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教牧講座論逆勢下如何作準備
趙崇明:變作流散教會不再維穩

【時代論壇訊】近年來,社會受疫情衝擊,政治環境急劇變化,香港出現大規模的移民潮。處於逆勢中,香港教會可如何應對?由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主辦、學基浸信會協辦的一個教牧講座中,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趙崇明博士以「逆勢中常作準備」為題,指現今香港是一個「餘民」和「移民」的社會,故體察民情和與民同行的「行旅」或「流散」教會觀念更為適切。教會亦要培養「流散」的靈性,不再維穩,拒絕安於現狀。

借鏡舊約三教會模式應對逆勢

趙崇明指,一般教會在逆勢中通常都會採取「化整為零」、「去中心化」、「強調彈性與機動性」的應變策略,但這卻會帶來危機:教會碎片化、小組同質化(出現同溫層),會不利於教會的合一。他提到現今是政治化的時代,不得不從政教關係去思考教會在未來應怎樣走下去。

趙崇明引用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從舊約神學思考教會的三個模式,希望香港教會能以此借鏡。第一個是王國時期的「聖殿(祭司)—君王—智慧傳統—先知」模式,體現了政教合一的關係,聖殿(祭司)成為了一個具有穩定性及合法地位的宗教結構,趙崇明形容宗教群體當時是「親建制」。而智慧文學(特別以箴言為例)雖有維穩功能,支持皇家和國家意識,但仍以上主對子民的管治為依歸。當時的先知則是處於一個較穩定的宗教政治結構下,扮演批判者的角色,作為上帝的代言人。以此對應香港,趙崇明認為這有如殖民地時代的香港教會,與政府有夥伴關係(partnership),一起辦學、開設社會服務機構;基督教在當時受重視及有相當的地位。

第二個是「出埃及」模式(由摩西至大衛時代),當時的信徒群體離開穩定的權力結構,與外邦文化劃清界線,成為有別於異邦文化的另類群體,而「寄居埃及」及「出埃及」這些事件是以色列民重要的集體回憶,成為凝聚以色列民的社群意識及政治身份認同的基石。律法在當時具有崇高地位,並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上,如實踐日常生活政治。出埃及這段曠野時期,是一個甚麼都缺乏的年代,未有聖殿、君王和先知,但趙崇明認為這卻是與神同行的靈性旅程。從上述這模式借鏡,趙崇明提到,香港社會和教會的歷史感很弱,「我們不太重視歷史」,信徒只是「唯『讀』聖經」。他強調歷史和集體回憶的重要,鼓勵教會要將歷史一代一代傳講下去。

第三個是「被擄—流亡—歸回」的模式,猶太人大多處於「流亡或散居」(diaspora)的情況下,寄居在強權之下,難有太多自由,亦容易面對文化混合主義的試探、世俗化問題、文化政治身份的危機。在被擄時代的文士、祭司和先知,恢復民族記憶,與自身文化結連,如編纂家譜;又透過天啟文學(如但以理書)重燃對上帝的信心和盼望;使猶太人成為研讀聖經的群體,以上主的說話代替王國來管理生活;先知則宣告上主審判和安慰的信息。趙崇明以此模式的「流亡或散居」的情況類比今天香港移民潮,他指大部份留在香港的人是「餘民」,但同時亦是「被擄的移民」,「被擄」到一個完全不熟悉、很陌生的香港──雖然仍身處於同一空間,但文化政治的空間卻不同了。此外,趙崇明又提到,對於香港現已「崩塌」的價值觀,他指教會的神學教育非常重要。

教會應與「餘民」和「移民」同在

綜合上述三個教會模式(以後兩者為主),趙崇明提出,在現今政治新常態下,香港變為一個「餘民」和「移民」的社會,故體察民情和與民同行的「行旅」或「流散」的教會觀念是更為適切香港處境。他指近年興起「情感轉向」的趨勢,並引用文化研究學者許寶強在《情感政治》一書提到現今的「勁灰頹爆」現象,指香港教會應要與受苦者同在(co-presence)、共患難,認同其受苦經驗,休戚與共而成為一體(solidarity in suffering),同甘共苦。他舉例過去幾年,青少年受創傷,很需要醫治,但可惜教會卻無法讓他們有歸屬感和認同他們的受苦經驗。在香港整體社會的層面,他認為教會應多做心靈療傷和靈性牧養的工作,如進行「公共靈修」或「社會靈修」。此外,教會亦要培養「流散」的靈性:察驗神的旨意,不再維穩,拒絕安於現狀,也是甘於冒險和創意更新。趙崇明指,這種「行旅」教會應會較有機動性,牧養策略較為彈性和可隨機應變,從下而上推動。

會上,趙崇明亦勉勵教牧要成為時代的先知。「香港教會在回歸前後一直缺乏時代先知。」他提到以西結由以往受人尊重的祭司,轉而成為宣告審判信息的先知,優差變成苦差,他亦寄語教牧在生不逢時之際仍要忠於上主的託付,迎難而上,敢於宣講上帝「不取悅人,不討好人」的道。他又引用前捷克總統哈維爾的概念,指要堅持追求真理(living in truth),這不等於是凡事對著幹的反抗者,而是不要被意識形態操控而凡事唯命是從,如但以理與其幾位好友一樣。

趙崇明 

陸輝以耶利米為例籲分辨時勢、委身教會

同一聚會中,二〇一九年香港教會普查研究組主席陸輝牧師從幾屆的普查數據中發現幾項關注事項:堂會老齡化、在職年期較長教牧同工比率增加等,當中特別的是近年各項人數指標由升轉跌,包括名冊會友人數,居港會友、崇拜人數等減少,再加上移民潮出現,相信相關數字會再有下降趨勢。面對此情況,陸輝以耶利米的時代為例,指當時面對真先知與假先知的問題,假先知提到巴比倫很快滅亡,稱不要降服巴比倫,而耶利米則呼籲接受巴比倫的管治。陸輝希望耶利米書的信息能給予香港教會一個參照:分辨時勢,委身和建設教會。

其後,有與會者問及耶利米呼籲以色列人要接受神的管教,降服於巴比倫及等候救贖,對應香港處境,與會者關注中共是不是神所準備、我們要服膺的政權。陸輝回應,以色列人的歷史中不只面對巴比倫,當中還包括亞述除滅以色列北國、巴比倫除滅猶大等,有一連串王國的歷史。此外啟示錄也提到巴比倫,陸輝指該處所指的是反映羅馬政權對當時教會有影響。若以耶利米的概念來看,耶利米接受巴比倫為審判的工具;猶太人亦認為上帝會興起一些國家來審判人的罪惡。以此對應現代香港處境,陸輝指「要接受一國兩制的現象」。此外,會上亦有與會者關注如何平衡青少年和其他年齡層的牧養。


陸輝

周震聲指更重要是「搞好」生命

啟田浸信會堂主任周震聲牧師在回應部份則提到,時局變遷下,香港現在的全新處境已成事實,他盼望堂會認清現今所面對的困難和影響。他指有教會表示,構思兩至三年的事工計劃都很困難、堂校的聚會場所限制聚會措施、夫婦團契有一半人移民、在講台上不敢談政教關係等。他認為應要從天國觀來理解變遷。教會既要適應時局,另一方面或要轉變模式來堅持本質。他舉細胞小組教會作例,這是九十年代大多教會考慮的牧養模式,但二十多年來到現今仍有教會沿用,讓弟兄姊妹在小組能建立彼此相愛關係;在構思教會計劃時,堂會應堅守初心和使命。另外牧者最重要的是「搞好條命」:培育會眾思考作門徒的代價,自己也要持續進修,並且在生活中活出信仰,「活得磊落真誠」。

在問答環節,有與會者針對趙崇明的講論,關注如何在適應時勢(強調彈性和機動性)和強調歷史兩者之間取得平衡。趙崇明認為,守護歷史和傳統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死守歷史和傳統,這屬傳統主義;另一種是「活的傳統」──radical這字應譯作傳統、基進或徹底,而不應被譯作激進,因這字的字根是「root」,就如耶穌在登山寶訓時沒有廢掉舊約的律法。趙崇明指傳統的真正意思是更新,應著重「活的傳統」,歷史可作為借鑒,同時亦是我們的根源,用作凝聚政治身份認同,故人們不能沒有歷史意識。在時勢不斷轉變時,他建議信仰仍需要基於核心教義來詮釋。

談及教會模式,陸輝提到現今教會較著重兩種:樂觀地看,香港教會可按目前情況發展;悲觀地看,香港教會不會比中國教會差。他指,不論在樂觀或悲觀下,都值得探索「使命教會」的發展──有大台,同時容許不同小組運作。

是次聚會為《應對時勢.教會更新》新書發佈會暨「逆勢中常作準備」教牧講座,九月八日上午於學基浸信會舉行,逾一百人出席。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