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社評

守護新聞自由的社群肌理

縱然本地新聞自由指數在國際排名拾級而下已有好一段年日,幾乎已經不是新聞;然而,當任何一間具影響力的本地傳媒有任何風吹草動,仍是會繼續觸動香港社會的中樞神經。特別在《港區國安法》進一步劃破本地權力制衡的當下,任何可能涉及削弱「第四權」的消息,對關心香港前路的朋友來說都會份外揪心,也會份外著意跟進和回應,即使自己不一定是涉事媒體的忠實受眾;皆因隨著權力進一步失衡和傾斜,原本由權力制衡所撐起來的自由人權空間亦只會隨之而縮減。早前壹傳媒集團被警方大舉搜查後,轄下刊物持續出現連儂牆式聲援廣告;近期有線電視高層忽然辭退新聞部資深工程人員,亦在極短時間觸發種種聯署與聲援;這些例子,豈是無因?

無論處境如何崎嶇,客觀而言,新聞及言論自由其實仍然繼續備受本地社會所重視,就像香港過去百多年一樣。無論當權者心態上如何專制極權,香港民間社會這份熱愛自由而靈活多變的特質,依然不會改變。這DNA潛藏在香港社會的集體思維和百姓人心之中,還是會在不同社會層面生生不息。事實上,以近日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為例,由本地專家以專業角度抒發不同見解,到特區政府最終安排百份百自願參與,中間的政策演變過程無論經歷多少爭議,大家在社會心態層面所對應著的,其實還是同一樣的香港社會DNA——討論只要是有事實基礎,不挾權恐嚇,何妨百家爭鳴,砥礪切磋。倒是當權者對此有多少認同,又有多少身體力行,不再以言入罪,也不再以社會只得一把聲音為樂,醉心於未來世代只有一種思維?

人心對美善和公義的追尋,不會斷絕。即使被噤聲,石頭也會代言!當更多具影響力的民間及公營新聞媒體因著種種收編與打壓因素而前景不明,本地新聞自由亦告危在旦夕。然而,追尋新聞及言論自由的呼聲與價值,在民間社會仍然會自然承傳下去,一來受眾的經濟支持會自行尋找那些仍然值得信任的大小媒體以及新聞工作者;二來大家對於消息真偽的警覺度亦會相應提高,求證更加仔細全面,分享更加用力用心。於此,善用社交媒體,盡力維繫個人社群裡的互信守望,就更形重要。即使在一己的小社群裡大家立場意見如何不同,若共同認受的事實基礎得以一點點的建立起來,細水長流的人際感情紐帶得以繼續維繫,哪怕看來如何微不足道,還是可以像耶穌比喻裡的芥菜種般,慢慢發芽成長,讓種種真相和真理像陽光和雨水般滲透於綠葉之間,連理成蔭,抵擋播弄與分化。

因著人性的罪性與軟弱,世上不會有完美的掌權者,同一道理其實亦適用於教會群體之中。不過聖經裡關於恩賜配搭、肢體守望的教導在在提醒我們,正因人人獨特而不完全,所以更要謙卑靠賴上主恩典,互相聆聽守望,也默想對方的恩賜與軟弱。要問的不是誰擁有真理,誰更完美無瑕,而是我們有多少靠賴耶穌基督,跟隨祂的腳蹤,勇於踐行那道路、真理、生命,無論得時不得時。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