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周论坛

特写

英国教会接待港人的萨顿範本:
从不要做150个单程证人士开始

【时代论坛讯】离开伦敦市中心四十分钟火车车程的萨顿(Sutton),不是一个会出现在英国旅游指南上的地方。过去短短四个月内,一个名为「Sutton香港人」的脸书群组,却吸引了近二千人加入,他们都是为了让子女入读当地会考成绩名列前茅的学校而准备在当地扎根的BNO港爸和港妈。

发起人陈奋也是来自香港,只是已经落户多年。一切缘起于去年十二月他参加的一个华人教会会议,牧师讲到有十六个香港人家庭已经住进了火车站旁边的一座大厦。

自那天起,陈奋不断问自己可以做什么?「我是香港人,我知道了此事,我住在萨顿,我又每天为香港发生的事祈祷,不能当成没有听到啊。」陈奋想起了末底改请求以斯帖向王进言免犹太人于死的说话:「谁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不是为了挽救现今的危机吗?」(斯四14,《新译本》)

他说:「神为什么放我在英国?是不是为了帮香港人?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有责任。我可以不插手,这些香港人一样会搞掂。不过,我既然在这里,就应该帮手呀。」

就这样,陈奋开了脸书专页,为有兴趣移居萨顿的人提供升学搵屋资讯。按他的说法,就是「围炉」而已。没有人想过,这个炉愈搞愈大,如今已经变成了英国教会网络UKHK欢迎香港项目的孵化器、试验田。

促成这个变化的不是什么伟大宏愿,而原来是不少香港人讲起就咬牙切齿的「每日150个单程证来港人士」。因为新来的香港人愈来愈多,这里原本就「一位难求」的学校开始爆满;一切似曾相识,敲响了警钟。

自发组队调查港人移民需要

见识了港府对内地新移民问题零调查、零准备、北区学位争崩头,以及香港人对内地新移民歧视问题,陈奋和一班朋友开始做起了「人口普查」。每一个加入脸书群组的人都要填写问卷,填上职业、移居时间、在学小孩人数和年龄、是否有老人跟随等等资料。

调查发现一年内有三百个家庭计划迁居当地,真的非同小可。然后他约见地方议员和教育机构,也做了PowerPoint介绍。「出发点不是为港人争取什么,也不是要他们多建一家学校,而是希望负责人知道有多少人会来,让他们做好准备。」

如此专业精准的工作背后,其实只有一个五人小组,当中有三个半基督徒,两个香港移民。把他们串在一起的不只是教会,还有在珍珠奶茶店、因为听到港式广东话而主动搭讪的。来英一年多的义工阿菲负责解疑答难,另一位义工马猎做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整理,问到他们的动力,两人都说:「不想香港人成为那150个(单程证人士)。」

他们的努力很快就引起了教会的注意,却不是华人教会。陈奋坦言曾经向一些华人教会提建议,但都石沉大海。他说:「华人教会本来就比较保守,面对香港问题,当中的挣扎更大,毕竟会友当中还有不少是来自中国内地、马来西亚或其他地区的,我也明白当中的拉扯。」

于是尽管来了大量港人,而且他们的调查又显示香港新移民中,有超过四成是基督徒,但是至今萨顿还未有华人教会。早年在当地循道会培训的余周咏哲牧师,于是自告奋勇由三月开始在工馀时间跑回萨顿在公园搞聚会。她说:「在群组中发了一个邀请,除了四、五个有团契联络的家庭来了,竟还有另外五个,包括了一个未信的,可见需求之大。」英国三月天,气温只有几度,牧师所言真的不虚。

本地英语教会没有政治包袱,反而因为对狂风代(Windrush generation)的愧疚而更积极进取(编按:详见1764期头版专题网上版框文:「狂风代」的血泪为港人埋下的种子),最少十九间区内教会与小组搞起了大大小小的活动。当中属于福音派的萨顿葡萄藤教会(Sutton Vineyard Church)可以说是表表者。

该教会主任牧师祈克(Jason Clark)辗转知道陈奋等人后,向陈奋的LinkedIn户口「白撞」,传上讯息说会大力支持他们的活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地方有地方──吓得陈奋开始时以为他是网上骗子。

英国牧师:教会不能坐视不理

祈克说:「这是自狂风代以来最大的移民潮,是一辈子只能遇上一次的机遇,教会不可能坐视不理。」加上还有个人感情,他曾经到香港探访和工作三次,最后一次是在二〇一七年,认识了不少香港朋友,也一直关注香港的局势发展。「我们去年还在为香港祈祷,知道有大量香港人落户这里,出手帮忙是义不容辞的。」


跟陈奋了解过港人的需求后,祈克团队很快就召集了会友,替香港新移民办起了各式网上课程、英语班……还有行家手把手教写履历、面试技巧等等,由此再演化出一对一的「老友记计划」(buddy system)。

教会先了解每个举手参加的新移民家庭的背景,再根据他们的需要,例如子女年龄、居住地区和职业等,匹配背景相若的本地家庭,好能一对一提供协助和意见;至今他们已经配对了四十九组「老友记」。

当中涉及大量的工作,前期先做三大确保:动机纯正,无人借此推销产品;受助方知道「老友记」只是一个朋友,而不是专业人士;没有人因此吃不消,毕竟香港人是举世知名的工作狂,凌晨过后发短讯、电邮是常事,又希望马上得到回覆。

还有「售后服务」,教会会分别向老友记双方了解他们有否联络、有什么得着、是否能够产生化学作用等等,然后按此作出调整。「至今的反应都相当正面,有新移民会问老友记:『我们素未谋面,为什么你愿意帮我?』而有老友记对于自己能够认识来自香港的朋友,什至有可能发展成一辈子的朋友,十分兴奋。」

当然世界不是玫瑰色的,萨顿团队已经开始为可以预见的矛盾和冲突做好准备,于是有了计划在六月举行友谊节(Friendship Festival)(编按:后已延期至九月举办)。祈克说:「我们不天真,短时间内大量外地人涌入,多少会引起一点不满。有人会讲香港人租了很多屋,抢高了价格。所以我们要赶在问题出现之前,让大家知道香港人不是会排公屋、抢工作的一群。所以要尽快帮他们融入,也向本地人解释香港人来到这里的前因后果。」

友谊节会是一个嘉年华,由不同种族的朋友做文化介绍,香港人会示範烹调粤菜、教讲广东话,重头戏是区内学校学生的表演。「小孩子认识了香港小朋友后,回家跟父母讲,就这样一步一步拉近不同族群的距离。」



这个出生了不足半年的萨顿模式,很快就在有志于此的教会中人之间传开,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做,都希望有範本。他们的港人普查问卷,已被UKHK采用,向所有计划来英的港人推展。陈奋团队为其引入大量香港元素,关于英文水平的选择不再是欠佳或良好,而是「可以开会」、「可以倾计」等等。而祈克则在制作老友记资源包。他说:「很多本地英语教会都想帮忙,他们不一定在大城市,资源和经验有限。我们做好一套,他们只要找到愿意参加的会友即可。」如此类推,他也希望友谊节可以遍地开花。

(按受访者要求,陈奋、阿菲、马猎均为化名。)


驻英特约记者:任美贞(电邮:mcyuknew@gmail.com)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