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周论坛

时代跨页

投靠耶和华的,都是有福的

讲员:袁天佑
香港教牧网络「守望香港祈祷会」讲章
宣讲日期:2020年9月7日(网上崇拜)
经文:诗一至二

有圣经学者认为,诗篇第一和第二篇是同一篇诗篇,但亦有学者认为是两篇不同的诗篇,来自不同的处境。在这两个不同的看法中,我采取一个中间路线。虽然两篇诗篇来自不同的处境,但是在诗篇编修的时候,编修的人将两篇诗篇放在一起,也放在诗篇的开首,其目的可能是要将这两篇诗篇成为整本诗篇的序言,指出怎样才是一个有福的人,这也是整本诗篇探求的道理。诗篇第一篇论及个人的福乐,而第二篇就谈及怎样才是蒙福的君王(掌权者)。

义人困苦,恶人亨通?

第一篇相信是大家最熟悉的,因为无论你有否读完整本诗篇,你总会读过第一篇。「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傲慢人的座位,惟喜爱耶和华律法,昼夜思想他的律法;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颗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一1-3,《和合本修订版》,下同)恶人又如何呢?诗人说:「恶人并不是这样,却像糠秕被风吹散。因此,当审判的时候恶人必站立不住。」(一4,5上)义人道路亨通,恶人必遇困苦。这是第一篇诗篇给我们的信息,也好像支持我们今天所讲的成功神学。

但是,当我们看看现实的世界,这是否真实呢?其实,不要说今天,就是在圣经时代,不少倚靠上帝的人所遭遇的境况,刚好都与诗篇所说的相反。例如在约伯记廿一章7-9,18节所说的:「恶人为何存活,得享高寿,势力强盛呢?他们的后裔与他们一起,坚立在他们面前,他们得以眼见自己的子孙。他们的家宅平安无惧,上帝的杖不加在他们身上。……他们何尝像风前的碎秸,如暴风刮去的糠秕呢?」诗篇中也有不少诗篇描述义人遭遇困苦,什至上帝好像离弃他们那样。例如诗篇十篇1节:「耶和华啊,你为什么站在远处?在患难的时候为什么隐藏?」诗篇四十四篇23-24节:「主啊,求你睡醒,为何尽睡呢?求你醒来,不要永远丢弃我们!你为何转脸,不顾我们所遭的苦难和所受的欺压呢?」诗篇廿二篇1节更是我们所熟悉的:「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

诗篇第一篇与我们现实的生活、圣经时代人物的生活,可以说好像完全不相同。我们怎样去理解这不同呢?怎样去解释这不同呢?一般而言,基督徒会有两种解释:一、「善有善报,若然未报,时辰未到」。所以在时辰还未到时,诗人也提醒我们:「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嫉妒那行不义的人。」(诗卅七1,8;箴廿四19)二、以「心灵丰富」来解释诗人所说的顺利。但究竟这是否诗人所说的呢?

在黑暗中看见光明

正如我一开始所说,诗篇第一和第二篇是诗篇的序言,先指出义人和恶人不同的结果。诗篇其他的篇章,是进入一种对话,在人生不同的经历和矛盾中,寻问和理解诗人所说的,义人享福和恶人遭遇困苦是怎样一回事。

旧约圣经学者大卫逊(Robert Davidson)更指出,我们要从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两句话来理解。耶稣在十字架上有两句说话引自诗篇:一、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路廿三46),乃引自诗篇卅一篇5节。该篇诗篇指出上帝乃是信实的上帝,他必救赎受苦的人,凭公义搭救行义的人。二、「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太廿七46),引自诗篇廿二篇1节。大卫逊说:「在信仰的确据中,常有灵魂的黑夜。黑暗,正是因为灵魂曾知道诗篇第一篇所确说的幸福之光。这幸福常常在看似黑暗之中被重新发现和确认的。」

神学家的说话或许繁杂一点。一位有信仰而没有宗教的人所说的话,或许更容易明白:「在最黑暗的环境,我们才见到星星。」(陈健民教授)又或许,我们可以用大家很喜欢唱的一首诗歌〈神未曾应许〉来理解:「神未曾应许,天色常蓝,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神未曾应许,常晴无雨,常乐无痛苦,常安无虞。神却曾应许,生活有力,行路有亮光,作工得息,试炼得恩助,危难有赖,无限的体谅,不朽的爱。」

圣经所讲的福气,并不是今天我们所讲的成功神学,亦不是一种逃避,以「时辰未到」去理解,而是在苦难中看见上帝的帮助和拯救,在黑暗中看见光明。

掌权者应存敬畏上主的心

诗篇第二篇是一首君王加冕的诗歌。究竟是哪一位君王加冕,我们无法确知。不过在新王登基时,附庸国往往都会趁机蠢蠢欲动,想推翻新君的管治,或是最低限度,都会试探一下新君的实力如何。所以诗歌中有这样几句:「世上的君王都站稳,臣宰一同算计,要对抗耶和华,对抗他的受膏者:『我们要挣脱他们的捆绑,脱去他们的绳索。』」(二2-3)诗歌中对于那些想摆脱新君统治的君王,就作出了这样的回应:「那坐在天上的必讥笑,主必嗤笑他们。那时,他要在怒中责备他们,在烈怒中惊吓他们:『我已经在锡安—我的圣山膏立了我的君王。』」(二4-6)讥笑他们的是「那坐在天上的」君王,他们的叛变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新君王是「那在天上的」大君王所拣选和膏立的。他们所叛变的,其实不是这位新君,而是天上的大君王。「那坐在天上的」君王必用「铁杖打破他们,把他们如同陶匠的瓦器摔碎。」(二9)

诗歌的最后一段(二10-12)是一项邀请:「现在,君王啊,应当谨慎!世上的审判官哪,要听劝戒!当存敬畏的心事奉耶和华,又当战兢而快乐。当亲吻儿子,免得他发怒,你们就在半途中灭亡,因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这个邀请,不单是对那些附庸国的掌权者发出,也是对以色列的君王,亦是对世世代代、在任何地方的掌权者所发出。诗人提醒执政者,要谨慎,要存敬畏上主的心,要投靠上主。相反,挑战上主权威的,只得灭亡。

好像诗篇第一篇那样,诗篇第二篇所说的,是否那么真实呢?我们见到极权者,仍然昌盛,气焰嚣张。不过,当大家细看历史,正如诗歌〈教会稳定歌〉所说的:「邦国帝王,兴亡代谢,回首如今安在?」特别我们看到极权的人,能否长久管治?就算是表面掌权,但因内心惊恐,才需要什么「安全法」来管治。圣经很清楚的说:「凡投靠耶和华的,都是有福的。」(二12),或许可以这样说:「凡投靠耶和华的,才是有福的。」

布袋澳码头(photo: Underwaterbuffalo)

前途堪虞,但上帝永作王

当我阅读这两篇诗篇,预备今晚的分享时,刚刚是《港区国安法》强加在香港的日子。特首林郑月娥说了这样一句话:「青年践踏『一国』,前景堪虞!」

真的,我为今天香港的年轻人前途堪虞,感到非常难过。逃离香港在海外流离的,实在不容易。要与家人断绝来往,以免连累家人,又要面对不稳定的前路。其实不单是逃离的,就是仍在香港的青年,不少仍要面对被控和可能长期的监禁,《港区国安法》令他们心惊胆战地生活,也是不容易。「前途堪虞」是事实,但我盼望上主透过诗人所说的话鼓励我们,虽然前路荆棘满途,黑夜的时间多,但有上主所赐的力量,在黑暗中可以见到光明引路。事实上,过去几年,不论在香港或在海外的年轻人,都不好过。但我看见他们经历了这几年后,成熟了很多,比从前更刚强、更胆壮。我在此祝愿每一位年轻人,要继续做有勇气、正义的人,「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傲慢人的座位⋯⋯」(一1)。

特首所说「青年践踏『一国』,前景堪虞」,虽然没错,但我觉得这出自一个自称「慈母」所说的话,实在难听。我想起由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游子吟》,那是歌颂慈母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儿子与慈母的分离,不论什么原因,可能是意见不合、政见不同,都不会是责备讽刺,而是担心挂念。只会送上祝福,而不会咒诅。

年轻人为什么前途堪虞?是谁令他们如此呢?特首应问自己。假若没有「送中条例」,怎会有过去一年的事情发生?没有只保障政权的《港区国安法》,怎会有十六岁的年轻人要逃往他国,赌上生命,投奔怒海?怎会有十八岁的年轻人,第一次乘搭飞机往外国,就是要「着草」?

当特首说「青年前景堪虞」,我想说另一句说话︰「不行公义,屈枉正直,就算今天前程似锦,但最终也难逃地狱永恒之火。」诗人说︰「当审判的时候恶人必站立不住」(一5)。

我在这里不是「煽动仇恨」,亦不希望说出「引起社会动盪的诽谤和冒犯性言论」,所以我很希望用诗篇第二篇诗人对君王的邀请,向今天仍在地上掌权的人作出邀请:「当存敬畏的心事奉耶和华。」(二11)无论你是否信主,要知道上主才是「那坐在天上的」君王。信主的掌权者(包括特首、高官和执法的警务人员),更当明白这道理。我们所信奉的是上帝,不是信奉《基本法》(《基本法》不一定令人有好生活!),也不是要敬畏任何地上有权力的人。任何不行公义而行诡诈、傲慢、屈枉正直的,上主都会「用铁杖打破他们,把他们如同陶匠的瓦器摔碎」(二9),他们会「在半途中灭亡,因为他(上帝)的怒气快要发作」(二12)。今天或许我们可以很潇灑的说︰「我不稀罕什么什么学位,我没有资产在外国,所以不怕制裁。」但在审判的日子,「天堂的位」就不是你和我可以决定的了!那时候,蒙福或站立不住——已不是我和你再可以选择,而是已经决定了!

十二逃亡青年出发地布袋澳(photo: mmmicng)

祷告:

今天我们能为在极权管治中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祷告。不要惧怕,要存谦卑的心,要坚守公义和真理。上主必会在黑暗中加添他们力量。我们特别为在内地被扣押的十二位年轻人祷告,求主与他们同在,赐他们力量和勇气面对困境。

我们也要为掌权者祷告,希望他们不要成为傲慢和行诡计的人,不要屈枉正直,要知道权力只会使人腐化,要信靠的不是权力和利益。称自己为信主者,要存敬畏的心去事奉上主。掌权者要服务的,不是权力和利益,而是市民,特别年轻的一辈。

(转载自作者网志。分题为编者所拟。)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