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使命公民.關社靈命系列
系列文章由使命公民運動供稿──今天社會雖然迷茫失落,但基督徒對社會的反應,應受靈性操練指導。特別是當人面對憤怒、怨恨、貪欲、灰心等人性軟弱時,人更急須重建靈性。這系列作品從不同角度反省社關靈性,期望小小的火種,聚成熊熊的大火,讓弟兄姊妹重整靈命,調較價值觀,預備心靈,實踐愛神愛人,活出上主的使命。
關於使命公民運動詳情,可瀏覽Facebook專頁:https://fb.com/missioncitizens 或電郵:missioncitizens@gmail.com

社關主日講章--
撒勒法寡婦的控訴:「我們吃了,死就死吧」

經文:列王紀上十七章8-24節

引言

亂世中的大能先知與無名寡婦相遇,呈現出真情的關懷與生命的結連。從少到多、從死到生的神蹟,衝擊著現實的殘酷和困苦,並展現了腐敗政權無法操控的「另類現實」。

最近我到訪土瓜灣土家故事館,希望了解土瓜灣重建項目對居民的影響。近下午二時,很炎熱的一天,我到達土家後,看到大約二百平方呎、沒有冷氣的地方,有很多街坊,有人在門口炒餸,有人在「廳」內包餃子,有小朋友剛放學來到。原來這裡有慈善團體到街市收集剩餘的蔬菜,然後再分發給區內街坊,因土家常有街坊「聚腳」,所以慈善團體也送蔬菜過來,讓街坊在這裡煮「社區大穫飯」。街市有剩餘的蔬菜,送給有缺乏的群體,缼乏的,變成「有」,而且因為共享,「少」變得豐富。這種「多」,要對抗現實社會中因競爭失敗或其他原因而招致的「缺少」。這個小社區的一幕,讓人看到現實的另一種可能。

多與少、生與死是普羅大眾所關心的問題,很多時候,多與少,足夠與否就是很多社會問題的根源。

四句說話

列王紀上十七章8至24節有多與少、生與死的爭扎。十七章第一節是從乾旱開始,沒有雨水之後,接著沒有食物。到第八節,先知因為缺水缺糧,耶和華吩咐先知往西北走,前往一個名叫撒勒法的外邦城市,投靠那裡的寡婦。在城門口,先知遇到這個寡婦。

寡婦處境艱難。她用來盛載麵和油的容器罈和瓶只剩下很少的麵和油,因為神蹟,就變得很多很多。後來有更大的神蹟,就是寡婦的孩子死而復生。

人們在不同的年代都要為多與少、生與死搏鬥。昔日耶和華藉先知以利亞介入撒勒法寡婦的人生,並讓寡婦經歷神蹟。今天,這段經文也可以幫助教會思考社關、關懷鄰舍。

經文中寡婦和先知分別說的四句話很值得我們仔細聆聽:

  1. 寡婦說:「我沒有餅,罈內只有一把麵,瓶內只有一點油,我現在找兩根柴,回家要為我和兒子做餅,我們吃了,死就死吧。」(王上十七12下)
  2. 寡婦又說:「神人哪,我與你何干?你竟到我這裡來,使神想念的罪,以致我的兒子死呢?」(王上十七18)
  3. 以利亞說:「不要懼怕。可以照你所說的去作吧,只是先為我作一個小餅,拿來給我,然後為你和你的兒子作餅。」(王上十七13)
  4. 以利亞向耶和華禱告說:「耶和華,我的神啊,我寄居在這寡婦的家裡,你就降禍與她,使她的兒子死了嗎?」(王上十七20)

我們吃了,死就死吧

寡婦說:「我沒有餅,罈內只有一把麵,瓶內只有一點油,我現在找兩根柴,回家要為我和兒子做餅,我們吃了,死就死吧。」(王上十七12下)

「我們吃了,死就死吧。」

是很絕望的情況,再沒有出路。寡婦已經一無所有,無丈夫,雖然有兒子,在當時相當於無依無靠,而客觀環境更嚴峻,因為她已再沒有糧食。她剩下最後的一點麵和油,只可以和兒子勉強吃一餐,是最後的一餐。寡婦和她兒子代表著在困難時局中最基層中的最困苦一群。

缺糧也是生死考驗,一餐之後會餓死。婦人後來再遇上真正的死亡考驗。基層家庭常會遭遇接二連三的生活困迫。婦人的兒子忽然死去,後來死而復生。從微觀角度、從婦人個人情況出發,寡婦人生逆轉,兒子起死回生,是令人鼓舞。

神蹟令人振奮,從無到有、從死到生,是超乎想像的奇事,我相信很多人心底裡面也期待神蹟,與此同時,我們看到當人有一些行動、善意、善行,就有機會帶來像神蹟一樣的奇妙改變。

婦人有過人之處,自己在生死邊緣,但當先知問她要水,她願意給水。聖經沒有交代很多細節,為甚麼寡婦願意給水?寡婦是否知道眼前人就是挑戰以色列王亞哈的先知以利亞?或者,當以利亞出現時,以利亞經過長途跋涉,可能更虛弱、更疲憊不堪,婦人是惻隱之心為對方遞水,又或者,她持守著接待遠方客旅的傳統,所以雖然自己艱難,也顧念客旅的需要。

不過,當先知有更多要求,要水又要食物,就越過寡婦的底線,所以她間接拒絕了。她拒絕,很合理,是平常人,但我們都可以從平常人中看到不平凡的地方。就是當先知再要求的時候,她就願意再多行一步。

婦人為甚麼會將自己的最後一餐先奉上給先知呢?是否因為以利亞提及耶和華的名字呢?是否因為先知講出「罈內的麵必不減少,瓶內的油必不短缺」的應許呢?寡婦是否有信心?是否因為信心而聽從呢?是否因為她願意信靠先知以致相信耶和華可以令她絕處逢生呢?就算有信心,信心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我沒有答案。

為甚麼一無所有的寡婦一次又一次對他人慷慨呢?對,就是慷慨。寡婦慷慨、良善。可能只不過很單純,不去計算,只是看到眼前人更有需要,所以就盡力多行一步。

一點善意,扭轉了生命,三個人的生命。

好像一無所有,仍然可以去幫助別人,縱使人未必可以成就甚麼好結局,但上主可以,並且回應了單純的心。

神人哪,我與你何干?

寡婦另一句說話:「神人哪,我與你何干?你竟到我這裡來,使神想念的罪,以致我的兒子死呢?」(王上十七18)

在這段敘述中的兩個角色,究竟有沒有關連?是誰人幫助誰人?

細心看,是兩個有需要的人,因著彼此都有需要,互相幫助。靠著耶和華,二人的生命有連繫,都得幫助。

當寡婦的兒子死了,寡婦去找以利亞,她說:「神人哪,我與你何干?」(王上十七18上)寡婦的問題已提示了答案。

我與你正是有關連才會這樣問啊。他們共同依賴罈和瓶的糧食。

當我們質疑自己與身邊的人有甚麼關連時,我總覺得有點不忍心,因為我們要連繫總可以找到線索,要切斷關連也總可以找到理由。

究竟我們身邊的人是擦身而過的陌生人,抑或鄰舍?當我們去關懷和服侍,我們和鄰舍的關係是怎樣?

上月底大角咀天橋底,有一位中年男士、無家者Jacky在睡夢中離世。我在網上新聞看到是善樂堂林國璋牧師報警。原來那個早上,林牧師剛好與幾位義工去天橋底探訪,後來發現Jacky已經離世。我從臉書讀到林牧師的分享,他說感恩可以送別Jacky,當天他們在等候警方到場前守護Jacky的遺體。

Jacky不是孤單離開,有人送別。

為甚麼著意送別?因為是弟兄、是鄰舍、是朋友。生命有結連,在結連中重拾尊嚴。

先為我作一個小餅

以利亞和寡婦是因為糧食而結連。以利亞聽從耶和華的吩咐去投靠寡婦。他出發時,不是去做慈善的工作,不是去幫人,只是去投靠別人。

他遇到寡婦時,要水還合理,但聽到寡婦只剩一點麵和油,他竟然要求別人先照顧自己的需要。

以利亞說:「不要懼怕。可以照你所說的去作吧,只是先為我作一個小餅,拿來給我,然後為你和你的兒子作餅。」(王上十七13)

或許先知更飢餓,但還是有點強人所難。先知一而再的要求是因為他有信心稍後會有源源不絕的供應嗎?先知是否想試驗寡婦的信心?我也不知道。

先知叫寡婦「不要懼怕」,是安慰嗎?或許有一點安慰作用。我看到先知面對寡婦的困境,是較抽離,沒有即時給予對方幫助,而且好像沒有很多的關懷。

後來他們就同枱食飯,生活有明顯的連繫。經文中還有一些特別的細節讓我們看到寡婦和先知的連繫。

孩子死去之後,經文有非常仔細的描述。以利亞說,把你的兒子交給我。然後經文描述,以利亞接過孩子、抱起孩子、放孩子在自己的床上、祈禱、三次伏在孩子身上,十分迫切。

每一個動作的描述,都寄托了情感。先知對這個家庭、對寡婦和對孩子已有一種關係相連的感情。

你就降禍與她

寡婦和先知的說話充滿情感。寡婦的兒子死後,婦人怪罪自己,是媽媽的心腸。

寡婦說:「神人哪,我與你何干?你竟到我這裡來,使神想念的罪,以致我的兒子死呢?」(王上十七18)

到以利亞向耶和華祈禱,以利亞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我的神啊,我寄居在這寡婦的家裏,你就降禍與她,使她的兒子死了嗎?」(王上十七20)

這兩段說話在情感和內容上何等相似。面對孩子的死亡,二人都怪罪自己,以利亞彷彿好像孩子的父親,就算不至於是父親,也像母親的情感。以利亞真心關心這個孩子,他非常著緊孩子的生死。

以利亞、寡婦、孩子在困難與考驗中有連繫外,在這段經文中,有一個詞語將三人及耶和華連繫上來:「給予」。

以利亞提到耶和華降雨(王上十七14),降雨的降字,就是「給予」。後來,以利亞請求寡婦將孩子「交給」他(王上十七19),孩子復活後,以利亞又將死而復活的孩子「交給」寡婦(王上十七23)。

同一個字,降給或交給。

生命的意義,在乎我們是否可以「給予」,施比受更為有福。

每一次給予,是將自己的一部份送出去。不要輕視自己走出去的一個服侍和關懷,生命可以有連繫,而且每一次去幫人的時候,我們生命都得到幫助。

誰是幫助人的?誰是受助者?食物從神而來,神供應寡婦和先知,寡婦因著先知的說話經歷了神的供應,先知又得到寡婦的供養,幫助人的,同時是受助者。

「直等到耶和華降雨。」是耶和華降雨,人可以做的有限,惟有耶和華是真正的供應者。

所有服侍的起點,是上主先給予,我們在服侍中生命有結連,也與上主連繫。同時,人在施予的過程中,也經歷改變。

寡婦和先知都有改變。寡婦的靈性有覺醒,她想到自己罪的問題,對神人和神人背後的大能者耶和華有新的認識。靈性之外,經文對寡婦的描述,也反映了寡婦在經歷拯救後,生命有成長。

起初,經文只稱寡婦為「寡婦」、「婦人」,後來則用到較複雜的描述:「作那家主母的婦人」(17節)。這個描述反映了寡婦對自己和家庭有一種自主,不再是一無所有、無能為力的寡婦,大概是糧食問題解決後,其他生活問題也陸續有改善了。到最後,經文用「母親」(23節)的字眼,母親是婦人最重要的身份,無論怎樣的困難,也不能奪去這個身份,但面對太大的困境,人可能會忘記,或者覺得自己再無法承擔這個角色。

先知與百姓一起生活後,與人結連,對上主也有更深的認識。以利亞在挑戰亞哈時這樣說:「我指著我所事奉的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神起誓……」(王上十七1)這樣的描述強調了自己的使命。及至他為孩子祈禱時,他說「耶和華我的神啊」,這正是以利亞名字的意思,在生死關頭,他對上主有更深刻的認識、更密切的關係。

從微觀的角度去看這件幫人的事件後,原來還有宏觀的角度。

控訴

我們已聽過先知和寡婦的四句說話,讓我們再思想「我們吃了死就死吧」這一句。為甚麼有這句說話?誰人最需要聽這句說話?為甚麼百姓如此絕望?

早前我和一位姊妹在街上遇到推著手推車的拾荒婆婆。姊妹說最近常遇到婆婆和幫她。姊妹又突然告訴我一件事,她說昨日幫婆婆沖涼。我恐怕自己聽錯,我問,你在公廁(應為公共浴室)幫婆婆沖涼嗎?她答是。跟著她告訴我婆婆的背景。原來婆婆露宿的地方來了其他人,婆婆被趕走,她要睡在超市門口。姊妹知道婆婆很久沒有沖涼,所以決定幫她沖涼。

社關可以去到幾盡?我們與鄰舍的結連可以有幾深?一個可以為無家者沖涼的姊妹可以改變甚麼?或者要問更重要的問題:為甚麼有這樣一個無依無靠露宿街頭要人幫她沖涼的婆婆?

這不是「好人好事」的城市傳奇,是對社會和制度的控訴。

再看列王紀上下這兩卷書,是講王朝興替、政治鬥爭殺戳,在這種政治大格局中,老百姓有甚麼位置?為甚麼要記載先知幫人的事情?一個或兩個先知,包括後來的以利沙,去幫助幾個寡婦,可以解決多少問題?

列王紀上十七章是王朝歷史一個重要的段落,因為以利亞出現,並且挑戰以色列王,就是挑戰腐敗的政權和無能的管治。舊約神學家布格曼(Walter Brueggemann)形容這是「先知的反擊」(prophetic counterforce,參Walter Brueggemann, 1 & 2 Kings Smyth & Helwys Bible Commentary, [Macon: Smyth & Helwys Publishing, 2000], pp. 206-218.)。

綜合布格曼的論述:古代的社會,君王要照顧人民,為百姓求風調雨順,就好像現代政府要搞好經濟。當君主沒有做該做的事,上主就差遣先知去質詢、譴責,並由先知介入百姓的生活,特別是苦難。先知這樣做是諷刺、控訴管治者及暴露王朝的問題。同時,在帝王政治之外,先知在百姓之間展現了另類現實的情況。

姊妹幫婆婆沖涼,是控訴政府,因為制度中對長者的照顧有明顯的不足,我們在關懷長者時,服侍之外,也要考慮在政策中倡議適切的改革。

總結

寡婦雖然沒有留下名字,但當我們讓寡婦的聲音與情感立體呈現,我們不單看到寡婦的處境,也看到制度中更大的問題。教會今天踏出社區去服侍,不是去擴展一個又一個項目,而是認真思想如何看待鄰舍及現實的問題。

昔日的亂世有神蹟:從少到多,並且起死回生,人看到從絕望中走出來的可能。我們今天的服侍,要思想如何讓困苦絕望的人群重建生命,讓人重拾尊嚴,重得盼望。

(筆按:本講章按筆者5月28、29日在基督教銘恩堂及6月5日在真理基督教會協英堂的崇拜講道修改而成。)

使命公民.關社靈命系列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6.06.06)

Donationcall