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社評

省察捐輸的動力源頭

特區政府修訂《屬公共性質的慈善機構及信託團體的稅務指南》,在公佈一刻即時生效。政府指,因應《港區國安法》實施,任何團體支持、推廣或從事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活動,稅務局將不再承認其為慈善團體,並撤銷其豁免繳稅資格。事件牽涉本港一萬六千多個慈善機構及信託組織(根據稅務局網站的名單),影響範圍不能說是小。不過,大概這段日子關於國安的新聞已經無日無之,方向底定,本地輿論對今次修訂的討論和關注度也並不算特別強。事實上,今次措施亦繼承了《港區國安法》定義模糊的邏輯,甚麼活動才是不利國家安全,並無具體細明的定義;法院裡眾多的國安案件也因為控方調查進度問題,而遲遲未能正式開審,變相成為未審先囚的設局,有時連自然公義也談不上,似乎不大能在短期內給予清晰的法律答案;就連特首林鄭月娥在例行記者會被問到,為何過去一直不處理香港巿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的註冊事宜,近日才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來起訴,並計劃撤銷其註冊,特首也只能指問題沒大意義,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如此模糊而凶險的處境,難說能為大家帶來多少安全空間和討論動力,卻肯定是今天移民潮的重要背景。

近代民族國家概念的興起,只有以百年計的歲月。對於由此產生的種種社會建構,應該如何去愛,如何維護其安全,實在不大容易從歷史以千年計的聖經裡直接找得。不過,關於真相誠信、關於公義憐憫、關於反省自潔、關於權勢中的人性腐敗,聖經裡的記載與論述所帶來的教導卻是清晰不過。愛,要建基於公義。認罪悔改,不單指向個人,也指向社群。誠實的歷史記憶,是認罪的基礎,也是生命更新的起點。替一個社群存留真相與記憶,是愛的表現;倘若社群昔日犯錯的記憶因著制度的緣故不能存留,無論因為甚麼理由,都是這個社群的悲劇;當中種種被屈呼冤的吶喊、仗義執言的清心,又或是自以為逃得掉歷史責任的輕忽與輕蔑,點點滴滴,上主都不會輕看。

百多年來,在言論自由的底下,香港社會或多或少對鄰舍承擔了仗義執言的良心角色。今後的日子,因著制度轉變、自由空間的萎縮,這個良心位份會否繼續存在,有待時間證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因著人按上帝形像而造,蘊藏在社會人心裡的記憶與德性,並不會因為外在條件的變化而消失殆盡。縱然環境會讓良心面對更大的困難,良心還是會說話,而且一天新似一天,讓那貧窮的、軟弱的、被屈枉的、被囚的不被遺忘──這既是對上主的一份信心,對公義的一份盼望,更是對愛的一份追尋。

當生命的焦點屬乎上主,我們的信仰便實在不是由各式各樣的空中掌權者說了算。耶穌基督口中山羊綿羊的喻道故事(太廿五31-46),提醒我們要將公義憐憫之事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這也是信徒向有需要者解囊捐輸的真正動力之源。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無論今世的社會制度如何,耶穌基督的叮嚀與要求,仍是不變。問題是我們在自身的處境裡,如何回應,無論身在何方,無論得時不得時。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