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社評

風雨中,甚麼最值得教會守護?

對香港教會群體而言,堂會應以甚麼形態存在,戰後幾十年在各個方面經歷了不同的嘗試──或關乎建築空間(座堂、二樓教會、學校教會等等),或關乎聚會形式(跨齡集體崇拜、分齡牧養、小組教會等等),或關乎堂會與社區的關係(無牆教會、社區教會、網絡教會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嘗試,有因應「土地問題」一類的客觀社會環境限制,有顧及堂會規模的運作與未來發展,也有基於不同宗派的堂會觀念及神學考量;視堂會為牧區中心來牧養社會大眾,或者視堂會為遺世獨立的見證空間,大家對堂會形態與組織運作的要求,也就很不一樣。

隨著教會發展和時代演變,類似的堂會形態演變肯定仍會持續。說實在,固守傳統的堂會,和破釜沉舟地改革的堂會,後者不一定比前者更能持久運作。這一點,只要回望教會歷史,細數當中不同教會制度的興起與變化,還有不同堂會的出現與湮沒,就可得知。但每一次堂會嘗試改變形態,對有關的信徒教牧而言,其實也是一次去蕪存菁的信仰心靈盤點:有哪些原則對堂會而言至關重要?又有哪些是無關痛癢?每一間嘗試改變的堂會,答案都不會完全一樣,就如近期本報頭版專題(17761781期)所展示的個案般,大家走的路不會完全相同。然而,大家與上主結連的信仰反省空間、與堂外不同信徒教牧的聯繫和守望,以及與未信者的接觸和信仰分享,這些因素都明顯有所顧及──如何藉著堂會來搭建和維繫人與上主、肢體和鄰舍的信仰結連,對信仰群體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考量。

教會是神所呼召出來見證祂的信仰群體,並不限於四堵牆之內,這說法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本地教會討論「無牆教會」的概念開始,就已經為不少堂會發展論述所觸及。今天,對於香港大約一千三百間基督新教堂會而言,這說法已跡近老生常談,就算因種種限制或軟弱而未能實踐得好,也總會聽聞過和論說過。面對未來,隨著各項公民自由備受侵蝕,權力不受有效制衡約束,社會環境相信只會更加浪急風高,宗教自由亦只會唇亡齒寒。面對此情此景,我們能否繼續在這缺陷世界見證上主,關鍵在於教會群體是否曉得最值得珍惜和守護的是甚麼──對上主公義憐憫的追尋,以致在彎曲悖謬的世代能夠知所辨識;對肢體的彼此相愛,以致大家能看到上主在我們中間;還有對他者的慷慨,以致我們能夠成為祂賜福他人的出口。屬於「四堵牆」的營運因素並非不重要,有時也是凡事謝恩的要點之一,卻明顯並非最優先。這方面的優次抉擇,既讓信徒教牧行事知輕重,也決定了在未來的浪急風高裡,有多少堂會在迷惘慌張裡窒息於今世的憂慮和威嚇之中,會眾愈見凋零;又有多少堂會能夠哺育信徒,使他們可以靠著基督,勇往前行,活出福音。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