們能夠與神相遇的時間多了!祝福我們,有感恩的心,能感謝天父給我們有物資,並且一個能夠與主相遇的機會!


❑ 三品

當大家被困在家中,不斷望著電視上的新聞報道,每日都糾纏在疫情中,時間過得慢之餘,還要被負面消息包圍著,叫人更難走下去。

要尋找出路,不妨嘗試「向上望」及「送出去」!

情況就像人們置身在陌生的商場裡,靠著上方的指示牌,才尋到要走的方向。相信置身在這前所未有的疫情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倚靠神!向祂求智慧與方向,親近主使你活著得力。這就是「向上望」了!

若你的防疫用品有餘,亦可以嘗試「送出去」。將用品分給有需要的人,無論是街上陌生的,或是服務你大廈的保安或清潔,一句祝福,一份防疫禮物,彼此也能在這疫情下同得溫暖。

願「向上望」及「送出去」,能為大家在此刻得著祝福。


❑ Marco 黃領滔

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當大家都說著不要外出,應留在家中的時候,街外還有一群四海為家的露宿者,在街頭上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我自己有參與有關無家者的義工服務,我認為基督徒和教會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必然要擔起其責任,去關懷社區的弱勢社群,實踐基督愛鄰如己的教導。例如這段期間,當教會不能進行實體崇拜,我盼望教會能夠開放堂會空間,給予一班流離失所的麥難民,以及無家者一個及時的「瓦遮頭」。 疫症把人分開,但同時也成了一道契機,盼望教會能把握機會,主動走進無家者群中,分享抗疫知識及抗疫物資;又可以把基督帶給信徒的盼望,分享給一班弱勢社群,帶給他們一個豐盛的生命。


❑ 一名基督徒

God will make a way
Where there seems to be no way
He works in ways we cannot see
He will make a way for me

詩歌能鼓勵我,希望亦能鼓勵此刻失去盼望的你。

在網絡曾看到一個真實故事的分享,講述一群本是無神論者的意大利醫生們,因為一位牧師,而在疫情的最前線得到平安。前線的醫生精疲力盡,身心交瘁,但當他們有一分鐘的時間,他們就聽牧師念聖經並祈禱。其中一段講到,我們今天仍然為一同尋求耶穌的平安而感到難以置信,畢竟不久前我們還是剛硬的無神論者,我們向祂祈求恩典,使我們能繼續幫助所有圍繞在我們四周受苦的人。對這群醫生來說,信仰為他們帶來平安,不致絕望。

最後,想分享一句聖經金句。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講到,「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我想如何從信仰找到盼望,就是要信靠上帝的應許和恩典。盼望來自從上帝而來的平安,亦來自我們對上帝的信心。


❑ TOMMY Wong

疫情總會有完結的一天;
身體亦會有朽壞的一天;
疫情加上社會運動,
現在真的是香港人最艱難的時刻?
我們不知道何時才會結束,
既然估不到,捉不著,
何必花太多心思去想呢?
倒不如珍惜每一天吧!

黑暗的時候,最能反映出我們屬靈的境況,
基督徒是已得著盼望的一群,請用力抓緊神吧!
只要盼望是來自神,便有力量去過重重難關,
可惜的是,還有很多人未有機會得著這福音⋯⋯

現在社會中有需要的人,將會變得愈來愈多。
用行動去關心彼此,給他們一杯涼水,便是對社會最大的鼓勵!
基督的樣式,是要我們用生命活出來。
讓人看見基督在我們裡面。

不要做離地的基督徒!
讓我們貼地行出來吧!


❑ 山曰比

〈過左去嘅將來〉

二○二○年已經到了四月,卻仍然似是從未開始,因為大家不似預期地開學、返工、去旅行⋯⋯一切原本在二○二○年計劃開展的都停住了,二○二○的將來還未開始就已經成為過去,已經到四月了!

到了四月,大家終於開始適應(縱使仍然抗拒)在家學習、work from home、網上視像開小組、zoom查經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搬上了熒光幕。然而,大家始終期待人與人的實體接觸,臉對臉的交流溝通。或許,我們的盼望是在於發現科技是為人而做的,人卻不是為科技而做的。

我們的主耶穌在世上真實地被釘在十字架上,與父分離,透過共同承受痛苦,流露上帝對人的愛。當轉眼抑望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總給人力量面對苦難,重新燃點起盼望。二○二○年四月,教會不能有實體的聚會,就以種種的方法走在一起想像、默想十字架上的耶穌,如何安慰在困苦裡的人,是為我們的盼望和將來。


❑ 蘇綺梅

目睹病痛與死亡,感到擔心、無助、痛苦和哀傷,我唉哼、呼求。在無從預見出路的當下,我承認自身的渺小、無能為力,我直視苦痛的真相。讀一首哀歌,求神的國降臨,我更認識自己的脆弱、接近神。在人生的困境中,有主同在,就是瞥見盼望。

在病者絕望的臉上,我看見受苦的耶穌,曾在十架上的主與我們一同憂傷、流淚。從醫護疲憊、滿是護鏡印痕的臉上,在讓出呼吸機給年輕病人的七十二歲意大利神父身上,我認出耶穌的面容。盼望就是看到主以不同方式的臨在。

德國健身教練站在飄雪的街上,帶領居家避疫的市民一起做運動;女歌唱家在陽台上為市民獻唱……或者我們也可獻上僅有的微小,物資、關懷、安慰……

疫症下,愈來愈多人失去收入,今天慶幸我仍有收入,那還單單屬於我自己的嗎?我可以與鄰舍、肢體分享,實踐所信的,有兩件衣服,送出一件,活出分享的美好。


❑ KC

新冠肺炎肆虐,全城恐慌,我們被這些比納米還要小的病毒隔得遠遠的。我們以口罩相隔,一點五米是王道,四人以上聚集不合法。我們又被困在家中小小的空間,為生計而躊躇、為失去娛樂而感空虛,靈性漸漸失去活力,躺進墳墓。

哀莫大於心死。身體還未被病毒入侵,心靈已被病毒擊倒。或許這時撒但在笑,牠最期待的畫面出現了。

主說我們必須重生(約三7)。這段日子,我用得最多是Zoom,教學、團契開組、與朋友聊天都靠它。有時下課後會留下跟學生多聊一會,晚上就約朋友開Zoom關心近況。重要的不是軟件,而是時間,對方隔著冷冰冰的屏幕也能感受到你的暖意。這種生活充實得很,愛和付出讓靈性保持活力,遠離墳墓。

或許我們不是人人都能印口罩拯救世界,但我相信謹守上帝給我們的崗位,已經是對別人最大的祝福。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約‬十一25-26)‬


❑ 比卡超

疫症中大家可能會被恐懼和徬徨佔據內心,因為這場瘟疫何時結束還是未知之數。但不要就此灰心,要心存由神而來的盼望,因為試煉只是暫時的,所以我們要學懂忍耐。再者,我們要了解神想透過這疫症鍛鍊我們甚麼。(例如是要我們對別人有愛心,改變我們不良的習慣,讓我們懂得辨別是非,或者是要我們從罪中悔改),都是值得我們細想和實踐的。求主可以在疫症中,讓我們心存盼望地忍耐和提醒我們有甚麼可以改善。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前一3-7)


❑ Lilywee lili

親愛的主耶穌:

祢在天國身體還好嗎?

天父爸爸祢好,我是祢其中一個所愛的女兒,過著平凡的生活,恆常地返教會,固定地參與團契活動。不知是祢給我的考驗,還是那惡者的試探,因疫症關係,崇拜聚會被迫暫停,連政府都要求市民減少社會接觸,生活節奏被打亂,接受著生活上的磨煉。

祢的子民在地上正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屬靈生命亦受到前未所遇的挑戰。不過,祢告訴我們黎明之前是黑暗的,在祢手中凡事都有可能,只要我們在困境中仍因信而活,憑信而立,憑信而行;縱使前路茫茫未成定數,至少我們抱著非凡的信念和希冀。如果祢能收到這封信,衷心希望祢最好的旨意能行在天上,如同行在地上,這是祢女兒簡單的願望。

我們知道耶穌受難節是祢釘身十架的日子,祢流出的寶血救贖我們的罪。很感謝祢無條件的大愛,就算我們犯下滔天大罪,祢不介意地犧牲自己聖潔的肉體,可是自亞當夏娃起,人天生便帶著罪性。但願祢的子民、僕人、兒女在逆境中無一不緊靠主的恩典,不只是物質上的充足,屬靈生命亦能成長。同時向祢膝下悔改,求祢指教我們及時承認自己的軟弱,除去一切的驕傲,讓我們學懂更加謙卑。

我們亦知道復活節是祢升天的紀念日,祢寬恕人性的愚昧,同時彰顯神蹟。但願祢的聖殿,即我們的教會能訴說神的話語,叫我們學懂天上的公義,如何不站於道德高處地審判,理智分析所有的讒言,不致於人心惶惶。認識祢,便是智慧的開端。盼望疾症期間,祢能差遣更多使者,打破空間地域來傳福音。可能一句問候,一個福包,便能為許多人雪中送炭,重燃對生活的盼望。


力上加力,主愛常伴

祢的女兒上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請選擇:💳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