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時代跨頁

在信心與疑惑之間……擁抱上帝
研讀哈巴谷書 何啟明:在惡劣中要有超越的目光

處身疫情與社會環境轉變、公義被扭曲的時代,基督徒難免都會感到恐懼,徘徊於信心與疑惑之間,此時研讀哈巴谷書能帶來真實的共鳴。書中提及的一些情境與香港現況相似,哈巴谷面對現實的不公義,雖使他對上帝的作為感到疑惑,但他最終選擇信靠上帝的應許。

美國福樂神學院宣教學博士、前建道神學院副教授何啟明牧師早前一連三晚在一個培靈會中,藉哈巴谷先知的經歷回應當下香港信徒所面對的社會掙扎,勉勵信徒在惡劣景況中要有超越的目光。


何啟明

公義扭曲的困境

第一講以「為何如此:困境中的呼喊」為題,選取哈巴谷書一章1-11節,指出哈巴谷看不到上帝在困境中介入,亦不見困境有任何逆轉的機會。當時出現了許多社會問題,但受眾卻得不到他們所期望的答案。

縱然困境也環繞著今天的弟兄姊妹,但何啟明提醒信徒,苦況也發生在昔日先知哈巴谷身處的時代。哈巴谷處身於猶大王約雅敬執政的時代,雖然約雅敬的父親約西亞在位期間為猶大國帶來宗教復興,但約雅敬卻沒有繼承父親勤政愛民的特質。他剝削國民為自己大興土木,毫不理會公義和仁慈,甚至刺殺先知及燒毀先知書卷。在哈巴谷書中,先知就著他所面對的社會困境向上帝呼喊,發出多個質問。

哈巴谷在當時的社會中看到三件事,分別是「罪孽與奸惡」、「毀滅與兇惡」和「爭執與紛爭」(參哈一3,《和合本修訂版》,下同)。何啟明指「罪孽與奸惡」是代表權力的濫用,出現在社會、宗教甚至政治方面;「毀滅與兇惡」指身體上的暴力,以及搶奪他人財物的行為;「爭執與紛爭」則涉及法律上的訴訟,需要呈上法庭解決。這些問題全都是猶大國的內部問題,並不涉外部勢力的干預。先知看見律法無效,公理從未彰顯,更遭受扭曲。因為惡人當道、包圍義人,所以律法未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先知感到困惑沮喪,因為現實與他的信念出現矛盾。先知一直所信的是,當人遵守上帝的命令時就會蒙賜福,否則便會遭降禍。他相信上帝會施恩拯救,但上帝卻沒有理會先知的呼喊。上帝不但沒有制止暴力,更沒有讓先知見到任何好轉的跡象。上帝一直沉默,哈巴谷差點認為上帝沒有能力解決當前的困境。

何啟明認為,哈巴谷所面對的社會情況與今日的香港相似,「暴力」足已形容香港這兩年的情況。他指出,示威者、議會、政權及制度的暴力,還有「不知從何而來」的暴力正充斥著整個香港社會。他認為香港市民所見到的暴力可以分成兩方面:言語和身體的暴力。言語暴力是指示威者以顏色和動物咒罵警務人員;警方亦以昆蟲和非人化的物件稱呼示威者。身體暴力則指示威者的行動,包括「裝修」政見相異的商舖、投擲燃燒彈等;而警察的暴力則是疑似過份暴力對待示威者,疑似拖延示威者得到救護人員的及時協助等。

何啟明總結,這兩年香港處於謊言充斥、指鹿為馬、是非顛倒、家庭撕裂的狀況中。他又認為,現時香港被恐懼籠罩,在六、七月的敏感日子,不論穿黑色抑或白色的衣服,也會害怕無緣無故地被暴力對待;手持鮮花也不敢經過銅鑼灣。市民也漸漸不敢表達意見,因為害怕被人標籤甚至追打。

香港人期望走出暴力、政治的陰霾,這同樣是昔日哈巴谷面對國家困境時所呼求的事。

活在專制政權下的上帝子民

當先知坦然地向上帝呼喊申訴時,上帝給他難以置信的答覆。上帝要先知看到的是,祂要用最惡劣的強暴者迦勒底人(參哈一6),來懲治比他們倒算為公義的猶大人。這是指向歷史中,巴比倫侵略猶大國的事情。上帝暗示在問題解決之先,問題會日益嚴重、每況愈下。上帝形容迦勒底人「威武可畏」,而且「審判與威權都由他而出」(參哈一7),何啟明表示這裡表達了政權令人恐懼,並且獨斷獨行、目中無人,「公就我贏,字就你輸」。

不過何啟明指出,先知沒有因此放棄信靠和追問;疑惑沒有令先知不信、埋葬他的信仰。何啟明強調,巴比倫是上帝使用的工具,但巴比倫人亦是有罪,因為他們自以為義,以自己的力量為神明(參哈一11)。

何啟明表示,上帝在歷史中所作的事,實在有太多都令人難以置信,如耶穌被羅馬兵丁殺害;不過他亦勉勵信徒,上帝的旨意勝過人的理性,成就上帝救恩的十架事件難以單靠人的理性明白。他提醒信徒,由舊約到新約,甚至在教會歷史中,上帝的子民經常活在專制的政權之下,很少有平安穩妥的時間。何啟明挑戰信徒,在看到事情難以置信的時候,仍要堅信上帝是那位掌管歷史、守約施慈愛的主。


Frescos by Agostino Scilla, 1657. photo: Giovanni Dall'Orto.

重點是危難中如何忠於上帝

第二天晚上,講員以「怎能如此:困惑中的等候」為題,選取哈巴谷書一章12節到二章4節,講述先知哈巴谷如何在信心與疑惑之間,仍然堅信上帝的掌權。

何啟明一開始指出,過去兩年在社會上之所以出現的紛爭和不同的立場,是因為大部份的資訊和意見都只是片面之詞,造成許多疑慮和不信,因此這兩年他都在信心與疑惑之間。先知哈巴谷的情況也是這樣,他對未來感到疑惑,但他並不是對上帝失去信心,而是對上帝的作為大惑不解。在經文中可見,哈巴谷分別向神問了三個為何,包括為何要讓惡人吞滅比他們公義的人(參哈一13),為何要對邪惡不公義之事保持沉默(參哈一13),以及為何要讓猶大如海中的魚被人以羅網捕獲,又如無人管轄的爬行動物(參哈一14),藉此表達對上帝作為的不解。

何啟明特別提到,先知並非為猶大被審判而困惑,而是因為上帝以比猶大更邪惡的巴比倫人,作為懲罰猶大的工具,先知為此感到難以接受。因為巴比倫入侵猶大的「治療」,似乎還要比猶大本身的罪惡更惡劣。但何啟明認為,經文的記載是要人明白,我們應關注的並非自身的安定繁榮,而是在危難中如何忠於上帝,在地上堅持過著公義與和平的生活。

何啟明又指,先知理性上知道猶大需要接受懲罰,但感情上卻難以接受,因而對上帝提出質詢。一如我們今天的處境,縱然理性上明白犯事的人需要受到法律制裁,但情感上對他們受到各方面留難而感到難過。為何上帝對一切沉默不語呢?哈巴谷書曾兩次出現向上帝的投訴,但性質不同。第一次是對猶大國所犯的罪作出投訴(參哈一2-4),第二次是對巴比倫人所作的惡作出投訴(參哈一12-17)。這反映人們都相信上帝會對人所作的惡事感到憤怒,但先知在此時此刻,卻認為上帝對巴比倫人的惡行毫無反應。這些惡行包括對猶大人的殘害和逼迫,巴比倫人用鉤子勾著猶大俘虜,又用網抓捕他們,並以這些殘暴行為感到歡喜快樂(參哈一15)。何啟明又提到,魚網象徵著巴比倫人的軍事力量,他們因此而對羅網獻祭、向漁網燒香。何啟明形容,當時先知所面對的,正是一個將人物化、把人視作動物,以暴制暴的政權。

因此,先知要真正面對的是現實和理想的掙扎:面對上帝對不公義沉默的現實,以及上帝會為不公義而發怒的理想。縱然內心出現了矛盾和掙扎,但第12節中可見,哈巴谷仍然堅持相信上帝的應許不會改變。縱使哈巴谷身處黑暗,卻沒有忘記上帝在光明中對他所說的話。何啟明指出,哈巴谷沒有忘記上帝的公義,只是對現實感到不解。因此,先知處身於信心與疑惑之間,在事實與信念之間,在客觀和主觀之間。

等待中相信上帝不變應許

哈巴谷在失落和不解之中,沒有選擇放棄,反而虛心聆聽上帝的心意。二章1節提到,他主動求問上帝,希望能得到答案和回覆,然後上帝的回應是,叫先知將默示寫在看板上,使人清楚明白上帝的心意。何啟明指,等候上帝的應許是個漫長的過程,但經文鼓勵我們用上帝的眼光看待,並從上帝的信實中等待,相信上帝必定成就祂的應許。

最後,何啟明特別提到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在訪問中的一段話,說到許多的改變都需要漫長的時間,過程猶如大雪球的運轉一樣,要改變軌跡,需要繞一個大圈、花一段很長的時間。或許在我們有生之年,也未能看到改變,但上帝會透過僕人工作。因此我們在等待的過程中,仍要保持積極,以行動回應上帝的信實。何啟明指,有許多中國大陸的宣教士曾因受逼迫的緣故,離開中國內地,其中有一部份人來到香港。縱然那時香港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但仍然有人選擇在受逼迫的處境下開拓宣教使命。過去有遠東福音廣播,接觸中國的未信者,向他們傳福音;又例如劉福群曾在內地辦學,卻因戰爭及政治的緣故而遷到香港,後來建立建道神學院並成為院長,他在香港等待的過程中為上帝工作,到去世的時候,也未見中國宣教有明顯果效。不過,後來內地開放,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基督徒興起,建立起教會。因此,何啟明提醒,上帝的應許不會失落,縱然我們在社會及疫情的壓迫下會失去方向,但仍然要在等待的過程中,相信上帝的應許,積極地在地上以信心回應上帝。


detail: Habakkuk brings bread to Daniel in the lions' den.

自由收窄時 內心信仰價值不會被奪去

第三天晚上,講員以「儘管如此:困厄中的盼望」為題,選取哈巴谷書三章16-19節,指出在前景暗淡的景況中,我們仍要在困厄中保持盼望。

何啟明指出哈巴谷處身於一個意志消沉的時刻,他不明白為何惡人沒有遭到懲罰,義人卻被迫害,甚至為何上帝要興起罪惡滔天的巴比倫來懲治猶大國。來到哈巴谷書的第三章,亦即最後一章,先知即使面對經濟蕭條、前景暗淡,他在困厄中卻仍抱有盼望,因為上帝給了他答案,就是上帝與先知同在。哈巴谷的靈程十分艱辛,他從深淵開始,在山峰結束,最後他以信心之歌作結,因為上帝給他信心,把他從深淵中救拔出來。

哈巴谷知道災難終有一日會臨到,那時巴比倫大軍壓境,猶大的子民被擄。先知卻沒有因此逃避,他選擇面對現實,安靜等候(參哈三16下)。在等候的過程中,先知曾感到焦慮和震驚(參哈三16上),因為他將要面對的艱難是前所未有的。何啟明指出先知的焦慮經驗帶給人安慰,因為上帝的僕人與一般信徒一樣,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也會害怕。

何啟明認為,先知的等候不是一種消極的行動,也不是沒有作為,好像是「認命」;而是為了看清形勢,不因外來困難而自亂陣腳,以致加速滅亡。他指等候是積極的行動,以不變應萬變,在心猿意馬的時候更要安靜等待、禱告,才不會作出愚蠢的決定。

到了三章17節,哈巴谷把周邊的事件都形容得十分仔細,可見他對當時的畫面印象十分深刻。何啟明又補充,經文提到的無花果樹是巴勒斯坦地的普遍食物,卻連第一步發芽也不能;葡萄樹縱然發芽,最後卻不結果;橄欖樹縱然結果,但收成卻叫人失望;作為糧食、能賺錢的羊,以及幫助耕田的牛也都沒有了,簡單來說,即是一無所有。何啟明提醒,信徒要留意同一節經文的「雖然」這個詞,這是哈巴谷在提醒我們,在惡劣的環境中要看到超越環境的事情。他勉勵信徒,當人身或言論自由收窄的時候,我們心裡仍有內心的信仰、核心價值可以持守,不被他人奪去。

他亦強調三章18節的「然而」是這篇信心之歌的轉捩點,縱使看見環境惡劣,但先知之所以能調節心境的關鍵是在於擁抱上帝。他最後補充,在詩篇中,詩人面對困境時所做的,就是回顧上帝在歷史中的作為,例如出埃及的事跡,他因此鼓勵信徒在面對難關時,也要數算上帝在自己身上的作為,以致可以有信心面對。


Frescos showing Habkkuk with quotation: "The righteous will live by his faith"(Hab 2:4)

聚會為「哈巴谷書研讀:四面楚歌,高奏凱歌」培靈會,由中華基督教會梁發紀念禮拜堂、國語堂、傳恩堂三堂合辦,在七月八至十日一連三晚於梁發紀念禮拜堂舉行。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