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闻消息

从信义宗三教会宣教历史看使命传承
汤泳诗:学习传教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精神

【时代论坛讯】基督教香港信义会海外宣教部于五月廿八日晚举办「宣教与我城」宣教历史讲座,邀请时任香港基督教工业委员会总干事汤泳诗博士、信义宗神学院兼任讲师胡健斌博士及基督教香港信义会传道胡闯明教师担任讲座嘉宾,探讨同属信义宗的三间教会本地宣教历史:巴色会开展客家社群的历史、香港信义会如何承传内地宣教使命,以及礼贤会传承德国神学传统。其中,汤泳诗盼望大家能学习宣教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传承宣教使命。

从巴色会到崇真会:客家群体的宣教

曾研究香港巴色会及客家教会的汤泳诗讲述巴色会派遣传教士来华宣教建立崇真会的历史。十九世纪初,郭士立在中国沿海传道,并成立福汉会培育华人信徒履行福音使命。巴色会随即响应并寻找适合人选到中国宣教。及后,巴色会差派韩山明(Theodore Hamberg)及黎力基(Rudolf Lechler)作为到中国的首批传教士,于1847年3月19日抵港。在郭士立安排下,传教士改穿华服、留发辫,每天学习三百个汉字,第一周便随中国信徒外出,听他们讲道,与中国人沟通。后来,黎力基与韩山明及1852年来华的韦永福(Philipp Winnes)定下巴色会宣教对象,到客家地区一同工作,此举奠定巴色会在华专以客族为传教对象的宣教使命和方向。

巴色会早期在华南客家地区的工作主要分为南会和北会。南会以香港为首,在珠江流域发展,而北会以五华之樟村为首,建立东江与梅江一带的教会。巴色会在1924年自立并更名为中华基督教崇真会,及至1949年政局不变,中华基督教崇真会发展出现新转折,自1951年始放弃接受世界信义宗联会与巴色会之津贴,同年巴色会传教士也离境返国。基督教香港崇真会遂继承历史使命,在二十世纪下半叶慢慢茁壮成长,成立教会、兴办学校、提供社会服务,延续巴色会来华的宣教使命,果实纍纍,成果丰硕。

汤泳诗除了以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分享巴色会、中华基督教崇真会以及基督教香港崇真会的历史发展外,更特别以巴色会档案馆馆藏的图像史料分享该会的两大宣教特色。首先,她在会上分享多张早期在客家山区宣教的老照片,其中一张客家妇女光着脚的照片,她形容当时客家妇女与男性一样需要下田耕作,并没有跟随裹足文化传统。同时也说明巴色会特别关注边陲群体的宣教特色,通过教会的服务,让客家人与妇女获得接受教育与提升生命品质的机会。

此外,汤泳诗分享巴色会的翻译与出版成果,包括如客语圣经、客语课本及中国哲学文化经典德语翻译等,以说明巴色会特重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宣教特色,盼望信徒都能从中学习传教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继续传承广阔无垠的宣教使命。

因战乱南下的香港信义会:服侍内地难民

胡闯明表示,香港信义会传承中华信义会的道统。中华信义会是由在华的信义宗差会组成的联盟,在中国各地进行宣教工作。当时各差会之间的关系松散,中华信义会却成为各差会的桥梁。

后来,国共内战爆发,中华信义会的差会纷纷决定南迁到香港。湖北滠口的信义神学院课程亦因战事爆发而中断。院长康尔伯与道友会的成员在商议后,决定携同师生七十五人于1948年12月1日到香港道风山复课。此次南迁为香港带来一些专业传道人。他们在香港各处布道,部份在星期六、日协助各堂会主持查经班及主日学,为香港信义会日后的发展埋下种子。神学院起初仍期待重返内地,视香港为重回内地的跳板。

然而,因战事迁到香港的不止神学院师生及差会宣教士,更有大批从内地而来的难民。在港的中华信义会差会有见及此,在港九物色合适的地方设立联合国语礼拜堂。1951年,中华信义会总务部决定与各差会及港台教会断绝关系,各差会见香港事工因难民南迁而有所进展,遂于次年成立香港信义宗差联会。为促进同工间的信仰交流,各信义宗堂会及组织成立基督教信义宗港九同工联祷会。联祷会成为各信义会的沟通平台。经多次探讨,香港信义会于1954年2月27日正式成立。然而香港信义会背负着欧美差会经济上的支持,行动及策划诸多掣肘。但亦因欧美差会为神学院初期毕业生全力提供支援,让信义会初期在港的开荒工作无往不利。

纵然中华信义会差会未能返回内地继续事工,但在香港服侍内地难民,亦以另一种形式承传了内地宣教的使命。

礼贤会接续德国牧者使命:传承神学

胡健斌指出,礼贤会与崇真会是德国最早来华的教会。然而,经历两次大战后,在1951年在东莞举行礼贤总会会议,宣教士决定离港返国。及后,在华礼贤会原体制已经改变,香港区会须重整区会架构。

首先,礼贤会在1951年已在立法局立法成为法团,随后与德国方面商讨更新会章,确定区牧不是当然主席,也非终身制。本来香港区只有香港及九龙两个堂会,1951年湾仔堂成立,三堂加强联系,互相守望,时常有联堂聚餐、联堂董事联谊、联合音乐会等。三堂为湾仔堂筹款,并促进三堂的合作。此外,为釐清「中华基督教礼贤会香港区会」名字的更新,1953年区董会中借清九龙建堂一事,规定凡组织上有「礼贤会」名称者,应属区会範围内,以防止个别堂会滥用。

然而,由于众牧师年事已高,区会内没有足够牧师按立新进牧师,故向德国母会申请按立牧师之权,于1958年确立使徒统绪,以传承礼贤会传统。礼贤会釐清了其信义宗根源与普世信义宗的联系,更参与神学教育的建设,投入与信义宗一连串的合作:补助信义宗青年事工委员会的「春季旅行退修会」、「以主日之一投盆捐」协助《信义通讯》之印刷、差派礼贤会牧者黄福如入读「信义圣经学校」就读神学等。

礼贤会又鼓励会友到德国进修神学及其他学位,母会又差派操流利粤语的施密特牧师(Rev.F.Schmidt)到信义神学院任教,更安排年轻神学家古爱华牧师(Rev.Dr.Winfried Glüer)来港事奉。后来,区会更透过整理礼仪仪文及《颂主诗歌》,统一礼贤会各堂会礼仪,逐渐发展为今天的礼贤会。

礼贤会经历不同挑战和困难,最终传承德国牧者的使命,传承神学、定根香港。

(图片和文章由大会提供,经本报整理。)


守护自由空间,请支持基督教《时代论坛》
可选择:📲 PayMe 或 💳 网上捐款(信用卡)
⚡️转数快FPS +852 51100803(注明奉献,如需收据请附姓名及电话)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城市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