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關愛受造世界」系列

關愛創造中的施與受

在關愛受造世界(關愛創造)的討論中,我們容易不經意地對人的角色只作單方面的詮釋,缺乏整全的觀念。原因之一是我們多把這課題分拆為「關愛」和「受造世界」兩個層面來處理。

開展對「關愛」(care)這動詞的討論,有助了解整個課題背後的聖經基礎、神學觀,以至生活上的實踐。人往往被看為施予關愛的一方。然而,這只是人類角色之一。在創造的六日裡,神不單造了實體世界中的每事每物,也建立了萬物之間的相互關係。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神賜菜蔬和果子給人作食物,而其他地上和空中生物則可倚靠青草維生(創一29-30)。在萬物互助和共存的秩序下,人作為管家(創一28)當然有施予關愛的責任,但不可忽略的是,人亦有被萬物關愛的權利。

當人只被看為關愛的施予者時,「受造世界」(creation)作為關愛的對象就會把人拒於門外,其探討的範疇也只限於人以外的被造物。這向度不單導致整個命題的討論偏重於「人的責任」這層面,更把被關愛的範圍局限於這物質世界,而且亦阻礙了對其屬靈意義的理解,因而產生不少迷思,例如「關愛創造與環保有甚麼分別?」,「關愛創造與福音使命有甚麼關係?」等等。

明顯,除了是關愛施予者外,作為被造的一員,人亦是被關愛的對象。食物供應是最原始的例子。由於人是有靈的活物(創二7),所以從受造世界所得到的關愛不只限於肉身的需要,也包括精神和靈性的層面。相信不少信徒都體會過,當用心去親近大自然時,我們會得著精神上的舒暢,更能與神親近。然而,這種體驗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個可接觸、沒有被破壞的大自然。

人同時是關愛的施予者和領受者,展示了一種循環關係。當人作為關愛施予者,盡力去愛惜這受造世界時,人自己亦會因而得著身心靈的益處。這互動關係就是創造中的秩序,就是在履行關愛萬物的責任的同時,我們也在建造一個可讓人能更體會和親近神的條件。迪奧的故事是一個好例子。

迪奧和家人居住在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金沙薩。由於生意失敗,他無法供養家庭,亦被朋友藐視,因而自信心全失,人生跌至谷底,甚至懷疑神的愛。雖然貴為首都,但金沙薩四處都是垃圾,市容和衛生情況極不理想。為此,當地教會推行一個廢物循環再造項目,把塑膠廢物轉化成鋪路用的磚頭。起初,迪奧對參與這項目有所抗拒,認為在垃圾堆中收集廢物是件低下的工作。但後來,看到社區中的廢物得到有系統的處理,街道變得較以往整潔、宜居,他漸漸看到這項目的價值。因為鋪路磚頭有一定的需求,他一家的經濟情況亦得到很大的改善。迪奧的生命得以重建,更明白神的心意,是要他與神同行去愛惜環境。

在履行關愛創造責任的同時,人類亦會從中領受萬物所給予的愛護。這讓人更能看到神的實在。這是另一種「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展現。

作者為Tearfund東亞及東南亞區事工總監
「關愛受造世界」系列文章
「關愛受造世界」Live talk將於8月5日晚上8時至9時在YouTube頻道直播,
主持:鄺偉文,講員:公平點總監趙善榮、海外基督使團跨文化作者Peter,
主題:「關愛創造又關宣教事?探討關愛受造世界與宣教的關係及實踐」。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