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特寫

《教會無牆的震撼轉化》分享社區服侍經驗
陳淑娟:冀每間教會都成為社區燈台

香港基督教會宣道堂堂主任、大角咀教牧同工網絡主席陳淑娟傳道,長期致力於服侍基層、關懷貧窮、結連社區與教會,她將經驗結合成書,出版《教會無牆的震撼轉化》,於七月十四日舉行新書發佈會。陳淑娟分享她的異象,希望全港每間教會都能走進社區,成為社區的燈台,又認為全港教會應不分你我,一起合作為社區服侍。

從「離地」到「貼地」的社區服侍

本港二月起的新冠肺炎肆虐期間,陳淑娟聯同大角咀教會網絡的其他教會同工,發起分享行動,呼籲區內各教會分享防疫物資及食物,當時宣道堂是物資收集點及分享站。此後,他們亦有自製酒精搓手液、布口罩、提供上網卡予基層學童。陳淑娟憶述過去多月,五餅二魚的神蹟天天都發生,「從最初甚麼物資都沒有,只是憑信心」,到現在累計惠及超過三千人,而堂會亦正在服侍約六百個失業家庭。她強調:「只要你願意尋求,上帝就願意讓你看見(社區的需要)。」宣道堂的曾力祈傳道指,六月份恢復聚會後,參與聚會的街坊人數增加了約一百八十人。她指,疫情期間的服侍提高了受眾對教會的信任度,相約探訪也非常順利。

陳淑娟表示上帝給她的第一個領受就是「看見」,她強調教會服侍基層必須先走進社區,「匿喺教會同自己嘅生活入面,難睇到社區嘅需要。」她分享剛成為全職傳道在區內服侍基層的時候很「離地」:身穿一套正經、斯文的服裝,手上還拿著一本聖經,走進大角咀區內的公園,打算和婆婆聊天。她指當時在公園的凳上一坐下,身旁的婆婆便紛紛散開,這讓她思考:教會予基層的印象是否就是如此莊嚴、規矩、與社區格格不入?後來她換上「街坊裝」,身穿拖鞋走進社區。有次她看見一個婆婆拿著銀行日記簿,上面寫著逢星期一齋舖有齋派、星期二餐廳派飯等等,更寫了幾點鐘要去排隊。陳淑娟指這幕令她感到心痛,感謝神讓她看見基層的需要。後來堂會便有了睦愛飯堂,逢星期一至五均提供免費午餐。她總結,先要看見,然後動了慈心,再作出行動,就是服侍基層的過程。

從害怕文字到出書 上帝會成就合乎祂心意的事

陳淑娟笑言自己喜歡講說話,但很討厭寫字、很害怕文字。最初是她的神學院老師鼓勵她將服侍基層的經驗寫成書,但陳淑娟坦言覺得出一本書「好痛苦」。後來,她巧遇前來宣道堂上課的呂宇俊傳道。陳淑娟提起自己想過出書,但討厭寫字,呂宇俊便說:「你講,我幫你編採咪得囉!」後來呂宇俊很快便把初稿交了給她,其他教牧朋友則幫忙聯絡書商、設計、校對,陳淑娟說:「事就這樣成了。」她形容對於一個害怕文字的人來說,寫書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上帝卻派了天使來一起成就這事。陳淑娟盼望透過這本書分享異象,祝福全香港的教會一同實踐上帝的使命,一同看見社區的需要。

宣道堂堂委:傳道人是由上帝聘請的

宣道堂堂委藍濠港分享,很多時候,教會傳道人有服侍社區的想法,堂委都容易有很多擔憂,以致傳道人在行動上會遇到很多限制;有時堂委更很容易會以為自己是老闆,覺得傳道人是由教會聘請的。他強調,傳道人是由上帝聘請的,「堂委唔應該阻住,肢體應各盡其職」。他又以宣道堂的會訓:「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神)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指出應倚靠神去服侍。

香港教育大學整全成長發展中心言語治療師莫宜端認為,《教會無牆的震撼轉化》一書不是書寫宣道堂的發跡史,而是分享在艱難環境下,應該如何做一個基督徒,透過行動活出屬天的盼望,讓人在人間看見基督宣稱的盼望。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同工Brenda指,教會透過分享自己服侍基層和社區的經驗,能為其他教會帶來鼓勵。

收益將用作睦愛基金「一杯涼水」行動

《教會無牆的震撼轉化》書本收益,將用作宣道堂轄下睦愛基金的「一杯涼水」行動。陳淑娟於二○一四年離開商界,全職在自己母會香港基督教會宣道堂牧會,亦是教會關懷貧窮網絡顧問教牧及大角咀教牧同工網絡主席,與堂會、機構及神學院合作,在香港及外地舉辦社關課程,整合理論與經驗,傳授心得。

本港正面對第三波肺炎疫情,雖然政府收緊至四人的「限聚令」於發佈會舉行當日仍未生效,主持人陳守賢傳道亦提醒參加者保持社交距離。發佈會開始前,由新福事工協會總幹事梁友東牧師帶領會眾祈禱,以及由基恩敬拜領唱〈榮光充滿全地〉、〈信心的等待〉。是次新書發佈會於香港基督教會宣道堂舉行,約有五十人出席。

《教會無牆的震撼轉化》簡介及網上試讀:https://bit.ly/30cV2oQ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