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從信義宗三教會宣教歷史看使命傳承
湯泳詩:學習傳教士「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精神

【時代論壇訊】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海外宣教部於五月廿八日晚舉辦「宣教與我城」宣教歷史講座,邀請時任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總幹事湯泳詩博士、信義宗神學院兼任講師胡健斌博士及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傳道胡闖明教師擔任講座嘉賓,探討同屬信義宗的三間教會本地宣教歷史:巴色會開展客家社群的歷史、香港信義會如何承傳內地宣教使命,以及禮賢會傳承德國神學傳統。其中,湯泳詩盼望大家能學習宣教士「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傳承宣教使命。

從巴色會到崇真會:客家群體的宣教

曾研究香港巴色會及客家教會的湯泳詩講述巴色會派遣傳教士來華宣教建立崇真會的歷史。十九世紀初,郭士立在中國沿海傳道,並成立福漢會培育華人信徒履行福音使命。巴色會隨即響應並尋找適合人選到中國宣教。及後,巴色會差派韓山明(Theodore Hamberg)及黎力基(Rudolf Lechler)作為到中國的首批傳教士,於1847年3月19日抵港。在郭士立安排下,傳教士改穿華服、留髮辮,每天學習三百個漢字,第一週便隨中國信徒外出,聽他們講道,與中國人溝通。後來,黎力基與韓山明及1852年來華的韋永福(Philipp Winnes)定下巴色會宣教對象,到客家地區一同工作,此舉奠定巴色會在華專以客族為傳教對象的宣教使命和方向。

巴色會早期在華南客家地區的工作主要分為南會和北會。南會以香港為首,在珠江流域發展,而北會以五華之樟村為首,建立東江與梅江一帶的教會。巴色會在1924年自立並更名為中華基督教崇真會,及至1949年政局不變,中華基督教崇真會發展出現新轉折,自1951年始放棄接受世界信義宗聯會與巴色會之津貼,同年巴色會傳教士也離境返國。基督教香港崇真會遂繼承歷史使命,在二十世紀下半葉慢慢茁壯成長,成立教會、興辦學校、提供社會服務,延續巴色會來華的宣教使命,果實纍纍,成果豐碩。

湯泳詩除了以歷史檔案文獻資料分享巴色會、中華基督教崇真會以及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的歷史發展外,更特別以巴色會檔案館館藏的圖像史料分享該會的兩大宣教特色。首先,她在會上分享多張早期在客家山區宣教的老照片,其中一張客家婦女光著腳的照片,她形容當時客家婦女與男性一樣需要下田耕作,並沒有跟隨裹足文化傳統。同時也說明巴色會特別關注邊陲群體的宣教特色,通過教會的服務,讓客家人與婦女獲得接受教育與提升生命品質的機會。

此外,湯泳詩分享巴色會的翻譯與出版成果,包括如客語聖經、客語課本及中國哲學文化經典德語翻譯等,以說明巴色會特重中西文化交流與對話的宣教特色,盼望信徒都能從中學習傳教士「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繼續傳承廣闊無垠的宣教使命。

因戰亂南下的香港信義會:服侍內地難民

胡闖明表示,香港信義會傳承中華信義會的道統。中華信義會是由在華的信義宗差會組成的聯盟,在中國各地進行宣教工作。當時各差會之間的關係鬆散,中華信義會卻成為各差會的橋樑。

後來,國共內戰爆發,中華信義會的差會紛紛決定南遷到香港。湖北灄口的信義神學院課程亦因戰事爆發而中斷。院長康爾伯與道友會的成員在商議後,決定攜同師生七十五人於1948年12月1日到香港道風山復課。此次南遷為香港帶來一些專業傳道人。他們在香港各處佈道,部份在星期六、日協助各堂會主持查經班及主日學,為香港信義會日後的發展埋下種子。神學院起初仍期待重返內地,視香港為重回內地的跳板。

然而,因戰事遷到香港的不止神學院師生及差會宣教士,更有大批從內地而來的難民。在港的中華信義會差會有見及此,在港九物色合適的地方設立聯合國語禮拜堂。1951年,中華信義會總務部決定與各差會及港台教會斷絕關係,各差會見香港事工因難民南遷而有所進展,遂於次年成立香港信義宗差聯會。為促進同工間的信仰交流,各信義宗堂會及組織成立基督教信義宗港九同工聯禱會。聯禱會成為各信義會的溝通平台。經多次探討,香港信義會於1954年2月27日正式成立。然而香港信義會背負著歐美差會經濟上的支持,行動及策劃諸多掣肘。但亦因歐美差會為神學院初期畢業生全力提供支援,讓信義會初期在港的開荒工作無往不利。

縱然中華信義會差會未能返回內地繼續事工,但在香港服侍內地難民,亦以另一種形式承傳了內地宣教的使命。

禮賢會接續德國牧者使命:傳承神學

胡健斌指出,禮賢會與崇真會是德國最早來華的教會。然而,經歷兩次大戰後,在1951年在東莞舉行禮賢總會會議,宣教士決定離港返國。及後,在華禮賢會原體制已經改變,香港區會須重整區會架構。

首先,禮賢會在1951年已在立法局立法成為法團,隨後與德國方面商討更新會章,確定區牧不是當然主席,也非終身制。本來香港區只有香港及九龍兩個堂會,1951年灣仔堂成立,三堂加強聯繫,互相守望,時常有聯堂聚餐、聯堂董事聯誼、聯合音樂會等。三堂為灣仔堂籌款,並促進三堂的合作。此外,為釐清「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區會」名字的更新,1953年區董會中藉清九龍建堂一事,規定凡組織上有「禮賢會」名稱者,應屬區會範圍內,以防止個別堂會濫用。

然而,由於眾牧師年事已高,區會內沒有足夠牧師按立新進牧師,故向德國母會申請按立牧師之權,於1958年確立使徒統緒,以傳承禮賢會傳統。禮賢會釐清了其信義宗根源與普世信義宗的聯繫,更參與神學教育的建設,投入與信義宗一連串的合作:補助信義宗青年事工委員會的「春季旅行退修會」、「以主日之一投盆捐」協助《信義通訊》之印刷、差派禮賢會牧者黃福如入讀「信義聖經學校」就讀神學等。

禮賢會又鼓勵會友到德國進修神學及其他學位,母會又差派操流利粵語的施密特牧師(Rev.F.Schmidt)到信義神學院任教,更安排年輕神學家古愛華牧師(Rev.Dr.Winfried Glüer)來港事奉。後來,區會更透過整理禮儀儀文及《頌主詩歌》,統一禮賢會各堂會禮儀,逐漸發展為今天的禮賢會。

禮賢會經歷不同挑戰和困難,最終傳承德國牧者的使命,傳承神學、定根香港。

(圖片和文章由大會提供,經本報整理。)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