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闻消息

辛福台邀信徒记者谈《苹果》停刊事件
陈珏明:当打的仗已经打过了

【时代论坛讯】《苹果日报》(下称《苹果》)停刊后,辛福台邀请了前《苹果》首席记者(人物及专题)陈珏明和新任香港记者协会主席兼《立场新闻》副采访主任陈朗升作嘉宾,以基督徒新闻工作者身份分享对现时社会的看法。其中,陈珏明认为,自己「打过了当打的仗」,无愧于时代。陈朗升则表示,相信现在忍耐是有盼望的,不过却未必能即时看见;旧约先知的态度也成为他的提醒。

节目上,陈珏明对于《苹果》倒闭一事觉得匪夷所思,不是逻辑上可以处理的事。事件来得太突然,他自己的情绪和反应也未能沉淀和消化。他苦笑,「上帝用七日创造世界,而政权用七日就『KO』《苹果》。」对于这不应发生的事情,他表示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能接受。

陈朗升指,现今的工作环境困难,继《苹果》倒下后,下一个应该会轮到网媒,他有心理准备随时会面对警察的拘捕。他自问并不害怕,因他现今所做的事与昔日入行时并没有分别,都是如实报道世界所发生的事,至于要如何解读资讯则是读者的自由。他认为现时政权不满意某些资讯,希望以某些罪行「除之而后快」,这却与陈朗升对新闻工作的理解不同,而他亦不认为自己有干犯任何罪行。

身处患难就需要忍耐

当谈到新闻工作者在这时代需要忍耐时,陈朗升坦言自己不是忍耐的佼佼者。他认为记者采访的权利和环境理应受到尊重,并可以与警察互相了解。他庆幸《立场新闻》并没有自我审查,让他有很好的空间和环境做自己喜欢的事。他指,忍耐是有盼望,但不一定可以在等待后得到。

陈珏明指,自己所受的苦难相比起其他极权国家的传媒工作者少,他对此表示羞愧。他认为,身处患难就需要忍耐,而忍耐会令人生出老练,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例如知道责骂没用时就用另一方法去处理。对于盼望,陈珏明认为记者的工作是为了帮助社会改变和进步,这是他做记者的初心。虽然他不知道这日什么时候会来到,但记者是多一份责任,在这暗不见光、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带大家多看一点,例如寻觅方向,帮助大家思考现时处境以致可以思考出路。这是传媒在今天可担任的角色,而传媒的意义亦建基于它的受众。

把《苹果》的生命力延续──像麦子经历破壳过程 

就着《苹果》事件,坊间常用一粒麦子的比喻(参约十二24)和使徒保罗所说「当跑的路已经尽了」(参提后四7)这两节经文作安慰。陈朗升认为,自己是神的器皿,「若然是适合新闻界的话,就在新闻界用」,但不敢说自己已经跑尽当跑的路。至于一粒麦子的比喻,陈朗升自认是悲观的人,认为在有生之年未必能见到什么,反而旧约先知在困难处境中的做法能提醒他,例如但以理在狮子坑的故事。

陈珏明分享希伯来书十二章1节:「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指出这节经文要与十一章尾的语境中阅读,就是「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来十一39)。陈珏明解释,这些见证人到死也未见到他们想见的事情。而「当打的仗」和「当跑的路」(提后四7)这两句是陈珏明写《苹果》最后一期头版时所想到的话。他认为这场仗的确是不够打,不过他和《苹果》的员工也已经打过了,无愧于时代与读者。而对于以《苹果》代入麦子的比喻(参约十二24),他不想把《苹果》视作死了,而是把它的生命力延续开去。他认为麦子之所以能结出很多颗粒,是因为它经历过破壳的过程,破开了保护它的东西,这样才能延伸其生命力。他认为事情不会在这刻完结,香港需要思考,不要被「框死」,要有更多想像。

是次节目主题为「苹果之后,真相之前⋯⋯」,六月廿九日晚于辛福台Facebook直播。节目上,陈珏明与陈朗升亦谈及《苹果》员工的失业问题、专业传承以及如何透过坚守真相捍卫下一代;另有前娱乐摄影记者欧建梁(春丽)担任嘉宾主持。


守护自由空间,请支持基督教《时代论坛》
可选择:📲 PayMe 或 💳 网上捐款(信用卡)
⚡️转数快FPS +852 51100803(注明奉献,如需收据请附姓名及电话)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