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社評

夏日嚴冬難熬,教會有何經濟想像?

疫情再襲,其勢更甚於半年來的任何一波,本以為漸次喘定的經濟民生,恐怕要滑落至更深的深淵。剛過去的週一,政府公佈四至六月的最新經濟數據,失業率已升至6.2%,遠超金融海嘯後的衰退期,貼近沙士後的低谷;申領失業綜援的似乎減少,卻是去年同期的三倍。數字固然駭人,然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對經濟民生的真正衝擊,往往是延後的——當年沙士疫情結束半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大半年,失業率才攀上頂峰,真正的重創才來到。更重要的是,這些數字顯示不出更多小民的實況——他們理論上不是失業,甚至未算就業不足,卻長期挨著減薪、無薪假,收入銳減,勉強支撐。

本報今期封面專題的五個小人物,都是這樣掙扎求生。他們涉及的行業,涵蓋了飲食服務、文娛康體、交通運輸、學校教育,都是在風平浪靜的太平盛世裡,大量香港人從事的工種,更是絕大部份港人日常必然光顧的行業,是我們日常不會缺少的環節,如今卻紛陷困境,多少反照出社會的經濟困局。固然,這個社會的經濟盛衰,在極大程度上連繫著中國內地的經濟實況以及全球經濟前景,更加緊緊扣連中美兩國在多方面的角力。在當前的大局勢裡,世界經濟狀況在中、短期內都未許樂觀,香港置身於列國拉扯之間,空間其實有限,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現實。只是,承認現實不等於妄自菲薄或投降認命,更不等於只能放棄自己的生命尊嚴,一味隨著股市樓市期貨外匯等等指數的上升而跳舞,為它們的下跌而哀哭。

教會作為信仰群體,是信靠上主、跟隨基督榜樣和要求而聚合的生命體。對於社會經濟和日常生活,我們卻一直缺乏想像、說法與行動實踐。就如美國杜克大學聖經學者達慧思(Ellen Davis)曾經慨嘆:「聖經裡面涉及經濟生活的篇幅如此豐富,為甚麼現代教會的經濟想像卻如此貧乏?」假如我們只能盼望所謂的經濟復甦,回復仿似五十年不變的安穩日子,甚或期待在市場波動中「賺返一筆」,以保家財穩妥,那只是全盤接受當今主流社會的經濟觀,而沒有讓自己口裡宣認的基督信仰來指導自己的經濟生活。假如我們只能祈求主讓求職者在雇主面前蒙恩,得蒙喜悅,找到工作,那只是陷入與幾千年前希伯來人在迦南面對「敬拜巴力」(掌管經濟生產的迦南神祇)同樣的試探,在經濟決定論面前屈膝。

十餘年前金融海嘯重創全球之際,長期關注經濟公義的美國南衛理大學神學教授利哲敖(Joerg Rieger)寫成了No Rising Tide(沒有升勢)一書,認為信徒既不能夠也不應該再寄望下一個市場的升勢帶旺經濟,以脫苦海,因為所謂的經濟復甦,對於苦海裡的小民根本毫無意義。他說,經濟領域重要到一個地步,我們不能夠把它拱手交託給經濟專家,而必須要貢獻出自己的經濟想像。哈巴谷書第三章所述的「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展現的正是不受列強論述所左右,堅持人間正道的經濟想像。今日香港信徒群體,能夠繼承和發揮這樣的想像嗎?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