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時代講場最新文章

空間與共享

一個消除貧窮的會議討論到香港在全球化和資本主義之市場主導下,貧富懸殊兩極化,導致社會出現種種的矛盾,特別是人的生活空間愈來愈狹小,不論是個人居住的空間或是社區的公共空間。今天樓價之高,房租和舖租之貴,已超出基層市民和小商戶所能承擔,此會議討論如何開拓空間,提倡共享、共生、共建和共構之社會價值,我在這裡也稍作分享。

個人空間

在香港,居住是難以解決的問題。住房是人基本生活的需要,但房屋卻成為人用作炒賣的商品。在公營房屋供應不足下,租金的管制未有實施,很多貧窮基層的市民都因要交貴租而節衣縮食。因住屋需求很大,唐樓和工廈改建成劏房、新界豬場改作寮屋出租,這些居住環境不單惡劣和狹窄,更存在危險,對兒童和青少年造成身、心成長的影響。

雖然坊間推出有限的光房和光屋等居所改善計劃,但對一些結構性貧窮的家庭來說,他們並不符合入住條件,我們服侍的家庭多是這一群。有醫生義工探望一個住在狹小劏房的家庭,看見一個小朋友在床頂做功課,因常要屈頸彎腰弄致脊椎受損,醫生被感動後成立了一個基金,以租金補貼幫助這家庭遷往空間較大和環境理想的地方。基金現已祝福了多個家庭。另有同工分享,有良心業主看見孤兒寡婦多月沒有交租的困苦,不單沒有迫令搬遷,反帶著愛心關懷,支援這家庭的生活需要,這叫我們感動。

公共空間

公共空間不單是指公園、廣場,更指人生活作息的社區,讓人感到是屬於大家來一同享用、一同建設的,當中包括文化、經濟活動、社交網絡。可惜社會在變遷中走向商業市場主導,公共空間也愈來愈收窄。當社區很多民生所需都被私有化,造成壟斷,為著商業的利益,便會出現種種的規管限制,如屋邨街市商場被私有化,舊舖和小商戶的生存空間也被扼殺等等。當人的生活空間只是大商場,那麼社區的文化特色、風土人情也會慢慢被湮沒。

我們可怎樣開拓公共空間,共享資源?有教會看見社區的需要,願意開放教會的空間來服侍社區。過去教會星期一至五多是空置,但今天教會在不同時段善用地方,服侍社區有需要的群體:早上利用空間幫助經濟有困難的學前兒童和家長;中午教會開設飯堂,讓獨居長者、露宿者和食環署的清潔工人免費用膳;下午為貧窮及有學習障礙之學童提供功課輔導等等,因而祝福了很多街坊,教會也興旺起來。昔日的墟市發揮了社交和經濟互利的果效,今天我們又能否開放社區共享的空間,發展現代的墟市?假若人人能發揮共享的精神,相信便會得到眾民的喜愛。(徒二44-47)

心靈空間

心靈可以很自由,不受環境所限制,可惜人卻被物慾牢籠限制,被權力霸念所充塞而失卻自由。要改革制度和社會,如人心未被改變,社會也難有轉變。有為弱勢社群爭取權益的社運學者慨嘆,縱使人的權益被爭取了,成為得益者,但人如仍停留在自利自保的心態下,誰又會願意為別人著想,作出共享和犧牲?耶穌說:「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一15)這福音是叫瞎眼的看見神的救恩,那被貪婪權勢所擄和壓制的心,要得著釋放和自由。(路四18)縱使環境空間沒改變,人心也可因福音被改變,懂得知足感恩和分享,正如聖經中稅吏撒該因耶穌而改變(路十九1-10),他會是個真正的自由人。

作者為新福事工協會總幹事
關愛受造世界系列
「關愛受造世界又關貧窮事?」Live Talk
9月2日晚上8時在YouTube頻道直播
講員:梁友東牧師、鄧永謙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