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周论坛

社评

谁来回应凶险社会的召命?

面对《港区国安法》后急剧转变的社会环境及氛围,可以预期,关于香港人移民的议题,仍然会在未来好一段日子,为舆论所关注。尤其是当踏入暑假,一些热门移民目的地的疫情又因为疫苗接种普及而得以纾缓,举家大小移民离港的个案,相信只会有增无减,对香港社会的不同层面带来直接影响。

与此同时,无论是因为不愿离开还是不能离开,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人会继续在这个城巿生活,共同面对愈见凶险的挑战,无论是来自社会制度的、经济民生的、国际气候的,抑或环境生态的。对教会群体而言,这些活在同一天空下的邻舍都是按上帝的形象而造,有需要尊重的权利、需要看顾的欠缺、需要关心的喜怒哀乐、需要牧养的心灵与意识。

信徒教牧是否留港,端乎各人的人生召命如何;至于香港的教会本身,并没有「离开」这个选项。社会大局的历史走势并非个人能一时加以左右;然而作为被上帝所呼召出来的一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愿意留在这城,在教会群体里各按其职,成为众人此刻的好邻舍?

一、关顾被割裂离弃的弱势社群──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包括那些三餐不继的、患病贫寒的、四处流徙的,以及失去自由的,圣经早已列明要信徒加以看顾(太廿五31-46)。事实上,这些困难常常互为因果。一些无法跟随家人移民的老弱成员,一些因着家属被匿名投诉或「未审先囚」而陷入经济困难和情绪困扰的家庭,在此时此刻的香港,特别需要关心、照顾和支持。

二、支援助人者的身心灵健康──对于社会里的「良心事业」,例如社工、医护、教师等等,他们除了要面对因为移民潮而带来的人手流失问题,更要面对种种近年加增的压力:或是社会气氛导致士气低落,或是专业自主备受侵蚀和抹煞,或是红线处处动辄得咎。倘若助人者自身难保,受助者所面对的困难更可想而知。这方面的关心和支援,以至在助人者遇上困顿挫折时递上一杯适时的凉水,非常重要。

三、维持基于事实的理性公共空间──未来的本地议会,直选议席比例大幅调低,民意在政策制定过程里的影响力亦自然相应下降。加上新闻传媒备受打压;《港区国安法》的条文又定义含糊,审讯操作上被告亦处于劣势;凡此种种,令社会大众对政事关注意欲大减。但这并不表示原有的政策问题会自动消失,只是受影响者有寃无路诉,一旦问题爆发,只会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如何在公共空间里维持一个基于事实的理性讨论空间,是每一个公民社会成员的责任。作为公民社会一份子的信徒教牧,认识到上主的公义与怜悯,应践行到日常生活的处境里,让弱势声音得闻于众,也应警惕自己不要为求达到一己目的而跟权势互借东风,这也是生命的见证。

四、作上主创造的好管家──当能够发声的巿民尚且因为社会的转变而不易发声,那不能替自己发声的大自然,要得到社会重视时,恐怕更不容易。到大自然承受不了而反扑时(例如极端气候),损失的只会是社会大众。如何加强「作个大地好管家」的觉醒,由身边小事做起,进而关注环保和规划等相关议题,仍是信徒教牧的重要一课。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