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时代讲场最新文章

离开,是为了留下的人──潘霍华在伦敦的十八个月

陈韦安博士在〈移居英国的潘霍华〉一文中,谈到神学家巴特与潘霍华之间的对话,以及港人牧者去留的问题。然而,本人认为该文章的立论和论据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期盼能与陈博士交流之馀,也让其他读者进一步认识潘霍华那一段历史。

一、潘霍华于伦敦牧会的背景:1933年7月,即德国福音教会(Deutsche Evangelische Kirche)通过《雅利安条款》相关规定的两个月前,潘霍华得知位于英国伦敦的路德会锡德纳姆(Sydenham)堂和圣保罗(St. Paul)堂这两所德国人堂会聘请牧者。基督教世界联会的英国主席伯罗主教(Arthur Burroughs)于7月21日写信给潘霍华,鼓励他接下这份牧职,因为他认为潘霍华可以代表德国福音教会,在英国推动大公教会内不同宗派间的对话。潘霍华便于7月30日在两所堂会宣讲,2 只是宣讲后认为教会情况欠佳,也不肯定该牧职是否适合自己;3

二、潘霍华的决定:陈博士引用10月24日潘霍华给巴特那封信,4 潘霍华清楚交代为什么他最终决定到锡德纳姆和圣保罗教会牧会,并希望巴特能够明白他最终的三个考虑:

1. 潘霍华解释,他一直希望担任牧职。担任神学教授的他,一直在审视自己的的召命究竟是当牧者还是神学教授。他向巴特解释,除了锡德纳姆和圣保罗教会的牧职外,东伯林也有一份他心仪已久的牧职出现空缺,只是碍于《雅利安条款》,如果他想接受那份德国牧职,他便要放弃他坚持已久、即犹太人为教会一部份的神学立场。因此,他决定起程前往英国,在无需接受《雅利安条款》的情况下,5 成为锡德纳姆和圣保罗教会的牧者,继续探索自己的召命;6

2. 潘霍华在信中进一步解释,他觉得自己在德国愈来愈被孤立,「害怕」(原文是名词Angst)自己的思想过于激进,也对自己失去信心。这里指的是潘霍华对于同侪和长辈都否定他在《伯特利信条》原稿和第二稿中、特别是有关犹太人问题的观点。8 因此,潘霍华向巴特解释,朋友、战友都不认同他的观点,所以「我决定到旷野流浪一下」9,认真地反省自己是否有什么过失;

3. 潘霍华在信末提到,他希望能够在伦敦倡议宗派间的对话,推动英国人和居英德国人反对《雅利安条款》,以及组织认信教会的工作。10 事实上,潘霍华在伦敦牧会的十八个月里,他使所有居英德国信徒一致支持认信教会,也帮助那些需要流亡英国的德国人(包括德国犹太人)定居英国。除此之外,他每星期花大量个人时间,写信和致电那些还留在德国里的认信教会领袖,支持他们,以及定时回德国开会;11

4. 在10月24日的书信中,潘霍华除了「害怕」(Angst)自己的思想过于激进,以致他需要认真反省;另外他唯一一次提到「害怕」(Angst)的是该书的开首语:他「害怕」假如他一早向巴特解释始末,他只能做巴特吩咐他要做的事。然而,他想自由地做一个自认为是对的决定。为此,他向巴特致歉。12

三、巴特对潘霍华来信的误解:只是当巴特收到潘霍华的信后,一时间似乎不明白潘霍华的用意,更在11月20日的回信中大骂潘霍华为什么浪费他出色的神学训练,又训斥潘霍华「你快快手手去买下一班船跑回德国!」13 但巴特的误解并未有影响他与潘霍华之间的合作;相反,在接下来的十八个月里,二人成了认信教会重要的支柱。

总的来说,基于以上三点观察,本文认为,陈文未有清晰交代潘霍华移居英国的考虑因素,什至误导读者以为潘霍华移英是出于对前景的恐惧。基于潘霍华的书信,本文认为潘霍华决定到锡德纳姆和圣保罗教会牧会的原因,并非如陈博士提到是出于对前景的恐惧。相反,从信件整体来看,潘霍华前往英国,是为要寻索召命、自我反省,同时也是在巩固还未成型的德国认信教会。最起码,潘霍华的离开,部份原因的确是为了留在德国的人。

(作者为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博士〔系统神学〕候选人)

1. ,,Von Arthur Burroughs. Ripon, 21.7.1933,” DBW 12:103.
2. ,,Von Friedrich Singer, 23.7.1933,” DBW 12:104.
3.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2.
4.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1-15.
5. DBW 12:145-148.
6.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2-13.
7.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3.
8. DBW 12:362-407;潘霍华最终并没有签署1933年11月公布的《伯特利信条》。
9.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3.
10.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4-15.
11. 参Eberhard Bethge, Dietrich Bonhoeffer: A Biography. Revised Edition (Minneapolis, MN: Augsburg Fortress, 2000), 325-417; Ferdinard Schlingensiepen, 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 Martyr, Thinker, Man of Resistance. Translated by Isabel Best (London and New York: T&T Clark, 2010), 144-176; Keith Clements, Dietrich Bonhoeffer's Ecumenical Quest (Geneva: WCC Publication, 2015), 109-126.
12.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1-12.
13. ,,von Karl Barth, 20.11.1933, DBW 13:33.


 守护自由空间,请支持基督教《时代论坛》
可选择:📲 PayMe 或 💳 网上捐款(信用卡)

⚡️转数快FPS +852 51100803(注明奉献,如需收据请附姓名及电话)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