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时代讲场最新文章

疫情下牧养的反思

疫情下的香港,人人戴着口罩。口罩下的教会生态与面目是怎样的呢?

在疫情下,香港政府禁止了实体的聚会。香港的会众很快就适应了网上的各种活动,如崇拜、祈祷、团契、查经和会议等;教会的领导却期望能尽快恢复实体的聚会。为何如此?这是值得深思的。华人教会一直鼓励人不要停止聚会。实体聚集的确是有益处的,比方每周见面或倾谈都能增长友谊,也能较容易关顾会众。从牧养的角度去看,教会能回到固有的、习惯的牧养模式。可是,在疫情下实体聚会停止了,牧养似乎也休止了?如今实体聚会已部份重开了,但是人数和奉献都大幅下滑!这个时刻,应该继续记望着昔日的模样,抑或要重新思想牧养的职事?

教会牧养一直以来侧重的是事奉。所谓「事奉」乃是鼓励或要求会友参与教会的各项事工或活动,其目的本来是服侍人。然而,教会往往只看重事工活动的次数和参与的人数,却忽略了「人」,比方洗楼(逐户拍门传福音)、派发单张、派福袋等事工,虽然有其意义,但在疫情下这等活动成了骚扰。再者,若我们能够客观地看看过去两年间教会的牧养记录:在电话问候,关爱老弱、病患或失业的肢体,与个别会友的交往,探访家庭等事工,实际接触了、关怀了多少位会友?遗憾的是,有些教会竟然连记录都没有!这些年来,教会都以事工为重,「人」倒沦为了工具。这种本末倒置的牧养模式,可以概括为一句俗语:「只见身郁,唔见米白。」(笔按:这句话形容成效不足:以前的米很粗糙,需要舂细以后才能食用。有人卖力舂米,舂坎里面的米却不见白。)在疫情下反思如斯牧养模式,叫人倍感神伤和困扰!牧养,究竟是什么?

让我们好好思想:不可替代的牧养事工是什么?让我们重返圣经的教诲,省察牧养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昔日笔者牧养的教会,有许多爱主又成熟的肢体分担了教会的教导事工,如团契、主日学和主日崇拜讲台等的信息。一个主日崇拜,笔者听了一位医生的证道;翌日,笔者在该医生的诊所里等候诊治。那时,心中起了疑问:我能做的,医生也在做;可是,他能做的,我却不能。不禁自问:牧职是什么?所谓「牧职」乃是回应神自创世的召命(弗一4)。这个召唤乃是给普世的人。因此,牧职不在乎「做」与「不做」,也不在于「能」与「不能」,乃是要把神的宣告(记述在圣经里的)说得清楚明白,让听见的人能在他/她的生命中回应神的召唤。这就是宗教改革时的醒觉,说:「信徒皆祭司。」

杨锡锵牧师的着作《召命》中(227-228页)引用了毕德生牧师(Eugene H. Peterson)的见证。毕氏独自牧养一间教会,事无大小都由他主领;一次他患了重病休养在家,康复后发现在他患病期间,教会运作如常,从主日崇拜、祈祷会、大小会议,到联络和接待外来讲员等都妥当进行。毕氏心底生发了疑问:教会是否需要牧者呢?牧者当做些什么?毕氏一再思想,他肯定了三个不容被夺的牧养工夫,即祈祷、研读圣经和关怀肢体。让我们粗略地思想这三项基本的牧养事工:

一、祈祷。诚如保罗说:「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八26)圣灵知道我们的软弱,为我们祈祷,也替我们祈祷。简而言之,所谓「祈祷」就是全然信靠和经验神。彼得教诲门徒说:「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六4)祈祷和传道是一枚银币的两面:向神述说我们的事(在圣灵里的祈祷),向人解说神的事(借圣灵宣讲基督的救恩)。要专心一事:回应神的召命,在牧养的职事上服侍这个世代。

二、研读圣经。在现今的职场上,各行各业都充满了无休止的挑战,牧职也无例外。然则,唯独牧者可以在工作期间公开地研读圣经。这是从事牧职的一项恩典。诚如斯托得(John Stott)在他着作Between Two Worlds指出,讲道就是在两个世界之间的服侍:既把圣经的世界带到今天世代,也把会众带到圣经里去。事实上,经年累月扎实地研读圣经乃是预备一篇讲章的基本工夫。传道者要有「道」可传,就不能不好好的、专心而仔细地研读神的道(约五39;罗十17)。金新宇牧师(1919-2018)在安息前几年谦逊地分享说,他读了圣经一百二十遍。这个决定是自一九五四年出任香港大学首位华人工程学院院长时开始的,且一直坚持这个习惯。他说出自己读经多少篇并不是自夸,乃是鼓励生活忙碌的肢体们每天读圣经。于此,愿与众教牧同工共勉,大家应计划每年至少要把圣经读完一遍,什或两、三遍。

三、关怀。所谓「关怀」,就是与会众聊聊天,与他们做朋友(约十五15)。当然在肢体有需要时(如病患、失业、情绪或经济困扰等),关心和探访是重要的,但是閒话家常,听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要更是重要。若以一间有六个教牧同工、三百会众的教会为例,每一位教牧同工负责关怀的,只是五十位会友(包括了夫妇和家庭)。若一年有五十个探访周,一星期只是探访一位会友(一对夫妇或一个家庭)而已。若有人说现今香港居住环境挤迫,会友又忙碌,真的很难探访,这是可理解的。那么,是否可约见个人倾谈聊天呢?「关怀」可能是发生在教会内的相交,但更具体而实质的乃是走进社区,走进肢体的生活圈里去。

以上所述三项牧养工夫乃是紧紧地扣在一起,确实是不能替代的专职。在疫情下,我们不仅要更新牧养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实践牧养模式的更新。「回到圣经」乃是宗教改革时的口号和精神,也实在是今天教会的基本路向。

作者为Amigos World总干事及香港教会更新运动特约同工;本文转载自教新网站

守护自由空间,请支持基督教《时代论坛》
可选择:📲 PayMe 或 💳 网上捐款(信用卡)

⚡️转数快FPS +852 51100803(注明奉献,如需收据请附姓名及电话)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