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社評

封得了報館,封不了人心

毫無疑問,近日《蘋果日報》因為資金被政府凍結而走向停刊,是香港新聞自由備受打擊的標竿事件。根據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的數字,自二〇一三年起,論到巿民心目中的傳媒可信度,《蘋果日報》是唯一一份持續上升的平面媒體。世途愈凶險,有公信力的傳媒愈重要。即使其所報道的事實不一定讓所有人(特別是當權者)感到愜意,而媒體本身也不時會犯上不必要的錯誤,造成傷害,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八年的浪急風高,讓《蘋果日報》在巿民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愈見確立,所反映的是香港社會對於新聞自由和異議空間愈見珍惜。風浪裡的種種努力與付出,沒有徒然。

在近日的搜捕裡,當局以該報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前的公開文章作為「勾結外國勢力」的憑據,變相讓《港區國安法》的操作具追溯力,更遲遲不公佈是哪些文章,讓人自我審查無所適從。日後審訊如何看待,是未來的事;但今天《港區國安法》下被告未審先囚不知到何時,幾成慣例,被告人還未得到公平審訊就有如此遭遇,實在很不公義,巿民的人身自由幾乎純粹取決於行政機關的一念之差,難言司法制衡。然而在今次事件裡,本地民間社會那份盡力敢言的精神,依然得以瞥見。一方面,報章既堅持在當局的高調搜查後繼續出版;另一方面,將所購的《蘋果日報》拍照上載到社交網絡以示支持報章的巿民,大不乏人,當中包括曾經對這份報章的內容作風不盡認同的信徒教牧,在匿名舉報愈見盛行的當下,這做法總要冒上一定個人風險。然而實在有更多的人意識到,捍衛新聞自由的最基本做法是如常出版,尊重言論自由的最基本做法就是容讓不同意見的人繼續發聲,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言論自由,原本就是我城多年來的核心價值,也是誠信與公義得以實踐的空間。

香港社會所面對的局勢何時見底,無人能知。見諸當下的本地輿論,「今天是最黑暗的一天」之說,已愈少得聞。以新聞及言論自由為例,下一個備受針對的新聞媒體,會是哪一家?當新聞自由不斷備受侵蝕,記者沒有免於恐懼的自由,連查冊核實的工作也處處碰壁,甚至會無端淪為被告,結果新聞界作為第四權對當權者愈見制衡乏力,這個城巿會陷入甚麼境地?自己又會否因為一刻敢言,小則工作收入不保,大則人身自由不保?不過在黑暗與更黑暗之間,仍然堅持的本地新聞工作者以至香港巿民,實在並不孤單——漏夜購報的行動表態,社交網絡上的怒火義憤,人心底裡對公義誠信的追求,凡此種種,都會成為未來本地新聞及言論自由的遍地星火,長留於香港社會的集體記憶之中,也看在掌管歷史之主的眼裡。祂是公義,祂是憐憫。

「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興起,好憐憫你們。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神;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百姓必在錫安、在耶路撒冷居住;你不再哭泣。主必因你哀求的聲音施恩給你;他聽見的時候就必應允你。主雖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賽三十18-21)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