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眾議園
(本版園地 歡迎來稿 文責自負 不設稿酬)

(虛擬)辛亥革命110週年佈道會講章

歡迎各位街坊朋友蒞臨佈道會。我先要解釋為何佈道會命名為辛亥革命一百一十週年佈道會,以免引來誤會,或者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這個佈道會的標題,有噱頭的成份,惟亦不單是噱頭而矣。先說噱頭,香港有很多教堂,可以說是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甚至有人說教堂多過超巿,教會也辦了很多學校和社會服務。所以,九成半以上香港人對基督教毫不陌生,都有一些認識──雖然可能只是片面的認識。一談佈道會,很多人已經先入為主:又講呢啲?大型佈道會的參加人數,每況愈下。故此,不得不出噱頭,讓人眼目一新。

在辛亥革命週年舉行佈道會,是要表明基督信仰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跟人類歷史的走向和前景,也息息相關。因為基督信仰的重點,不是一般人掛在口邊的「信耶穌,得永生」,也不是信耶穌,死後上天堂。基督信仰著重的是價值觀調整,是生活目的、心態和方向的調整。為免陳義過高,讓我們回到地面來──宗教信仰就是關於神和人的事。

生而為人的意義

人是甚麼?人有三大類特性。人需要呼吸、飲水、食物、運動、休息。人有新陳代謝和交配繁殖的本能。這些特性,不單人有,所有動物甚至植物都有。這就是人的物質性。除了物質性之外,人還有情緒、有感情、有意志、有理性、有好奇心、有求知欲。人亦需要與他者溝通、需要有歸屬感。人,不單有小我,還有大我。這個大我,有很多層面,可以是家庭,可以是社區,可以是民族、國家,更可以是人類、這個世界。人有價值觀,有生活目標,有自我形象(故有自尊),有同理心,懂得展望未來(故有盼望)。人,首先有肉體的需要,要得到滿足。這些基本的需要,就是生存的需要,簡單的說,就是衣、食、住、行。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認為,人的物質需要滿足了,便會追求安全感;安全感滿足了,便會認同社群;然後是維護自尊;再然後是發揮創意、自我實現和超越。

我們中國人說,「衣食足,然後知榮辱;倉廩實,然後知禮儀。」然而,這只是一個大概的說法。實際上,人不會等到物質需要完全滿足,才追求安全感;也不會感到百份百安全後,才認同社群……,如此類推。實際上,甚麼叫「足」並無一定標準。我們中國有句說話:「不患寡而患不均」,可見是否足夠,並無絕對標準,是相對而言。可是,我們廣東人也有一句說話:「人比人,比死人」,物質享用方面,並不需要太多;太著重物質生活,反會造成生活和心靈的困局。

聖經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此處食物不單指食物,乃是泛指物質)。物質生活只能幫助我們生存得更好,惟人不單要生存,還要生活,且是有意義、有尊嚴地生活。人會追求更高的價值,例如藝術的欣賞和創作、突破自我或人類已知極限。也有人立志為大眾謀福祉,就如瑞士商人亨利杜南看見人在戰爭或暴亂中受苦,而倡議成立紅十字會,不問敵我,發揮人道使命,救護傷者,讓他們有尊嚴地活下去。

發揮內裡的善

我們中國也有捨己為民的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在香港求學,眼見香港街道比國內的街道整潔(雖然有歷史學家認為孫中山只看見了片面,實際上當時香港也有很多藏污納垢的街道),便思想為何如此。面對兩種不同(生活、政治、文化)水平的社區/國度,有人選擇捨棄低水平的社區/國度,移到高水平社區/國度,惟孫中山卻不捨棄低水平的家鄉,並設法嘗試改革或變革自己的家鄉,好讓它漸達高水平。

有人發動革命,為的是奪取權力,獲得好處;推翻一個皇帝,然後自己做皇帝。然而,孫中山先生發動革命,並無帶給他榮華富貴,反而因為革命,生活坎坷。孫中山革命之後,帶來的是另一種形式的動亂獨裁──軍閥割據,當然這並非孫中山先生的原意,也是他未能預計的。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孫中山雖然是基督徒,但基督徒作事並不保證一定成功。我們信耶穌並不是要趨吉避凶,而是要發揮內裡的善。孫中山臨終時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的,孫中山的革命並不成功。他革去的是腐敗的滿清政權,未革去的是人心的腐朽;他企圖建立的是新的政制,未建立的是新價值觀、新生活、新方向。

孫中山只革去腐敗的滿清政權。可是,人心比萬物都詭詐,人是貪心和自私的。很多表面上支持孫中山的人,各有盤算,就如袁世凱,革命後他藉著手握兵權,要求孫中山讓出總統職位,之後還不滿足,要當起皇帝來(雖然帝位不長)。很多軍閥亦是如此,不同的是,他們沒有袁世凱的能力,只能割據於一方,又沒有袁世凱的膽量,不敢自稱皇帝,實質上卻當了皇帝,只欠名銜而矣。

我們不要只看別人的不是,而應反省,我們何嘗不是自私和貪心?世間種種不幸,都是因為人的自私和貪心造成。有人自食其果,也有人禍及他人。

更新社會文化與風氣

孫中山革命,目的是建立較善的民主政制,可是,人心本來就是自私和貪心,再加上驕傲,常自以為是。民主政制可以設立,可是明的有政策,暗的有對策,人善於利用政制的漏洞,善於利用法律規條的空隙裂縫,暗中圖謀自己的利益。權貴如是,普通人亦如是,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那麼,人豈不是絕望?不!人雖然充滿罪性,卻也是按上帝的形象而造的,故人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所以我們看見,在極度獨裁的國度,仍有人甘冒生命危險,為人民爭取有尊嚴地生活的權利和機會;不惜得罪權貴,為受殘害的無辜者取回公道。

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原來學做人,就是要重新獲得失去的良知(放心),那慈愛公義之心。用基督信仰的語言說,即保存神的形象。

知易行難,否則,有二千年儒家文化傳統的中國,早已成為人間天國了。「心靈雖然願意,內體卻是軟弱。」保羅說:「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七18)又說「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羅七19)我們惟有靠著內住人心的耶穌,內住人心的上帝的靈,漸漸清除自己內裡的罪惡,漸漸重獲上帝的形象。我們自己先要有新的價值觀和人生方向。

惟基督信仰不止於此,「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太廿八19-20)中國古聖賢也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們除了要讓人認同內心充滿罪性,願意靠主基督幫助,重獲上帝的形象外,還要重建社會的風氣和文化。風氣和文化更新了,政制的更新才不致走樣。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常走回頭路,惟這是造物主給我們的使命和誡命。

讓我重申,我們要靠著上主的幫助,先改變自己的內心──價值觀、生活態度和方向,再幫助別人更新內心,還要更新社會的風氣和文化。你願意嗎?你願意回應上主的呼召嗎?

(分題為編者所擬)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